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然》:心肌確能再生,但凶險無比!

去年,心肌幹細胞大牛Piero Anversa被發現造假,其所聲稱的心肌幹細胞並不存在,讓心肌再生領域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這並不能說心肌再生就不可能,畢竟哺乳動物的心肌也不是一點再生能力都沒有。比如近日,比薩聖安娜高等學校的Khatia Gabiso年、Fabio Recchia和倫敦國王學院的Mauro Giacca等,就使用microRNA在大型哺乳動物中豬身上,首次實現了心梗後心肌的再生,減少了50%的瘢痕

然而隨後,這些豬卻大多死於心律失常,或許是注入的microRNA持續不受控制表達引起的,也使得這一心肌再生方法暫時無法走向臨床。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上[1]。

(來自froedtert.com)

心梗急救領域一直有一句話——“時間就是心肌”。因為成人的心肌幾乎沒有再生能力缺血的心肌一旦死亡,就只能進行瘢痕修複,在不斷跳動心髒上留下一道沒有收縮功能的疤,在以後的生活中會引起心室重塑、心衰等一些列問題[2]。

在心髒上祛疤,難度可不小,但也不是不可能。成人的心肌雖說自我修複能力很弱,但並不是完全沒有[3],而魚類、兩棲類,乃至剛出生的哺乳動物,也都可以通過心肌細胞的去分化和增殖,實現心肌的再生,修複心髒的損傷[4]。如果能讓心肌回到剛出生的狀態,是不是就能完美的修複梗死灶了呢?

在2012年,Giacca等人就發現,hsa-miR-199a-3p等幾種在人、豬和大小鼠間序列完全相同的microRNA,可以明顯刺激成年小鼠心梗後的心肌再生幾乎完全恢復心肌功能參數[5]。這次,研究人員在與人更為接近的大型哺乳動物——豬身上,進行了試驗。

研究人員人為地阻斷了25頭豬的左冠狀動脈90min,以製造心肌梗死。然後向其中13頭豬發生梗死的左室壁中,注射了攜帶miR-199a的腺相關病毒(AAV),另外12頭則注射了空病毒。

注射後,PCR和原位雜交試驗表明,轉入的microRNA在豬心中穩定而持續的表達,miR-199a的相關靶點也出現了下調。

到了心梗4周後,治療效果初步顯現。接受mircoRNA治療的豬,心梗瘢痕的大小比那些注射空載體的小了50%功能上,這些接受治療的心髒,左室射血分數幾乎完全恢復!而對照組仍要比正常心髒少20%以上。

進一步研究發現,與此前在斑馬魚心髒再生[6]中觀察到的一樣,注射了AAV6-miR-199a的梗死邊緣區,對心髒發育至關重要的轉錄因子GATA4的表達明顯增高。

一切似乎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到了心梗後8周,治療組有3頭豬情況很好,心髒瘢痕繼續縮小。但是另外7頭卻在7~8周間,毫無征兆的猝死。幸好其中兩頭豬身上的植入的微型記錄儀記錄下了它們死前最後階段的心電圖,讓研究人員可以一窺它們的死因。

心電圖顯示,這兩頭豬在死前出現了快速性心律失常,並演變為室顫。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一些低分化的心肌細胞引發了這些致命的心律失常

為進一步明確死因,研究人員對死亡的豬進行了屍檢。在這些豬的心髒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很奇怪的細胞,它們一簇簇的浸潤在心肌中,呈現低分化的成肌細胞表型,細胞增殖標誌物Ki67表達水準很高,還存在一些在胚胎階段和肌肉腫瘤中表達的標誌物

更為奇怪的是,這些細胞的miR-199a為陰性,而它們周圍的細胞都是陽性。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由於AAV轉入的基因不整合到基因組中[7],miR-199a在心肌細胞增殖中丟失了,或者是轉入的miR-199a引起了心肌微環境的改變,進而產生了這些細胞

它們,很可能就是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罪魁禍首!

論文通訊作者Giacca教授表示:“這對這一領域來說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在用幹細胞再生心髒的多次嘗試都失敗之後,我們第一次在大型動物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心髒修複。”

但同時,由於試驗中很多動物因心律失常而死,Giacca也承認:“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行臨床試驗。我們仍然需要學習如何將RNA應用於大型動物,然後應用於患者,但我們已經知道,這在老鼠身上效果很好。”

目前,研究人員正計劃改進microRNA的傳遞方法,以更精確的控制給藥劑量。希望他們早日成功。

編輯神叨叨

如果想及時獲取第一手科研資訊,那你絕對不能錯過瞬息~而瞬息又推出了全新版塊——瞬間。瞬間可以給大家提供更多:

比如全球新藥研發的動態;

比如最新學術研究的熱辣點評;

比如一線臨床醫生的所做所思;

還比如,比如你醫學工作中的某一個瞬間。。。

只要有那麽一瞬間,有一百萬種可能。點擊瞬間圖片,分享你此刻的醫學時光吧,朋友們!

對,就這個圖,點就行!

參考文獻:

1. GABISONIA K, PROSDOCIMO G, AQUARO G D, et al. MicroRNA therapy stimulates uncontrolled cardiac repair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igs[J]. Nature, 2019.

2. Richardson W J, Clarke S A, Quinn T A, et al. Phys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myocardial scar structure[J]. Comprehensive Physiology, 2011, 5(4): 1877-1909.

3. Bergmann O, Bhardwaj R D, Bernard S, et al. Evidence for cardiomyocyte renewal in humans[J]. Science, 2009, 324(5923): 98-102.

4. Porrello E R, Mahmoud A I, Simpson E, et al. Transient regenerative potential of the neonatal mouse heart[J]. Science, 2011, 331(6020): 1078-1080.

5. Eulalio A, Mano M, Dal Ferro M, et al. Functional screening identifies miRNAs inducing cardiac regeneration[J]. Nature, 2012, 492(7429): 376.

6. Kikuchi K, Holdway J E, Werdich A A, et al. Primary contribution to zebrafish heart regeneration by gata4+ cardiomyocytes[J]. Nature, 2010, 464(7288): 601.

7. Zacchigna S, Zentilin L, Giacca M.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s as therapeutic and investigational tools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J].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4, 114(11): 1827-1846.

本文作者 | 孔劭凡

按下葫蘆起了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