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朝官員普遍坐轎子出行?其實三品京官都坐不起

我們在電視劇上,經常看到官員和富人坐轎子出行。轎子確實是古代常見的交通工具,不過,有錢有勢就能天天坐轎子外出嗎?

從小編查找的一些史料來看,實際情況並非完全如此。

清朝對於官員和平民乘坐轎子,設定了明確的等級。比如,京官三品以上,“輿頂用銀,蓋帷用皂”,“在京輿夫四人,出京八人”。地方總督、巡撫,可以用八名轎夫。

1906年,北京的轎子。

清朝前期,官員大多乘轎子上朝。乾隆時期名將福康安每次出行都坐轎,“須用轎夫三十六名,輪替值役”。這個排場還是很大的。

但是,到清朝中後期,也就是乾隆、嘉慶交替之際,京城官員越來越多地放棄轎子,改坐馬車。到了同治年間,“京堂三品以下無乘轎者,以轎須歲費千金,一品大員始有多金可雇轎役也”。

1906年,北京的馬車。

那時候沒有“公轎”的待遇,養轎子的費用要自己承擔。養一頂轎子一年需要一千兩銀子,三品以下官員出不起這個錢。

京官的收入由俸祿、養廉銀以及下屬孝敬的“冰敬”“炭敬”等組成,一般來說夠養活一家人,卻算不上寬裕。

晚清官員李慈銘曾說:“京官貧不能自存,逢一外吏入都,皆考論年世鄉誼,曲計攀援。”京官不比地方官,地方官可以從徵收的錢糧雜稅中做手腳,收入很可觀。

晚清北京的官轎。

為什麽養一頂轎子一年要花費一千兩白銀呢?錢主要花在轎夫身上。三品官乘用四人抬轎子,他出行的隊伍是:八名轎夫和一輛馬車,四人抬轎,另外四人坐馬車跟隨,等走了一定路程轎夫倒班。

因此,四人抬的轎子並不是雇四個轎夫那麽簡單。相反,坐車則是成本低、效率高。清朝中期出現一種“後檔車”,“辟門於車旁,移輪軸與車後”,這樣“乘坐安適”,只需要一車一馬一馬夫就夠了。更重要的是,馬車比抬轎走得更遠、更快。

晚清北京官用馬車。

所以,“光、宣間,貴人皆乘馬車矣”,就連皇家的王公勳戚,也有很多人乘坐後檔車。

至於平民,雖然也可以按規製乘坐“黑油、齊頭、平頂、皂幔”的轎子,但除了富豪家庭,一般很少擁有轎子,需要用時,以租為主。

晚清的騾轎。

普通人家用驢車、騾車,這是廣為人知的。其實北方民間也常用“騾轎”,又稱“馱轎”。騾轎是“以二長杠架於前後二騾之背,杠上置轎,頗寬大,可坐臥其中,並略載行李。其行較轎車為靜穩,而次於人所舁之轎”。

騾轎的使用比人抬轎更普遍,到民國時期還留下很多影像記錄,但不知何故現在已很少被人提及。

參考資料:徐珂《清稗類鈔·舟車類》,林永匡、王熹《清代社會生活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