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病難、看病貴,美國人民如何自救?

文 | 矽兔賽跑,作者 | Eric,責編 | Zi

在美國留學的小夥伴,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至暗時刻”

被天價醫療账單嚇到手抖的經歷:

千里迢迢也要撐到回國治病的頑強?

令人心酸的是--

生活在全球醫療水準最頂尖的國家,有病,卻不敢隨便看。

看病難、看病貴,這不僅是留學生的心病,也是全美人民的切膚之痛。

美國人均醫療支出,全球第一高!

因為看不起病,25%的美國人選擇放棄治療,自生自滅!

因為償還不起醫療貸款而導致的破產超過60%!

預計到2020年,美國醫療總支出將增至3.2兆美元,佔美國GDP的20%。人均醫療支出將增至9990美元,幾乎是英國、瑞士等11個高收入國家的兩倍。

美國醫療保險支出佔GDP比重

當醫療支出急速上升,美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卻沒有跟上。

目前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沒有實現全民醫保的國家,仍有超過2800萬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哪怕是有醫療保險,仍有可能因為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不全而面臨天價账單。

高昂的醫療支出以及尚未健全的醫療保險制度,讓美國人對看病充滿危機感。

根據蓋洛普一項民意測驗顯示,有72%的美國人認為美國醫療體系“存在重大問題”或“處於危機狀態 ”。

美國醫療費漲價速度遠超通貨膨脹

確實,對於看不起病的人來說,要麽自生自滅、要麽背上沉重貸款,生病後獲得有效的醫療救治反倒成了一種奢望。

面對“病入膏肓”的醫療體系,美國人民是怎麽展開自救的?

200萬人海外求生

據相關媒體稱,每年全球估計有2000萬“醫療遊客”在世界各地尋求醫療,而美國人就佔了10%。

近200萬美國民眾遠赴他國求醫問藥,便宜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其他國家接受相同的醫療診治,花費可能只有美國的30%~65%。

他們選擇在國外接受許多醫療保險不涵蓋的項目,比如矯正牙齒、醫美,或者治療慢性疾病,甚至在海外生子。

全球“醫療遊客”的消費能力開創出4390億美金的大市場,旺盛的海外就醫需求催生了“醫療旅遊中介”的誕生。

洛杉磯的Doctours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幫助病人在全球尋找醫生、規劃行程、預定機票酒店。病人可以通過Doctours在墨西哥、哥倫比亞、加勒比地區、泰國、杜拜、巴西、德國、哥斯達黎加預定330多種手術治療。

位於科羅拉多州的North American Specialty Hospital (NASH)醫院更進一步,把美國醫生飛到墨西哥等地,救治美國病人。

對於遠赴海外就醫的美國人來說“美國醫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當他們因為懷疑海外醫療水準而裹足不前是,拿出可以匹配美國醫生的招牌,這些“醫療旅遊中介”幾乎可以百分百拿下客戶。

這筆账很容易算,一台膝關節置換手術在美國至少花費3萬美金,有時可能是6萬或9萬美金,但在墨西哥,只要1.2萬美金。在美國住院一天平均成本是2000美金,而在墨西哥只要300美金。連同樣的醫療器械,兩邊的收費都大不相同,能相差3倍多。

一名美國病人在墨西哥加勒尼亞醫院接受了換膝手術

相比在美國就醫的高昂費用,支付給“醫療旅遊中介”的費用簡直是小菜一碟。

關鍵是在這場遊戲中,美國醫生也可以成為既得利益者,在墨西哥做同樣的換膝手術醫生可以多賺3倍,因為墨西哥的醫院系統收費更少也更透明。

醫療眾籌,涓滴成流

推特上流行著這樣一則笑話:

“人們常常問美國人為啥如此友好,原因很簡單:如果我們不多交朋友,等我們生病時沒人眾籌醫藥費就死了”。

玩笑背後,透露出了無限心酸。

美國在線眾籌的模式始於90年代後期,當時它被當成藝術家從粉絲籌集資金的一種活動。

伴隨著互聯網帶來的龐大的規模效應,所謂的”社交眾籌“也開始流行起來,即用戶利用親友間的社交關係籌資資金達成某一目標。

而這個目標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放在醫療資金的籌集上。

2010年,成立於矽谷的GoFundMe迅速崛起為全球最大的在線眾籌平台,其專注於醫療、教育、運動等多個類別的資金籌集,分支機構遍及英國、加拿大18個國家,資金籌集超過50億美元。

而醫療眾籌則是它最大的業務板塊,佔到總項目數的17%。

據悉,GoFundMe上每年有25萬次醫療眾籌活動,資金總額超過6.5億美元,已經為美國人籌集了幾十億美元的醫療費用。

不得不說,GoFundMe堪稱“在線醫療籌款活動的領導者”。

事實上,GoFundMe的創始人Damphousse和Ballester最初在2008年創立了“CreateAFund”網站,最初兩人的設想是幫助用戶支付假期和婚禮費用。

但是到了2009年,他們開始發現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該網站來應對醫療資金危機。

敏銳地抓住社會大勢後,兩人在2010年對“CreateAFund”的功能進行了大量升級,隨後網站改名為GoFundMe,並以醫療眾籌為核心同時發展多種眾籌業務。

2015 年6 月,風投機構Accel Parners和TCV 以6 億美元的估值領投了GoFundMe的A 輪融資,跟投方包括Greylock Partners 、ICONIQ Capital 等機構,備足糧草的GoFundMe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8年4月,GoFundMe收購競爭對手第二大眾籌平台YouCaring,通過這一並購,GoFundMe擁有了總計來自19個國家的6000萬捐助者。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醫療眾籌平台在切實幫助病患的同時也難以規避“賣慘”、“詐騙”等負面事件的發生。

為了阻止平台上詐騙案的發生,GoFundMe專門推出GoFraudMe的網站。該網站會貼出疑似詐騙的GoFundMe眾籌項目,分析詐騙案例特點,引導用戶識別和應對類似案件。

在美國,眾籌有時是將要被天價醫療診費壓垮的病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堅持35年的慈善義診

早晨6點,等待醫生的病人就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這樣的景象經常發生在Remote Area Medical組織慈善義診的早晨。人們從附近趕來,甚至為了看上醫生,早早的在停車場安營扎寨露宿一晚。

醫護人員義務出診,在學校體院館、停車場、教室置辦起簡單的醫療設備檢查病患身體或進行簡單救治。

從1985年開始,Remote Area Medical已經義務救治了78.5萬人。他們大部分時候面對著既沒有保險也付不起診費的病人,許多人因為看不起病,小病拖成大病,志願者們時不時會被一種無力感襲擊。

“我們只能盡最大努力,盡量做我們能做的。”但大部分時候,他們的幫助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對於治不了的病,他們只能將病人送到醫院,進出醫院一趟的結果又是一筆還不起的账單。

準備打破改變規則的民間玩家

亞馬遜、伯克希爾•哈撒韋、摩根大通面對高昂的醫療成本,終於忍不下去了,三家聯手成立了Haven,旨在應對不停上漲的醫療成本。

Haven想做的第一步是利用大數據分析醫生的醫術、成本等因素,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醫生網絡,然後根據員工的切實需求,為他們推薦合適的就醫選擇,比如是選擇急診、某個醫療專家、還是遠程醫療?

盡量幫助員工規避因為遇見不靠譜的醫生而被亂收錢或者治不好病的情況。

甚至,Haven還有可能憑一己之力改變醫院的收費方式,比如,按照醫療服務質量付費,而不是按照人頭或者他們進行的醫療檢測項目收費。

Haven之外,摩根大通今年花5億美金收購了醫療支付公司InstaMed,未來將幫助Haven建立一套用戶友好的支付體系。

亞馬遜今年推出了Amazon Care,遠程醫療服務平台,幫助用戶對接醫生,在線問診、獲得處方藥方。遠程醫療目前被視為能最快降低醫療支出的方式,將近一半的美國人希望線上取代線下醫療。去年亞馬遜7.53億美金收購醫藥電商PillPack也為今年的一系列行動埋下了伏筆。

生活在這個時代,對許多人來說,看不起病像個笑話,但這樣悲慘的笑話卻天天在上演。

“數十年來,醫院、保險公司、政客和其他利益體將真實的醫療費用隱藏起來,這樣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的定價,病患對實際情況一無所知。最後,你拿到一張貴的無法置信的账單,一頭霧水。”

因此,川普政府準備推行一項政策,強製醫院公開與保險公司商定的各項醫療診費,知道了真實價格的病人可以選擇價格最優的醫院和醫療方案。

當72%的民眾認為社會醫療體系已滑落到“危機邊緣”,當天價診費逼的人們各出奇招來治病,甚至治病成為一種奢望,一場去除醫療體系腐肉的變革就在不遠處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