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克茶葉能救命,中醫學家教你護胃存津之文章二

保胃氣存津液

蒲輔周強調,調理脾胃為外感熱病恢復期的治療關鍵。傷寒後期脾虛氣滯,法宜甘溫調脾,可選用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異功散之類;補脾當先醒胃,可加砂仁、藿香、木香酌情而施。溫病後期最易耗傷胃津,法宜甘寒養胃,可選用麥門冬湯、益胃湯等;益胃當先柔肝,加白芍、石斛、玉竹,效果更好。

胃氣的存亡是病者生死的關鍵,而在治療中能否保住胃氣,是衡量一個醫生水準高低的標準。他認為:在患病之初,體尚壯實,強調祛邪即是保胃氣,邪氣一除,胃氣自能通暢。他認為:「胃氣受戕,則內傷難復。故上損及胃,下損及脾,皆在難治之列。五臟無論何臟之虛而關於胃者,必從胃治,不關於胃者亦當時刻不忘顧護胃氣這個根本。」他進一步指出:「脾胃虛弱之病,藥量宜輕,寧可再劑,不可重劑,重則欲速不達,反致虛弱更甚。」主張祛邪用小劑量,儘可能祛邪不傷胃氣,這樣可杜絕病邪乘虛復入,流連不愈。

治慢性病尤以胃氣為本。如內傷低燒,脾胃已弱,藥量宜輕,多用散、丸、膏劑是護胃的主要手段。他認為:「量大往往葯過病所,反傷胃氣。」屢誡:「凡用清法,便須考慮胃氣,體弱者寧可再劑,不可重劑;否則熱病未已,寒證即起,變證百出。」「凡攻擊之葯,病重則病受,病輕則胃受之而傷矣,是謂誅伐無過,須扶脾胃正氣,待其自化。」

津液的存亡,關乎病人的安危,「保存一分津液,即增加一分生機」。蒲輔周說:「熱性病未有不灼傷津液的」,「防其傷陰為溫病第一要義」。

中醫的「津液」,是體內各種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正常的分泌物。與氣血一樣,津液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如果津液的輸布、排泄失常,就會滋生水飲或釀生痰濁,出現一系列病理變化。

蒲輔周認為,觀察津液,察舌應放在首位。他認為,不拘何色,潤為津未傷,燥為津已耗;舌紅絳短縮,肝腎之陰耗竭;舌苔白尖紅為風熱入氣分,或兼邊紅為內熱已露,均輕清涼解,切忌辛溫解表免耗津。

他主張一般熱病初、中期,「祛邪散熱以存陰,不投養陰之品而寓養陰之義」;熱盛津傷,清熱養陰;熱微津傷,益胃生津;邪去八九,陰竭欲脫,宜大定風珠類滋陰息風。(來源: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