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讓電子煙成為未成年人的“新毒品”

原創出品 | 「創業最前線」旗下「科技最前線」

作者 | 機場等船

周末一場飯局上,同桌媒體人裡有兩個人掏出了電子煙。

“試試嗎,很不錯。”旁邊一家媒體的年輕記者說著從包裡拿出了一支新的:“周五去拜訪XXX送了5支,說可以分享給朋友試試。”

我忙擺擺手,坐到了一旁的沙發區。

說實話,比起普通香煙我更討厭電子煙。以前好友抽香煙好歹要跑到外面抽,現在電子煙風靡,大多數都罔顧北京控煙條例隨時隨地拿出來抽兩口。

大概從2018年末開始,電子煙突然在中國創投圈火的一塌糊塗。

對創業者而言,2018年底「美國電子煙公司JUUL拿出20億美金發年終獎」(要知道JUUL在2015年才創立,1000多人分,每人大概130萬美金)的熱搜可謂吹響了集結號,一時間悅刻、靈犀、魔笛、福祿、柚子……各種名人加持的電子煙品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人人都想成為中國版JUUL。在貨源端,網紅、代購等也紛紛入局。

(過去一年,國內電子煙企業融資情況 製圖 / 燃財經)

對資本而言,以2018年6月悅刻拿到IDG和源碼資本3800萬投資為標誌,此後一年,資本開啟狂熱的「炒電子煙風潮」。

數千家民營電子煙企業拔地而起同時,雲南中煙推出了電子煙產品“MC”;廣東中煙已經推出 MU+和 ING 兩款產品;山東中煙於 2017 年申請了可調式煙草物料;貴州中煙於 2014 年成立新型卷煙工程中心,並已申請 50 多項專利。

精明的創業者和資本能夠如此狂熱,無非是看到中國過去「先上車後補票」的互聯網邏輯。

個個削尖了腦袋往前衝,只不過妄想野蠻擴張坐穩頭部後,即便到了出監管的時候,也能補票活下去。

但從用戶層面看,電子煙這個創業風口不過包裹著科技的光環,利用互聯網加速推廣,其本質上僅僅是一種獲取尼古丁的「新解決方案」。

早在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公布《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就開始呼籲全球性控煙。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和生產國,每年煙草消費量相當於排名第2-29位所有國家煙草消費量總和。

然而公約2006年才在中國生效,直到2019年公約要求的圖形健康警示依舊沒能出現在中國煙盒上。

在中國稅收總收入中,煙草行業約佔1/16,其上繳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佔比常年穩定在6%至10%之間。

國家煙草專賣局曾公布:

2018年煙草行業全年實現稅利總額11556.2億元,這一數字基本相當於“兩桶油”+“四大行”+“BAT”的利潤總和。

暴利加上中國3.5億煙民的市場,這無疑給了電子煙巨大的想象空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發布的電子煙報告內容顯示:

電子煙又稱為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其原理是通過加熱一種溶液傳送起霧供使用者吸用。這種溶液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添加劑。

然而與香煙不同的是,電子煙中除尼古丁外,不含焦油、一氧化碳等香煙有的有害物質。相比之下,電子煙似乎是一種比傳統卷煙危害更小的產品。

於是,電子煙品牌操盤者們紛紛打著“健康”“有助戒煙”的噱頭大肆宣傳。

(羅永浩在微博上向非煙民推薦電子煙 | 微博截圖)

(345萬粉絲的Austin Lawrence在Instagram上照片 | Instagram@vaustinl)

作為國內知名音樂節之一,5月舉行的麥田音樂節上遍地都是電子煙的廣告,演出間隙大螢幕循環播放,把它包裝成年輕人潮流炫酷的標誌,甚至出現集讚送電子煙的活動,且不需要驗證參與者年齡。

名人效應加上頗具影響力的宣傳場景,電子煙品牌方成功把煙草與魅力畫上了等號。

這種無下限的行銷不僅混淆了電子煙和普通消費品的區別,還煽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電子煙的懷抱。

根據FDA在2018年11月15日發布的調查數據:美國12歲到17歲的孩子中,約有三分之二(67.8%)吸電子煙;

根據相關報導,德國12至17歲人群中有12.1%已經嘗試過吸食電子煙;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15~29歲的年輕吸煙者中使用電子煙的比例已經顯著超過30歲以上的吸煙者。

青少年正在成為全球電子煙的重要使用群體,電子煙正逐步成為年輕人的「新毒品」。

電子煙品牌方最喜歡打出的行銷噱頭就是電子煙能夠「戒煙」、「危害小」。

然而,電子煙能「戒煙」完全是個偽命題。

打開某寶、某東等電商APP,檢索“戒煙神器”,會彈出成百上千款電子煙產品。

隨機詢問幾家銷量較高的電子煙網店,商家均表示,所售電子煙“可以用來戒煙”。

(在某電商APP上搜索“戒煙神器”,排前面的都是電子煙)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醫師熊靜帆介紹:“電子煙和香煙都是通過尼古丁刺激大腦產生欣快感,兩者成癮性基礎一致,都會導致依賴性。從這一點來看,電子煙對戒煙並無幫助。”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宜群通過實驗檢測還發現:市面上有的電子煙煙液尼古丁實際含量與標識含量不一,甚至數倍於標識含量,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更高的健康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宜群對電子煙煙液中尼古丁含量進行檢測)

尼古丁作為高度成癮物質,是香煙口感的靈魂;市面上電子煙價格從50元~1200元不等,導致煙油或煙彈中尼古丁含量波動很大,為了口感不少產品尼古丁含量甚至比真煙還高。

對於老煙民來講,如果抽了含量超標的電子煙,別說降低對尼古丁的依賴,反而可能會加重依賴。

中國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更是直接指出:

“電子煙容易通過時尚的方式誘導青少年吸煙,此外電子煙的不安全性也會對青少年健康行為習慣造成影響。在產品廣告宣傳上,嚴禁商家將電子煙宣傳為“戒煙神器”。”

(依然有商家們個個號稱自家產品「天然健康」、「排毒清肺」)

其次,電子煙「危害小」毫無依據,甚至可能致死。

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將老鼠暴露在電子煙煙霧中12周(劑量和持續時間相當於一名10年資歷的輕度電子煙吸煙者)後發現:煙霧已經在動物的肺、膀胱和心髒中造成DNA損傷,並抑製肺蛋白和重要的DNA修複功能。

紐約大學研究人員就此指出:尼古丁在人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幾乎毫無疑問。

中國市場上的電子煙種類繁多,大部分地區對於電子煙監管缺失,這使得市面上流通的各類電子煙產品魚龍混雜。

多數電子煙廠商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毫無科學依據,僅僅是「換了外殼,換個牌子」,然後將鋰電池、霧化器、煙彈等配件簡單拚湊。

這其中很多電子煙加熱過程會有助於電子煙釋放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質,還可能改變某些化學物質的成分,釋放致癌物質。

而且電子煙中甘油的滲透壓高,吸水,會讓人口乾、咽喉乾,電子煙的二手氣溶膠已經成為新的空氣汙染源,它其中包含的某些金屬,比如鎳和鉻,不僅高於空氣,甚至還高於二手煙。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與正常空氣相比,某些電子煙二手氣溶膠中的PM1.0和PM2.5含量分別高出14~40倍和6~86倍,尼古丁水準則高出10~115倍。

簡而言之,電子煙的危害並不比傳統煙草更小。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電子煙還有著令人當場死亡的殺傷力。

(電子煙發生爆炸致死事故)

撕去「戒煙」、「危害小」的遮羞布,電子煙本質上就是一個瞄準了中國3.2億煙民廣闊市場而誕生的逐利產物。

更可怕的是,電子煙憑借年輕化的行銷策略、多樣的口味和炫酷的包裝,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加入。

雖然中國相關法律法規雖然明確規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但電子煙線上線下渠道對購煙者的年齡並無限制,很多電子煙甚至沒有“有害健康”的相關標示或類似提醒。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今年3月,山西長治市一所小學門口的小賣部被曝向學生出售電子煙;5月,河北邯鄲市一小學門口小賣部向學生出售電子煙。

僅2019年,貴州貴陽觀山湖區、福建廈門市、山東濰坊市、青島黃島區香江路、海南省儋州市、廣西桂林市、陝西西安市、河南鄭州市、浙江溫州市等地,相繼被媒體曝出當地中小學門口的小賣部在向學生大量出售電子煙。

甚至,很多商家向未成年人兜售電子煙是以“玩具”“新鮮玩意”之名。2018年11月,廣州華南植物園內就有商家以“玩具”為名,向未成年人出售水果味電子煙。

電子煙的銷售渠道正在逐漸下沉到四線以下小城鎮及農村市場,蠶食未成年人。

不僅是線下渠道的滲透,截至8月2日,天貓上專賣電子煙的商家有1025個,涉及九百多個電子煙品牌,1萬6千多件商品;京東上供銷售的電子煙的商品達30多萬件美團到店和外賣業務均開設電子煙業務;美團運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了零售煙草(含電子煙)業務,線上下單,只需要不到一小時,電子煙就到手了。

(這些電子煙大多月銷量超萬筆)

在抖音上掀起一陣熱潮的小辣條電子煙,有16種口味可供選擇,包裝色彩鮮豔,一次使用後即可丟掉,甚至不必填裝煙彈。

(可以在某寶輕易買到各種類型的電子煙 | 網頁截圖)

目前在國內成立一家電子煙企業,只需要在工商局注冊即可。

有電子煙從業者透露,在電子煙行業,投入500萬元左右就可建立一個品牌,走禮品市場或是走代理直銷渠道,年銷售量達到1-2萬支,就能賺取200萬元左右的利潤,利潤率可達60%。

須知電子煙企業納稅按普通企業繳納16%的企業增值稅即可,而中國卷煙的綜合稅賦為59.5%。

2014~2018年,電子煙企業分別增加85家、1122家、1502家、1834家及1170家,國內電子煙在熱錢照耀下,還處在「門檻低、大躍進」的階段。

前段時間,FLOW電子煙創始人朱蕭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做電子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我不以為恥。”

然而315晚會上,對於電子煙產品的定調是:“曾經煙草讓全世界付出了慘痛的健康代價,現在電子煙正通過煙草相似的標簽和路徑,滲透進我們生活。曾經,我們沒能阻止煙草的流行。現在,我們或許能避免電子煙成為時尚。”

(地鐵上吸一口電子煙)

不可否認,電子煙初衷或許真的想幫助一部分人控制或者戒掉煙癮,但在缺乏監管,毫不避諱對非吸煙人群的誤導性宣傳時,它的行銷開始影響非吸煙者和未成年人。

那些以電子煙作為吸煙生涯開端的人應該認識到:既然電子煙可以成為煙草的替代品,那麽煙草也可以成為電子煙的替代品。

電子煙不論怎麽換馬甲,它的本質都是「煙」。

與國內不同的是:

2009年,巴西和加拿大禁止銷售和使用電子煙;

2010年,新加坡政府禁止進口和銷售電子煙;

2011年,阿根廷在禁止進口、銷售電子煙基礎上增加了禁止發布電子煙廣告的禁令;

2013年,西班牙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出售電子煙;

2016年,美國FDA發布聲明稱,電子煙屬於煙草製品,在生產、銷售、產品宣稱等方面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日本更是把電子煙作為藥品監管,禁止其在市場上自由流動。

除上述國家外,法國、澳大利亞、西班牙、俄羅斯、塞舌爾、烏拉圭、柬埔寨、土庫曼斯坦、哥斯達黎加、以色列、泰國、中國香港、中國杭州、中國深圳等國家或地區都相繼設立了針對電子煙的相關法規。

(香港於去年宣布全面禁止電子煙 | 新聞截圖)

最後,奉勸各位創業者,眼前的電子煙創業或許“錢途光明”,但對未成年人培養起的吸煙習慣,會害了他們一輩子。

部分素材參考:

《電子煙,在年輕人吞雲吐霧間瘋長的一顆毒瘤》,果殼,八雲、黎小球

《電子煙瞄準中國孩子》,科創財經匯,林奇

《電子煙是“戒煙神器”嗎?》,人民網,呂紹剛、胡葦杭、王楠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