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管你,都是為你好。”

原題:讓人頭皮發麻的暗黑童話,我卻看到痛哭

“我管你,都是為你好。”

從小到大,多少孩子,被這句話磨得耳朵起繭子。

在父母密不透風的控制之下,失去了選擇權。

這一幕,同樣發生在高分動畫短片《繼承者》裡。

它用極為震撼和驚悚的手法,還原了被父母控制之下,變成傀儡的孩子。

細思極恐的動畫片,是多少家庭的真實寫照

男孩Alan從小想要飛上太空,做一名宇航員。

房間中掛著宇航員自畫像,壁櫃上陳列的火箭模型,桌上放著的飛行模擬遊戲機……

Alan親手布置的房間裡,每一個角落裡都盛放著自己的夢想。

讓人不解的是,這些東西在不斷被替換。

Alan親筆畫的全家福中,和藹的爸爸媽媽和小宇航員Alan笑得都很幸福。

這樣美好的畫卻被一雙手換下,用證書取而代之。

屬於火箭模型的位置被獎杯搶佔。

Alan經常使用的飛行模擬遊戲機還是打開的,卻被強行收進了箱子。

眼睜睜看著心愛的模擬遊戲機被收走,Alan心裡很難過,卻不敢上前阻止。

因為這雙手的主人,是自己的媽媽。

媽媽對全新的房間布置非常滿意,對著滿牆的獎狀開心得跳腳。

望著她欣喜的背影,Alan無奈地將目光轉向了一旁。

視線最終的落點,是角落裡一個小小的盒子。

它對Alan來說異常寶貴,裡面盛放著他關於宇宙的幻想。

轉眼間,盒子成了房間中,最後一件與宇航員有關的東西。

小心地打開這個盒子,Alan似乎看到了曾經的信誓旦旦。

可就連這最後一點念想,也終究逃不過被收走的命運。

被拿走的途中,沒有蓋好的盒子掉下一張畫,正是Alan一筆一劃勾勒出來的未來。

Alan想要上前撿起畫,卻發現它就像自己漸行漸遠的夢想一樣,怎樣也抓不住。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父母給自己安排好的“黃金”殿堂,裡面是課本、證書、獎狀……

在通往殿堂頂端的路上,Alan被線拴住了手腳,每一步如何向前,都被精準地控制著。

向上的路異常艱難,Alan的眉頭皺了一團,這似乎超出了他繼續向前的能力。

但線依舊執著地掌控Alan的每一個動作,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

抬頭向前看,眼前的路已經被課本與獎狀鋪滿。

沒有盡頭的旅程,似乎是Alan余後人生的全部內容。

鏡頭順著線轉換,我們才看到,線的另一端是Alan的父母。

他們一臉滿意地微笑著,提著線,安排好孩子的一切。

Alan變成了一個提線木偶,失去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生命是我們自己的,它長什麽樣子,都應該是我們自己負責。

可總有父母,只想把孩子修剪成自己預設好的模樣。

父母定製的“完美道路”,逼瘋了多少孩子

這種“傀儡式”教育,並不僅僅出現在動畫裡。

非誠勿擾中,一位女嘉賓透露父母對自己的控制。

大到上學選專業、婚戀擇偶,小到穿的衣服有沒有鉚釘,都要一一過問。

女嘉賓的父母,幾乎包辦了她的人生 / 非誠勿擾

孟非問女嘉賓:“誰和你們說,父母說的都是對呢?為什麽人要成長呢?”

孟非質問,父母替我們做決定,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 非誠勿擾

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並不意味著就擁有了左右孩子人生的權力。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高中的校長一直以高標準嚴要求每一個學校裡的孩子。

在辦公室牆壁上,掛著每一個學校裡考出來的高分狀元。

但滿牆的照片中,卻獨有一個空位。

被取下的照片裡,是校長自己的孩子。

曾經因為優異的成績,被選為了火炬手。

分數是他的一切,也是他的驕傲。

高三那年,他成為學校中培養出的第一個省狀元。

這個一直被父親以第一綁架的孩子,認為高分就是自己的生命。

大二的一場考試,他弄砸了。

兒子拿著試卷,趴在父親的窗外哭喊,想要得到一個解釋的機會。

父親卻對他冷漠以待。

校長完全無法接受眼前這個“不優秀”的兒子。

承受了巨大壓力的孩子,最後,選擇了跳樓。

被砸壞腦袋的他,變成了傻子。

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不僅僅是那張58分的卷子,也有父親從小給孩子施加的高分壓力。

心理學中,曾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專製型、放任型與民主型。

專製型的父母有著強烈的控制欲,他們總是在擔心孩子的成長軌跡出現偏差。

孩子生活在由父母決定的環境下,被“為你好”的理由左右人生。

以愛的名義,行控制之實。

倫敦大學一項調查認為,父母過強的控制欲會從親子關係映射入其他親密關係中,影響到孩子的夫妻關係、朋友關係……

童年所帶來的影響,貫穿了孩子的一生。

臨床研究表明,父母的控制欲過強,會使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極等心理

不僅如此,過分管制會磨滅孩子的個性與創造力,使得孩子變得唯唯諾諾,沒有主見。

非誠勿擾上的女嘉賓解釋,母親之所以對她管教嚴格,是源於安全感的缺失。

父親過早去世,女兒成為了唯一的希望。

被母親掌控的女嘉賓,似乎也漸漸接受了這個理由。

已經成年的女嘉賓,被母親要求每天9:30前必須回家 / 非誠勿擾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們,希望通過包辦與控制孩子的一切,來彌補自己的精神缺失。

孩子長大之後,又繼續從下一代身上,尋求自己童年時代缺失的安全感。

這個惡性循環,就像動畫《繼承者》的結局一樣:

被操縱的傀儡繼續控制著下一代的傀儡,沒有盡頭。

最好的愛,是還給孩子一個獨立的人生

每個人都要經歷兩次臍帶剪斷的過程:

第一次是剛出生時,要被剪斷與母親的連結。

這個過程裡,被剪斷的傷口會慢慢結痂、脫落。

孩子也脫離母體,學會自己攝入營養。

第二次是成長過程中,要被剪斷的“精神臍帶”。

孩子們漸漸擁有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忽略了第二個過程。

教育孩子時,不要認為自己絕對正確

圓桌派中,蔣方舟提到了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

把自己想象成“禍害”。

在干涉孩子的人生選擇之前,先假設自己是不對的。

放下作為父母的權威,以更平等的方式與他們溝通。

蔣方舟的母親,把自己比喻成“禍害”/ 《圓桌派》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發現女兒早戀時,和其他父母一樣心急如焚,生怕孩子受到傷害。

冷靜下來後,她選擇了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寫信。

“有人愛你,說明你可愛。”

“你的認知中,愛是什麽?”

她和女兒討論愛的意義,進一步了解女兒的想法。

女兒放下戒備,和媽媽交流自己的感情觀。

女兒給媽媽回信 / 《圓桌派》

很多時候,父母在與孩子溝通之前,總是預設一個絕對標準:父母是過來人,比孩子更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

在這個前提預設下,以一種上下級的姿態粗暴介入孩子的生活。

有時候,不妨放下自己的“絕對權威”,認真去思考,孩子的想法到底從何而來。

把人生的掌控權還給孩子

央視的鏡頭下,記錄了這樣一位媽媽。

從孩子出生起,她就學習了大量科學育兒知識。

為了更好的入學條件,甚至把家搬到了幼兒園附近。

孩子長大後,她忽視了兒子對魔術的熱情,轉而報了一個英語夏令營。

理由是,這樣可以彌補兒子不愛交際的弱項。

本以為孩子從此的路會更順暢一些,不料他卻迷失了方向。

更加害怕和別人交流,對老師和同學的關心不予回應。

孩子回避和老師的溝通 / 紀錄片《零零後》

躲在被單後面,才會感到舒服。

孩子喜歡躲在被子裡 / 紀錄片《零零後》

孩子偶爾會和媽媽開玩笑:“媽媽,我想回肚子裡去。”

在那裡,或許就可以永遠享受著媽媽的庇護,不用再面對難以預料的外圍世界。

父母走過人生這一遭後,難免想讓孩子少受一點苦,過上一個“完美人生”。

他們內心真正想要什麽?——這個更重要的問題卻被忽視了。

韓劇《請回答1998》中說:

“這世上沒有毫不遺憾的選擇,生活也沒有正確答案。

只要堅信選擇的道路就是正確答案,並把它變成正確答案就可以了。”

沒有什麽路,是唯一正確。

讓孩子自己去選擇,鼓勵他把自己所做的選擇變成正確答案。

反而會讓他離幸福更近一些。

像高曉松說的那樣:

“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長大後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讓孩子自由探索,見識到豐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構安全感。”

讓他們自己決定想走的道路,承擔起這份責任。

給文章點個

在看

吧,孩子和父母都需要成長。比起設定好完美的路線,不如還給孩子一個獨立的人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