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良: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讀經典 · 愛智慧 · 益生活

【儒風學社】線上國學課堂

點擊試聽→賀偉老師《周易》

來源:洞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執劍,不是為了無盡的戰鬥,而是為了終究的放下。

當荊軻圖窮匕見,喋血秦宮的時候,他一定想不到,有一個人會在一整支全副武裝的秦軍面前行刺秦王,一擊不中後還能全身而退。

當嬴政兵臨天下,焚書坑儒的時候,他一定想象不到,有一天會有一個書生,成為了大秦帝國的掘墓者之一。

當韓信感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時候,他也想不到,在這個兔死狗烹的亂世,竟然還有一個功高蓋主的人能夠瀟灑謝幕。

這個人就是,張良

他用一代謀聖的人生寫下六個字:拿得起,放得下。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這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01

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張良的第一次亮相,仿佛就是一部武俠小說的開場。

張良出身於六國貴族,弱冠之年國破家亡。復國,成了他最大的志向。

此後,張良四處流浪,散盡家財,招攬義士,謀劃“刺秦”。

別說,還真得讓他找到了一個力大無窮的猛男,他給這個猛男量身打造了一把百十多斤的大鐵錐,瞅準了秦始皇巡遊的時機,兩人埋伏在路邊的草叢中,準備給對方來個一擊必殺。

大力士的力氣夠大,準頭也不差,掄起鐵錐就將始皇帝的座駕砸了個稀巴爛。

哪成想秦始皇生性多疑,又因為多次遇刺,早就學乖了,每次乘車都會變換不同車輛,這一次,他壓根就不在那輛主車當中,因此逃過一劫。

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博浪沙刺秦”事件。

當然,對於張良來說,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失敗,但是這也成了他一生最為津津樂道的“驕傲”。

晚年的張良總結自己的一生,說自己的刺秦之舉足以令“天下振動”。

明人陳仁錫更是拍案叫絕:“子房一錐,宇宙生色!”

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才能不後悔。

年輕的時候的成長,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開始的。即便是輸了,也認了,起碼不後悔。

因為,前半生你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人生的厚度,才能在後半生來臨的時候創造人生的高度。

公元前218年,當張良登上“全國通緝名單榜首”,開始亡命天涯的時候,項羽還是一個舉鼎的少年,劉邦也還在鄉下做他的小混混。

而那一年,張子房之名,威震天下。

02

也許每個人在成功之前,都需要經歷一段漫長且孤獨的時光。

張良這一躲,便躲到了人生不惑。

十年來,張良銷聲匿跡,但他可不是去做閑雲野鶴,而是發奮苦讀,厲兵秣馬,身邊聚集了不少能人異士。

哥不在江湖,可江湖一直有哥的傳說。大概說的就是張良這樣的人物。

公元前210年,嬴政駕崩,天下大亂,張良立即選擇了出山。

當時群雄並起,起義軍以項羽為首,以張良的智慧自然明白,想要完成韓國的複興大業夢想,難如登天。

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站在剛剛複立的韓王身邊。

縱使項羽對其百般示好,縱使他和劉邦惺惺相惜。

因為,這是當初那個韓國少年給自己立下的使命。

有人說,夢想是一個天真的詞,實現夢想是一個殘酷的詞。

可如果一個沒有夢想的前半生,生活一定充滿了枯萎和乏味。

張良奉韓王為主,在起義軍中出謀劃策,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血與火的考驗。

實現夢想的確很難,但是當一個人的心中有著更高的山峰想去攀登的時候,他就不會在意腳下的泥沼,他才能夠用平靜地方式去面對一般人難以承受的苦難。

眼瞅著韓國複興有了一絲成功的可能,誰料到項羽為了爭霸天下,滅秦後立馬毀約,砍掉了無數藩王的腦袋,其中一個就是韓王。

韓王一死,張良堅守了幾十年的復國夢想徹底破滅,若是一般人要麽心灰意冷,要麽屈從於強大的勢力。

但是,在某個深夜,張良悄悄走出了項羽的營帳。

這一刻項羽並不知道,他除去了一個敵人,卻造就了另外一個更加強大的敵人。

03

劉邦有一句名言: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從項羽身邊逃走的張良,為劉邦後來的遠大前程,補全了最後一張拚圖。

其實,張良和劉邦是舊相識,當年劉邦能成為入關滅秦的急先鋒,就是張良出的主意。

可等到他正式投靠劉邦時,兩人早就過了不惑之年。

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張良又經歷了一次逃亡,而劉邦剛剛遭遇“鴻門宴”上的驚魂未定,被項羽攆到西垂之地巴蜀。

眼看著前半生就要沒了,這兩個中年男人的事業卻依然有些望不到頭。

在這個逐鹿天下的關鍵時刻,人人爭相逐利,而張良的選擇總是出人意表。

他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來到他的身邊,再次給自己挑了一條崎嶇坎坷的人生窄道。

正如當年那個立志伐秦的少年,也正如博浪沙前一往無前的揮錐一擊。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大丈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是張良對自己前半生做出的最好的回答。

04

俗話說得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張良和劉邦被項羽逼到了牆角,這兩個落魄的中年男人湊在一起,就只剩下一個字:“!”

張良給劉邦出的第一個主意就是“反間計”,派人說服項羽麾下的大將九江王黥布,接著聯絡各地藩王勢力,吹響了反擊楚國的號角。

當然項羽這麽一個絕代猛人,可不是那麽好對付的,僅憑一己之力,便硬生生地殺出一條血路,打得各路反王丟盔卸甲,哭爹喊娘。

劉邦首當其衝,老婆孩子不知道丟了多少次,連老爹都被項羽捉了去差點煮了。

但是,劉邦和張良硬是熬了過來。

公元前204年,楚漢決戰,為了配合韓信北伐,劉邦和張良帶著一群“老弱病殘”牽製項羽,被重兵圍困在滎陽,最後劉邦實在挺不住了,腦袋裡就兩個字“絕望”。

當時一眾文臣武將也是陣腳大亂,連刻印信把土地分給六國後人,恢復戰國時代的餿主意都提出來了,而且劉邦居然還接受了。

幸好張良及時趕到,阻止了劉邦這一次的貿然舉動。

“兄弟們拋家舍業,為陛下拋頭顱灑熱血,無非就是盼望著能乾一番大事業,就算丟了性命也還能夠封妻蔭子。

假如陛下隨意分封那些要功勞沒功勞,談本事沒本事,只是些無謂的‘官X代’,又有誰願意同陛下一起去打江山呢?”

張良一開口,便嚇得劉邦背脊發涼。

有人說張良這一攔,攔下了一個“天下歸一”的中國。

如果沒有張良在最艱難的時刻頂在了最前面,也許“漢人”這個稱謂恐怕就會被歷史的風沙徹底掩埋了吧。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曾經說過:“不是因為事情困難,而讓我們不敢做;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變得困難。”

人生苦短,在最有能力也最能擔當的年紀,別因為懼怕眼前的困難輕易放棄。

前半生要拿的起,拿得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責任。

於張良是一份歷史事業,於普通人則是妻兒老小。

就像張良口中的那些“兄弟們”,人之所以耗盡半生去勞碌奔波,甚至要流血犧牲,不就是為自己的後半生或者自己的家人創造一份幸福安樂嗎?

05

公元前202年,在張良的輔佐下,劉邦終於將項羽逼死在了烏江,統一了天下。

這一年,劉邦54歲,張良48歲。

老子雲:“功遂,身退,天之道。”

劉邦登基的時候,張良被尊為“帝師”,封地三萬戶,功居百官之首。

張良沒有實現年輕時復國的理想,但是他卻參與締造了一個更偉大的帝國。

按理說,張良實至名歸,他拿得起也受得起。

可是這時候,張良卻選擇了放下。

張良回顧自己的一生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家五世相韓,韓國滅亡之後,我不吝萬金家財,替韓國向強秦報仇,令天下為之振動。

如今以三寸不爛之舌為帝王之師,封萬戶,位列侯,已經做到了一個布衣所能夠做到的極致,我已經心滿意足。現在我隻願拋棄人間俗事,跟隨赤松子雲遊天下!”

劉邦向來迷信,張良便說了一個神仙——赤松子,從此遠離了紛紛擾擾的朝堂。

而身陷名利場,漢初三傑的另外兩位,一位糾纏於功名利祿,一位是天生的政客:韓信背著謀反的罵名,滅了三族;蕭何也因為違逆之罪,蹲過監獄。

唯張良功成身退,完美謝幕。連自己的兒子也能安然繼承爵位。

長劍白衣出漢家,

笑挽清風醉流霞。

莫話人間名利事,

漫舉石樽共烹茶。

那一天,張良唱著這首《天行九歌》走進了黃袍山。

直到這個時候,世人才明白,原來“執劍”,不是為了無盡的戰鬥,而是為了終究的放下。

司馬遷給張良的結局只有四個字:“後八年卒。”

比起張良前半生的波瀾壯闊,這四個字簡單至極,也灑脫至極。

因為他當初拿的比誰都要重,所以最後走得可以比誰都要輕。

布裡斯托在《別在世俗眼裡和我談放下》中寫道:

“未曾拿起,何談放下?別搞得像看破紅塵、歷盡滄桑似的。拿得起,放得下,那是拚搏出的人生;拿不起,放不下,那叫混日子。”

前半生拿不起,就會庸庸碌碌;後半生放不下,就會疲憊難堪。

06

於丹說過:

“看過千嬌百媚,行遍千山萬水,歷經千難萬阻,老之將至,生命中的那些紅塵過往、意氣飛揚,從來就不會消散,深深鐫刻在歷史的深處,珍存在後人的記憶中。

一回回出發,終究一次次歸來。我們用整個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將用全部的後半生去放得下。”

人生走到下半場,終會明白,有生,必有死;有綻放,必有凋謝;有熱烈,必有平淡。

前半生拿得起,拿的是一份能力和責任;後半生放得下,放的是一份智慧與從容。

這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