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秦漢史雖然看起來只有兩個朝代,其實遠不止這麽簡單

從狹義上說,秦漢史是公元前221年—公元184年之間的歷史,歷秦朝、西漢、王莽、東漢四朝歷史,歷405年。

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廣義的秦漢史研究也非常重要,那麽上承秦國開國、發展、統一,下接東漢動亂、分裂、演變,就使得秦漢這一階段的歷史更為綿長。那麽向上追溯到西周秦非子替周天子養馬呢?還是春秋秦穆公稱霸?抑或戰國秦孝公商鞅改革?還是以嬴政繼位或親政為開端?恐怕要根據研究題目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筆者認為如果做一個妥協的話,秦漢的歷史大體可以分為這麽幾個部分:

一、秦國史(公元前221年以前)。非秦國不秦朝,沒有秦國先君積累的物質、制度文化基礎尤其是商鞅變法所帶來的凌駕於六國之上的生產力、戰鬥力。而且秦始皇生卒年為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他的大部分人生是在戰國時代度過的。

二、秦朝史(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這一階段中國的歷史歷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嬰三個統治者,是中華帝國制度草創的時期,六國與秦在矛盾中博弈,終於在公元前209年爆發了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

三、西漢史(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西漢的歷史尤為精彩,主要表現在楚漢之爭和漢武帝時代,大體說來西漢王朝可以分為:楚漢爭霸、劉邦定鼎、文景之治、武帝時代、昭宣中興和元成哀平諸帝時期,如果進一步合並則可以看成“楚漢爭霸、高祖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四個時期。

四、王莽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王莽是劉氏王朝的外戚,他的“篡漢”有複雜的社會原因。西漢晚期社會矛盾重重,尤其土地兼並問題和五德終始改朝換代的社會氣氛越來越嚴重。王莽作為儒生的代表,被推向歷史前台,試圖“再現”一個《周禮》中的理想社會,然而他和大多數文人一樣,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五、東漢史(公元23年-公元184年)。其實把公元23年-公元25年(劉秀稱帝)的兩年放在東漢的歷史中略顯牽強,這兩年劉秀是更始帝劉玄的臣子,失去大哥劉演的劉秀,在兩年征伐河北的過程中逐漸壯大,最終拿下河北,建立新的大漢政權。東漢的歷史大體可以分為:漢光武帝、明章二帝、中期和安順三帝、桓靈二帝。除了光武中興漢室和帝國晚期靈帝末的黃巾起義,我們大多數人對東漢的歷史不甚了解。

六、漢末三國(公元184年-公元220年)。這一時期主要是漢獻帝時代,有人常常把這一時期看做三國史,其實嚴格講只能說是三國前史,而曹操、關羽也只能說是東漢時代的人了。

怎麽樣?大斷代裡還有小斷代吧!但是分類只是為了更加認清事物的本質所用的思維工具而已,不僅任何一段歷史都是與其前後相通的,就是文史哲的知識也不應該是孤立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