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從飲食中,品出全世界的味道—講述.東西堂

堂主說:世界是面多棱鏡,每個人眼中所見各有不同。作為資深旅行者,Yang的講述,從飲食切入,卻折射出整個人類文明的演變歷程。

我2011年第一次出國,英語水準是26個字母正著看倒著看都認得,只會不超過20個簡單的常用詞。但是有一個詞我記得很清楚:“Bread(英語:麵包)”這個單詞使用頻率極高,所以我必須得記住。

再後來,經驗越來越多,比如我在拉丁美洲旅行過近8個月,“Pan(西語:麵包)”是我僅會的幾個西班牙語詞匯之一,“Pan”也是早餐的標配。歐洲人通過大航海給南美帶來病毒、災難、新物種以及新食物,麵包就是其中之一。

我老家在河南,從小吃饃長大,官話叫“饅頭”,通常一天要吃兩頓“饃、菜、湯”,也就是饅頭、炒菜和稀飯。即便遠離家鄉,“鄉音已改鬢毛衰,依然還有饅頭胃”。走得地方多了,也會想,同樣是麵粉,為什麽在中國成為蒸製的饅頭,而在西方世界就變成烤製的麵包呢?

麵粉來自小麥,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土地帶,包括從地中海延伸到伊朗,以及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約旦和土耳其等國家。

大約1.3萬年前,狩獵人就開始收集和種植野生小麥。在中國的商朝,小麥種植技術一路向東,沿著中亞、新疆河西走廊進入西北。小麥真正在中國南北普及還是在漢代以後的事了。因為品種傳入以及飲食習慣等各種因素,中國栽培的小麥品種多屬於中筋小麥,中筋小麥生產出來的麵粉適合蒸食以及烙烤。

那麽,從小麥到麵粉有是怎麽來的呢?關鍵是戰國時期發明的是石轉盤得到推廣,可以讓人們對收獲的小麥做進一步加工。

再說工具。1975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出土了陶甗(YAN,三聲),為西漢文物。甗有三腿,分兩層,中間通氣,下層盛水,上層放置食物,可以利用下層熱水產生的蒸汽蒸熟食物。——蒸製食物,要比烤製方便簡單多了。 結合麵粉特性、烹飪工具,我們多吃饅頭面條就順理成章了。

在小麥往東旅行前,就已經往西走,逐漸進入到北非和歐洲了。連接東西方的埃及是一個重要驛站,生活在尼羅河畔的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就掌握了發酵技術,製作了世界上最早的麵包。而那時,中國還處在“三皇五帝”時期,夏朝都還沒建立。

再說歐洲,這裡生長的小麥大多是強筋小麥。因此埃及人的發酵技術,連同歐洲人善用的烤、燉技法融合,讓麵包開始流行起來。歐洲人是有多喜歡吃麵包呢?我在法國尼姆時,房東吃著我們做的炒面,還拿麵包蘸湯汁吃。

當然在他們飲食習慣的基礎上,麵包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能把盤子擦乾淨。因此,在歐洲的任何一個飯店裡,只要坐定,侍者就會馬上上一份麵包。到後來,我已經習以為常。

我在葡萄牙旅行時,住在瑪格麗特和努諾夫婦家裡,我們是在巴西亞馬遜叢林裡認識的。閑聊間,我發現他家一天三頓的餐桌上不管吃什麽,都擺放著麵包。瑪格麗特說,葡萄牙人頓頓離不開麵包,這一點是千真萬確的。

同時,她還給我講了個葡萄人牙自嘲的小段子:葡萄牙人A問B,“你能吃下一整隻烤羊麽”?B說,“當然了——只要你給我夠多的麵包”。這估計要是放在我老家,我得說:你只要給我足夠的大蒜就行。

關於歐洲人為啥拿麵包擦盤子,我看過一本書:讓-羅波爾·皮特所著的《舌尖上的法國》。在書裡,他寫道:從中世紀以降的幾百年間,法國農民的主食是麵包,這些麵包通常用黑麥或者大麥做成。最常見的是混合面,再多少加一點糠皮。至於白麵包(小麥麵粉所製),已經算是一種非常講究的食物,大部分農民可能一輩子都沒吃過。

這種在平民間流行的黑色圓形大麵包,因為用了不同的麵粉或發酵粉,質量參差不齊,反倒易於儲存,可以放上一周甚至更長時間。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它們吃起來一般都不會太新鮮。

不過沒關係,老百姓還是很有智慧的。在吃的時候,人們通常會用麵包蘸湯,這樣不僅抵消了一些不新鮮的味道,還能把盤子擦得乾乾淨淨。慢慢的,經過時間的演變,如今這已成了正宗的法國甚至全歐洲的吃法。所以,別看擦盤子動作很小,但卻透出了大學問。

在國外旅行,饅頭通常是吃不上的,但是大餅卻非常常見。大餅也是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食物啊。比如過年的時候,有的地方就講究”二十三,烙火燒”。

2013年我的第一次環球旅行是從印度開始的。印度人常說自己的生活必需品是“roti, kapra aur makan”,即“大餅,布料和眾議院”。民以食為天,大餅排第一。首先說一點,印度飛餅在印度可沒有,那是印度裔人在南洋,結合本地特點在海外創造出來的,就像在海南並沒有海南雞飯,而是被新加坡人發明創造的。

在穿行印度時,餐廳裡最常見的大餅是chapati(恰帕提)。這種大餅用一種叫atta的麵粉製作,在印度商店隨處有售。和好面,可加鹽也可以不加,直接用手把麵團拍成圓餅狀,然後放到不加油的平底鍋上烤。烤熟後的chapati很薄,分兩層,中間鼓起。用手撕開新鮮的烤餅,蘸著香噴噴的咖喱吃。在馬來西亞,這是一種流行的家庭早餐,因為製作起來實在簡單快捷。

我在印度西北部的塔爾大沙漠裡露營,當地人就地生火,架上平底鍋,和面拍餅烤製,半熟時直接扔到火堆旁邊繼續烤,吃的時候也顧不得髒淨了。

烙餅現場,沙漠裡的一顆大樹下,不能在意衛生了,有得吃就不錯了。

在印度餐廳,另一種常見的與咖喱菜肴相配的烤餅是Naan,翻譯為“饢”。Naan要比chapati大,也厚得多。形狀看起來和新疆的饢並無二致,只不過烤製方法不一樣。新疆的饢是用囊坑烤製,而印度的Naan通常是在火爐、鐵板上烤製的。

實際上Naan和饢的發音都來自波斯語,是中亞和南亞的主食之一。不僅是新疆和印度,在伊朗、阿富汗、尼泊爾、孟加拉和阿拉伯地區都有各式各樣的饢。這些地區自古通商,文化上有相似性,飲食上自然會互相影響。

在伊朗、黎巴嫩、約旦和埃及這樣的阿拉伯國家吃飯,飯店的侍者也會先給你上一份大餅子。這份大餅完全免費,吃完可以再添。在伊朗旅行過的幾個城市,大餅店隨處可見。在亞茲德老城內,我見到一個少年騎著自行車,頭頂十幾張饢,跟雜技演員似的穿街而過。

德黑蘭的地鐵裡,也經常可以看到普通百姓拎著一塑膠袋大餅。我住的旅館樓下就是一個大餅店,門口懸掛大餅,以示新鮮。這家店的大餅是用類似饢坑的烤窯烤製的,烤窯內烈火熊熊。店家會用長柄木鍁將餅皮放到窯內,不時翻邊,再將烤好的拿出來銷售。

在黎巴嫩,有種特色大餅,普通餅皮上會放滿香料。只是那香料我實在接受不了,就像西方人嘗試中國中藥一樣,隻覺得味道太濃,又苦。

而到了約旦佩特拉遺址旁邊的Wadi Musa小鎮,我見到了一個製作大餅的小型工廠。大餅是在房內烤製,然後用一個馬達帶動的傳送帶,將大餅從屋內傳到屋外。大餅從牆壁上往下掉落時,仿佛“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出現在眼前了。佩特拉古城太大,需要自帶乾糧,沒有什麽比這些大餅更合適了。

從約旦跨過紅海,再越過蘇伊士運河,來到了埃及的開羅。這裡是麵包的發源地,但是,這裡的江山,還是大餅的。那是埃及老百姓不可或缺的基本食物。街頭上到處都是躲著汽車,向行人叫賣,頭頂一摞大餅的小販。這種大餅把麵粉發酵後加玉米粉烤製,阿拉伯人稱之為埃食(Aish),意思是“日子”。“埃食”極其便宜,1埃鎊大約是1塊人民幣,可以買四五張。

這種埃食通常會加一些糠,然後把面餅送到被火焰炙烤的窯爐內。不一會,一個鼓起肚子的Aish就出爐了。這種簡單粗暴的麵包,埃及人冠以”過日子“的名頭,足見其重要性。當埃及人日子不好過時,他們會說KL EL AISH MURR 意思是 “麵包是苦的”。

我們都知道,埃及人這幾年的日子不好過。失業率高居不下,經濟機會匱乏,官僚貪腐嚴重,婚姻成本昂貴,就連食品也在漲價。不過,Aish卻神奇的被排除在漲價行列之外。

埃及是世界上麵包和小麥進口量最大的國家,因為尼羅河流域的小麥遠遠不夠烤製出埃及人每天食用的麵包,而政府每年要花費35億美元來補貼Aish。事實上,這種補貼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開始了,目的就是讓市場上的Aish能夠穩定在低廉價位上。

廉價麵包被認為是8000萬埃及人的人權。”麵包、自由和正義“,是埃及半個世紀以來民眾的呼聲和社會動蕩的起源。政府也發現 :從安瓦爾·薩達特總統試圖在1977年取消麵包補貼的嘗試開始,到2007年的食品價格膨脹,再到2008年前總統穆巴拉克的下台。埃及人如果吃不上Aish,就會鬧事。

我從埃及再往東,進入了東非的坦尚尼亞,那裡有處在印度洋上桑給巴爾島,島上有非洲裔黑人、阿拉伯後裔和印度後裔,且90%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我在島上的石頭城裡,就見到有一些婦女蹲守在家門口,一個爐子,一口平底鍋,用手拍成餅子放到鍋裡烤,這就是印度的chapati。

而在歐洲和美洲,因為有大量移民,超市裡都會售賣類似大餅的餅皮,回去加熱食用。我們在中美洲的危地馬拉,房東媽媽就用一張超市買來的面餅,放在平底鍋鍋上烤,熱了以後再放入一塊芝士,像包餃子一樣將餅皮合攏,就成了美味的早餐。我們給取名叫“危地馬拉餃子”,也依瓢畫葫蘆,用這種方法做早餐吃。

在西方世界最為流行的大餅,莫過於Kebap,也就是土耳其肉夾饃。烤肉夾入剛出爐的面餅內,再配上菜葉、西紅柿、黃瓜丁和洋蔥粒,配上辣醬。這種由土耳其移民帶到柏林的食物,算是阿拉伯大餅的豪華加強版,讓孤零零的大餅過起了有滋有味的生活。

而在希臘,則有著名的souvlaki,做法類似Kebap,面餅夾肉,有配菜,是希臘人最常見的街頭小吃。這種肉夾饃發音像“蘇格拉底”,所以我記得很清楚,一餓就想吃“蘇格拉底”。

我一直引以為憾的是:在中國有肉夾饃,有春餅。但在發展勢頭上,都不能撼動Kebap的地位。

2011年,來自洛陽孟津的謝雲峰,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旁邊推起小車,做起了肉夾饃和涼皮的生意。2013年因為媒體報導,“洛陽大叔”走紅,據說也推動了哥大外面的中餐發展。我希望在他的推動下,能讓“肉夾饃”這一我最喜歡的食物走向國際,有朝一日超過Kebap。

我一直引以為憾的是:在中國有肉夾饃,有春餅。但在發展勢頭上,都不能撼動Kebap的地位。

講述者:Yang。早年曾在媒體工作,自2013年起辭職旅行。至今已走遍世界43個國家。

講述你對世界的深度見解,請關注公眾號:東西(ID: dongxi99),在後台回復數字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