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增設科學傳播職稱 今年將評出首批正高職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6月17日,記者從北京市人社局獲悉,北京市增設科學傳播專業職稱,首次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價工作將於近期啟動,年前將評出首批正高級職稱的科學傳播普及人才。

近日,市人社局、市科協聯合印發《北京市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技術資格評價試行辦法》,首次增設科學傳播專業職稱,並在職稱評價過程中採用分類評價標準和“代表作”評審。

誰能評?

北京科學傳播專業技術人才都可參評

科學傳播普及,是以讓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只要是在北京從事科學傳播、普及、推廣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如科普所的研究學者、科普書作者、科普專欄作家、校外科普教育老師、博物館講解員等,都可以申報科學傳播專業職稱。

目前北京全市有科學傳播專業技術人員5萬餘人。近年來,又湧現了一批通過互聯網、新媒體等大眾傳媒渠道或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科普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他們取得了專業的成果和業績,具備了晉升相應職稱的條件,但沒有職稱晉升渠道,缺乏規範的行業資格評定標準和評審組織,無法得到行業和社會的認可,影響到了學術技術交流、人才流動和職業發展。”市人社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增設科學傳播專業職稱,並設置正高、副高、中級、初級四個層級,將滿足各梯次科學傳播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發展需要,吸引更多的科學家、科研人員和年輕人從事科普工作,對於促進北京科普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評什麽?

科學傳播人才評三種業績

按照北京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要求,科學傳播專業評價工作按照科普工作的職業屬性和崗位職責,將申報人員分為科學傳播研究、科學傳播內容製作和科學普及推廣三類,除申報職稱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外,按照“幹什麽、評什麽”,分別制定三類人員的業績條件。

以申報正高級職稱為例,從事科學傳播規律研究的申報人,需具備很強的科學研究能力,主持或作為重要完成人研究解決科學傳播現實問題,或主持完成科學傳播領域省部級研究課題,在提升科學傳播工作效率、效果方面取得重要成績。

從事科學傳播內容製作的申報人,需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及內容製作能力,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通過出版著作、開設專欄、設計教材、創作劇本等方式製作優秀科學傳播內容產品,創新傳播方法,開展科學傳播工作,獲得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

從事科學普及推廣的申報人,需具備很強的組織策劃能力和傳播能力,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組織開展大型科學傳播普及活動,取得顯著社會效益;或開發、集成國內外優質科普信息資源,運營科技館、博物館、科技品牌科普網站、虛擬科技館、虛擬博物館或校外科普教育品牌等知名科普信息資源平台,為社會和公眾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務;或作為專職科學傳播人員,多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學傳播活動的教育、培訓、交流、講解等任務,在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方面取得重要的成績。

除此之外,北京市還為業績突出人才制定了破格申報條件。申報人員只要滿足破格條件之一,就可以不受學歷、資歷、次級職稱等限制,直接申報副高級職稱。

怎麽評?

用人才代表作評審

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價工作納入全市年度職稱評價計劃,每年開展一次。其中,初、中級職稱采取考試形式,申報人員可按相應程序向北京市人事考試中心報名考試。正、副高級職稱采取評審形式,由市人社局委託市科協組建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委會,開展具體評審工作。

申報人員通過考試或評審後,將取得《北京市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用人部門可根據崗位需要,擇優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據介紹,從去年起,全市職稱評審工作打破職稱評價“唯論文”桎梏,全面推行了代表作評審制度,申報人員可自主選擇最能體現自己能力水準的代表性成果參加職稱評審。本次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價工作也采取代表作評審制度,申報人可自主選擇專業論文、主持完成得到有效應用的課題、決策谘詢報告、政策類文件、教材教案、策劃方案、研究報告、項目報告、專利等代表作成果,參加職稱評審。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