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積貧積弱的宋朝,成中國冷兵器發展高峰?關鍵在於兩項技術

兵器學認為,我國古代的冷兵器從起源上說,最初是由原始社會晚期的生產工具發展演變而來的。當時由於社會生產力水準低下,出於生存競爭的需要,或者由於仇殺,導致氏族或部落之間常常會發生流血的暴力衝突,於是帶有鋒刃的生產工具,也被用於人類的互相殘殺。這種殺人工具與生產工具不分的狀況,在史前階段曾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社會解體。在由部落聯盟向國家過渡的過程中,部落聯盟之間不斷爆發激烈而殘酷的原始戰爭。

如我國傳說中的黃帝與炎帝的戰爭,黃帝與蛋尤的戰爭等。隨著原始戰爭日益頻繁而激烈,僅用有鋒刃的生產工具己不適應作戰需要,促使人們開始設計和製造專門用於殺傷和防護的特殊用具,於是就有人用石、骨、角、木、竹等材料,仿照動物的角、爪、鳥詠等形狀,採用刮削、磨琢等方法,製成最早的兵器,或者說是兵器的雛形。它們以石製的為多,所以稱作石兵器。這類製品出土的不少,主要有石戈、石矛、石斧、石鏟、石鏈、石匕首、骨製標槍頭等,有的還把石刀嵌入骨製的長柄中。這些石兵器,大致經過選材、打製、磨琢、鑽孔、穿槽等工序製作而成。

石器時代的兵器雖然製作粗陋,但是已經形成了冷兵器的基本類型,如:長杆格鬥兵器戈、矛,短柄衛體兵器刀、匕首,射遠兵器石鏈等。這樣,它們就逐漸與一般生產工具分離開來,成為了專用於作戰的兵器。這一變化大約發生於原始社會晚期,約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相當於從部落聯盟向國家轉化的過渡階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的需要,兵器不斷發展變化,到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以青銅和鋼鐵為主的冷兵器的發展日趨成熟。

成書於東周時期的《考工記》中的“六齊’,,記載了冶鑄各種青銅器物的不同合金成分的配比,其中有一半是關於各類兵器的,用其指導實際生產,能夠保持兵器的質量和生產的穩定性,促進了軍隊裝備的規範化。表明當時己達到中國古代車戰兵器最成熟的階段,也是青銅兵器製造工藝最成熟的時期。舉世聞名的陝西省臨憧縣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大量青銅兵器,許多至今不鏽,鋒利異常,正是青銅兵器發展到頂峰後的產品。但是盛極開始轉衰,戰國中晚期也正是車戰和車戰用青銅兵器開始走向衰落的時期,因為更新的金屬材料一鋼鐵製造的兵器已嶄露頭角,預示著冷兵器將要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從唐朝晚期經五代至北宋初期,兵器又有新變化。成書於北宋慶歷四年(1044)的《武經總要》,總結和記述了漢唐以來傳統的冷兵器中當時還生產和裝備軍隊的類型,以及新發展的兵器及裝具。傳統的格鬥兵器仍以刀、槍(矛)為主,但為了適應各種特殊戰鬥的需要,每類下又各形成若乾分支,如《武經總要》記載的刀有8種、槍有9種之多,同時大量採用各種棒類兵器,以及骨朵、鐵鏈夾棒等錘擊兵器。遠射兵器仍以弓箭為主,弩則向主要用於攻城的大型床弩發展。防護裝具有鎧甲和馬甲,以及步兵、騎兵用的盾牌。

早在原始社會晚期,人們為了保護氏族或部落不受侵犯,開始在住地周圍構築圍牆、壕溝等防禦設施,形成了原始設防城堡。到了奴隸社會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工程技術水準的提高,城堡的構築日漸牢固,並出現了規模較大的設防城市。進入封建社會以後,設防城市的構築更趨牢固,由夯土城發展到包鑲部分磚壁,直到修築磚城,並出現了羊馬城等設施。隨著設防城堡的不斷改進,促使攻城器械隨之不斷改進和創新。攻城器械的發展,又促使守方有針對性地創製相應的守城器械,因而形成了兵器裝備中具有專門用途的攻守城器械系統。冷兵器階段的攻守城器械到北宋時己相當完備,《武經總要》一書中,對重型遠射兵器、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有詳細記述。

而到了北宋時期,兵器之一大變為火藥開始用於兵器。中國是火藥的故鄉,中國的軍隊是最早使用火藥武器的軍隊。在北宋的《武經總要》裡邊講了三種配方,即羨葵火球,霹靂火球、火炮火藥法。當時用火藥做成了用拋石機發射的炮彈。南宋時候出現了竹筒火器,陳規的《守城錄》裡面講到,開始用竹筒,裡邊放上火藥能夠往外噴火,或者能燒傷敵人。還有就是把長矛下邊安上一個藥筒,也可以噴火,當時也叫火槍。就是說開始出現管形的火器,這是出現最早的火器。

可以說,我國兵器的歷史發展到宋朝為一重要的分水嶺。在宋朝,冷兵器已經發展到了古代社會集大成的水準。

參考資料

【1】武經總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