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分鐘讀懂中國漆器八千年極簡史

中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它以優美的圖案在器物表面構成一個綺麗的彩色世界。從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起,中國人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製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

用生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對於漆器的愛好者來說,了解漆器的歷史是必修課。

新石器時代

關鍵詞:紅+黑主色調出現

大約在七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製造漆器了。根據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朱漆木碗和朱漆筒,經過化學方法和光譜分析,其塗料為天然漆。

利用朱砂和松煙(松灰)調製出黑色和紅色,這兩種最初的顏色,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漆器的主色調。

商周

關鍵詞:顏色不夠珠寶來湊

在色彩上遇到了阻礙的人們,轉而探索起另外一個方向——極力給漆器鑲嵌上一些bling bling的裝飾物,比如貝殼、寶石和金子。

這種思路,在以後幾千年裡都是漆器裝飾的重要方向,可以看作後世漆器所有鑲嵌工藝的萌芽。

戰國、兩漢

關鍵詞:無物不漆、工藝爆發

時間來到戰國、兩漢,青銅器的繁榮走近尾聲,漆器乘機上位,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高峰期。

當時漆器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無物不漆”。

從杯盤茶盞的小型生活用具、到幾案屏風的大型家具,從弓箭甲胄等軍需用品、到棺槨等喪葬用具,全部都有漆器製品。

漆器製作工藝迎來革新,這種革新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胎骨,在木製器物表面塗大漆,製作出的就是木胎漆器,這是漆器最初誕生時的形態。後來,人們逐漸把胎骨的範圍拓展到陶、竹、皮、金屬等。

戰國時期,人們研究出了一種特殊的胎骨——夾苧胎。

夾苧胎也叫脫胎,先以木或泥製模,再在模具周圍用麻布(苧)和漆灰(大漆和磚瓦灰的混合物)反覆裱糊多層,最後去掉裡面的模具,直接以漆布為胎,製作出的漆器輕便又堅固。

除了胎骨,戰國、兩漢時期還集中爆發出多種漆器裝飾工藝。

首先是漆繪,用調色後的大漆在塗好底漆的器物上描繪出各種圖案,叫做描漆。由於大漆能調出的顏色有限(直到今天也沒能跳出黑、朱、黃、綠、青五色),人們又用桐油調製出更為豐富的顏色,用這種油彩描繪裝飾的工藝,叫做描油。

從出土情況來看,漆繪在當時應用最為廣泛,其次就是錐畫——用錐形工具代替畫筆,在漆器表面刻畫圖案。

以上工藝的裝飾效果基本都停留在平面,當時還有一種立體裝飾工藝——堆漆,顧名思義,就是用大漆或者漆灰在器物表面堆出立體的圖案。

總的來說,戰國、兩漢是中國漆器發展的最高峰,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國寶級漆器,基本上都來自於這一時期;我們現在還在應用的工藝,絕大多數也都起源於這一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

關鍵詞:佛教

這個事情由於戰亂和瓷器的迅速發展,漆器的發展受到巨大衝擊,與漆器整體衰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夾苧胎的大放異彩。

佛教廣泛興起之後,人們有時需要抬著佛象遊街以招睞信徒,集資建廟。這就要求佛像得既高大又輕便,泥質、石雕、銅鑄顯然都不太符合要求,於是夾苧胎脫穎而出。

史料記載,夾苧胎在東晉時期就已經被用來製作佛像,人們把這種工藝叫做夾苧造像。

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還誕生了另外一項全新的裝飾工藝——犀皮漆。

犀皮漆的工藝大致分為3部,先用稠漆在器物表面堆出高低不平的面,晾乾後塗上多層不同顏色的大漆,最後再通體磨平得到絢麗的花紋。

關鍵詞:奢華、對外交流

唐朝的漆器的特點就是奢華。

把貝殼磨製成各種形狀或圖案,鑲嵌在漆器表面的螺鈿工藝,有時還會加入瑪瑙、玳瑁、紅珊瑚、綠松石等寶石,華麗而雍容。

還有一種,是在漢代金銀箔貼花工藝上發展而來的金銀平脫。

金銀箔貼花是將金銀箔貼在漆器表面,而金銀平托則要在貼完之後再刷上幾層大漆將金銀覆蓋住,之後再反覆打磨讓金銀露出來,跟周圍的漆面平齊,是為金銀平脫中的“平”。

雖然日本本土有發達的漆器工藝,但能確定的是,日本的“脫活乾漆”和最著名的“蒔繪”,是受到了中國“夾苧造像”和“描金”技法的影響。

這兩種工藝正是經由日本遣唐使和東渡的大唐高僧,於唐朝時傳入日本。

宋元

關鍵詞:極簡vs極繁

有人總結宋朝的美學是極簡風。單看宋朝的漆器,這話隻對了一半。

宋朝最有代表性的漆器是素髹(xiū,指把漆塗在器物上)和雕漆,一個極簡,一個極繁。

素髹,也叫光素漆、一色漆,顧名思義就是只在器物表面塗上一種顏色的漆,別無裝飾。

雕漆,則要在器物表面刷出一定厚度的漆,再在漆層上雕刻花紋,根據漆層顏色的不同,可以分為剔紅、剔彩、剔犀等。

宋朝雕漆在元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元雕漆成為與漢夾苧、唐平托、宋素髹並稱的中國漆器四大傑作。

明至清初

關鍵詞:理論總結、對外貿易

中國漆器在明代至清初達到了戰國、兩漢之後的另一個高峰。最大的貢獻是出現了中國古代唯一一部漆器工藝的著作《髹飾錄》,總結了我國古代漆器工藝的豐富經驗,將漆器分為14類,101個品種,直到今天都影響深遠。

此外,工藝方面的創新主要包括以黑漆作地,剔去花紋輪廓內的漆地,填入彩漆或油色的款彩;在螺鈿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寶石、象牙、珊瑚、玉石等珍貴材料的百寶嵌;

明清時期的漆器,已經開始進入衰落期。

中國古代漆器最後的輝煌,是清朝初期的款彩屏風。

款彩屏風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被東印度公司大量運往歐洲,和絲綢、瓷器、茶葉同樣屬於重要的外貿商品。

漆器發展到現代,漆器工藝主要分布於北京、江蘇、揚州、上海、四川重慶、福建等地。其中,北京雕漆,是在木胎或銅胎上髹飾數十層甚至上百層,再進行浮雕,色彩以朱紅為主,風格富麗華貴。江蘇揚州漆器以鑲嵌螺鈿為其特色,在光線照映下,非常精美。福建脫胎漆器,以其色澤光亮,輕巧美觀,不怕水浸,能耐溫,耐酸鹼腐蝕為其特點。四川漆器,多用推光的髹飾技法或以雕填見長,或以研磨繪著稱。

古漆者,光澤華,似烏金而非寒,明麗堂皇,有著莊重富貴的氣質,古之時多為皇親貴族所用,當代中國的工藝美術工作者,以漆藝材料的自然美和製作工藝的手段來重新將其展示於平面藝術,通過色彩、光澤、肌理、質感等多種視覺語言,並揉合了中國傳統景泰蘭工藝眩麗的藝術效果來產生視覺的愉悅,喚起或深沉寧靜、或蘊籍含蓄、或富麗華貴、或樸素高雅的藝術美感,激起心靈的智慧並寄予精神上的高度享受。

參考:寶庫寶庫,百度百科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