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春的氣候與習俗,可不只是春天開始那麽簡單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先民制定出來的,按照時間的順序指導生產生活的這樣一套系統,但它最早其實是來自於先民們對於氣候和季節變化的感知。先民們觀察日出日落寒暑交替,逐漸的才有了時間的觀念。氣象炎熱的時候和氣象寒冷的時候,當然對應著夏天和冬天,然後在夏天和冬天之間逐漸地又加入了春和秋,作為過渡。這是人們最早對於時間的觀念的形成。那麽從什麽時候開始進入一個季節呢?這就需要有一個開始的標誌。立春以及立冬立夏立秋這些節氣就是這麽來的。所以立春的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的解釋就是“建始也”,開始的意思。

立春是春季的開始,現在人們一般也把立春視作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1個節氣,而在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其實是把冬至當做節氣的開始的。立春的時間是每年陽歷的2月4號前後,當太陽達到黃經315度的時候就是立春了。

一、立春的三候

立春作為一個節氣,首先它是一種對於自然氣候的記錄,古人在二十四節氣之外,實際上還有七十二候的說法,也就是把每一個節氣的這15天再等分為三份,用三種常見的自然或人文現象,去進一步詳細地描述這個節氣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三候。每個節氣都有它的三候,立春的三候是“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古人用這三種自然現象和動物的反應來描繪立春節氣的景象。

一候東風解凍,二十四節氣主要是適用於我國古代黃河中下遊的氣候情況,在這片區域冬季主要是盛行北風的。那麽進入春季之後,古人敏銳地感受到了風向以及氣溫的變化。隨著風向的變化,氣溫開始逐漸回暖,這是春季開始的信號。

二候蟄蟲始振和三候魚陟負冰,都是隨著氣溫的升高動物們各自的反應。冬眠於泥土當中的昆蟲,感受到了溫度的變化,開始有所活動,但此時的溫度,又還不足以讓它們從地底鑽出來,所以叫作始振。而隨著溫度的升高,河面的冰開始融化,河中的魚開始浮上水面。因為水中還有很多碎冰,古人看到就好像魚在馱著冰塊遊動一樣,所以叫作負冰。總之,這些自然現象都表明,春天真的已經很近了。

二、立春的習俗

二十四節氣主要是反映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氣候狀況,但是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對我國古代各個地域的人民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各地的氣候有所不同,那麽對於立春這個節點的慶祝方式,也就產生了很多地方性的變化,從而有了各自不同的立春的習俗。在這裡,咱們就選流傳範圍比較廣的幾個,跟大家聊一聊。

首先最常見的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立春的習俗,應當算是打春牛。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牛在中國古代社會是特別重要的一種家畜。立春之後很快就要進入春播,也就到了需要耕牛出力的時候,打春牛也是為了讓耕牛振奮精神、打掉惰性的一種儀式,同時也包含著先民們對豐收的祈禱。

打春牛的習俗歷史非常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時期。據《周禮》記載,每年立春時節,周天子要率領三公九卿諸侯等前往東郊舉行迎春儀式。在儀式上的供桌上,要擺放一頭塑好的土牛,然後由主持祭祀的官員執鞭抽打土牛,這便是最早的打春牛的儀式。打春牛的儀式從西周開始,在古代中國各個朝代的官方迎春儀式中都有出現,並且也逐漸地擴散到民間,形式也變得更為熱鬧和靈活。比如被鞭打的春牛,就從最早的土牛變成了後來的紙牛,即用木條編織框架再貼上彩紙做成。春牛的形製也被人們附麗了更多美好的願望,比如牛的四肢代表一年四季,牛的尾巴要有一尺二寸,代表一年十二個月,牛的肚子裡要塞滿五穀,這樣人們鞭打春牛的時候,五穀就會流淌出來,預示著五穀豐登。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打春牛的同時,又衍生出了“戴春”“咬春”等民間習俗。戴春是指立春時節,人們要頭戴或穿戴一些特別的配飾的習俗。至於具體用什麽配飾,各地就有比較大的差異了。比如在河南,流行給小孩“戴春雞”,也就是製作布藝的公雞布偶戴在小孩的頭上。因為雞與“吉”諧音,所以“戴春雞”有祈求新春吉祥的意思。而在陝西的一些地方,則流行“戴春燕”,也就是用彩綢縫成燕子,然後戴在胸前。燕子是候鳥,每年春季飛回北方,被人們認為是報春的使者,也有著吉祥如意的意思。

而“咬春”主要是立春時節一些特定的飲食習俗,比較常見的有春餅和春卷兩類,具體的做法依各地風俗物產不同而有所區別。基本上說,春餅就是用一張小薄餅將各種時令的蔬菜,比如菠菜、韭菜、豆芽、蘿卜等等,卷起來蘸醬吃;而春卷則更複雜,要將時令蔬菜卷起後再油炸至金黃食用。不論具體做法,咬春這種習俗其實跟古老的嘗新、薦新習俗是有一定聯繫的。春天萬物復甦,一些蔬菜開始長出嫩芽,所以春季會有嘗新,也就是食用新鮮農作物的儀式,這也是古人祈求豐收儀式的一種。

文史君說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季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諸多的習俗,其實也都是勤勞的中國人對豐收的一種祈盼。

參考文獻

邱炳軍:《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年版。

宋敬東:《中華傳統二十四節氣知識》,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鳴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账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