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探秘李想首次直播:如何做到還有 36 個月現金流

疫情之下汽車行業現金流吃緊,各種雲賣車層出不窮,對於新造車企業來說更是困難重重,加大車輛銷售成了回血的重要手段。

看到李想要在雪球網直播,第一反應是李想也要直播賣車了?進了直播間發現不是,看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得出一句話「李想依舊是那個 80 後的大男孩」。對於自己認可的企業不會吝嗇溢美之詞,對於守舊古板也會毫不留情。

理想汽車是李想個人的第三次創業,所以理想汽車可以說是凝聚了他心力的一家企業,那麽打造出來的產品必須能夠得到他的認可,網上很多人對李想的評價是懂車的、專業的。

那麽這一場直播,播出了李想怎樣的造車理念呢?

一個半小時直播精華

理想汽車算是新造車裡比較低調的企業了,2015 年成立至今,除了常規融資、建廠、發布會等新聞,很少可以看到有其他的了,哪怕是負面的也幾乎很少,這群工程師還是不擅長製造話題。隨著理想 ONE 的交付,必要的市場行為還是不能少的,在一個遊戲裡就要遵守遊戲規則,工程師也不例外。

所以這次雪球發起的直播看似簡單輕鬆,但處處能夠看到乾貨,便於理解,我們梳理了直播內容裡李想對汽車市場的一些觀點,內容很多,但卻值得思考。

1、汽車行業往後的變化可能在於軟硬體的深度結合,單純的硬體差異化將很難再有突破,給硬體賦予軟體化、智能化的靈魂是未來追求變化的核心,對智能化的需求包含軟體,和這些軟體裡所承載的內容,包括音頻、地圖、導航、通訊,它要跟車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基本的需求。

2、李想認為智能汽車應該具備生命力和消費者共同成長(OTA),並不是裝個大屏就是智能汽車;實現現在的輔助駕駛未來的自動駕駛,和實現車內娛樂的全應用,這才是消費者最本質的需求。

對於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關係,李想說,消費者想要的是智能手機,不是觸屏手機。只是觸屏實現智能更方便。李想認為並不只電動車可以更智能,同樣燃油車也可以,只是在技術上電動車更具優勢。

電驅動給新興造車一個和有著多年歷史沉澱的傳統車企同步競爭的機會,在電動車領域,無論是新興造車企業還是傳統燃油車企業,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3、電驅動是好東西,但電池技術與充電速度,還不能匹配實際需求,現在包括用超充,換電以及加電都是在解決電池帶來的續航問題,而且行業也在加速解決。

4、李想認為到 2030 年,會普及使用電驅動的車輛,只是電驅動背後的能源供給還是分為兩種路線,一種是混動的路線,一種是純電的路線,這兩種路線會長期的共同存在。

5、未來幾年最重要的是把輔助駕駛做好,讓輔助駕駛能夠和人類配合之中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到 2025 年左右,特定場景的自動駕駛就會開放,全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基本需要 2030 年,需要 100 億英裡真實車的訓練才能做到。

6、未來自動駕駛會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像蘋果一樣擁有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不會像安卓一樣開放,因為涉及生命安全,廠商必須對用戶的安全承擔責任。另一種就是平台型,當然這個平台型會是軟硬結合的,就像「英特爾+微軟」,終端廠商更像是代工廠。

7、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本質還是有區別的,在 L2 級別汽車基礎是感知和控制的技術延展,很多廠商都能先後實現,但到更高級別涉及深度網絡神經級別,很多廠商就會被刷掉。李想猜測 2030 年以後自動駕駛時代可能剩下的大概就 5 到 10 家,前面 5 家佔了 80-90% 的市場份額。

8、對於實現自動駕駛後的汽車公司商業模式,就兩種方式,一種是賣車,送司機,司機當服務費來收。一種是賣司機,車當服務費來收。

9、李想認為目前大部分汽車廠商最大的問題是戰略層面的,多產品戰略,靠規模降低成本的模式會有瓶頸。做少數極致產品產生品牌溢價,其實才能產生利潤。

10、李想稱讚特斯拉是最像蘋果的公司,除了 Elon 本身性格會帶來核心人員流失外,特斯拉都無懈可擊,特斯拉每一步的戰略都非常清晰,通過第一代產品,掌握開發終端的能力;通過第二代產品做到所有硬體系統的集成,同時還開發了自己的實時作業系統;第三代產品推出的時候,開發了自己芯片,這是打造超級終端能力的體現。

11、在智能汽車領域,特斯拉未來一家拿到 20-30% 的市場份額問題不大。拉長時間的角度看,年銷量達到 500 萬輛到 1000 萬輛沒問題,如果沒有疫情的話,特斯拉的毛利率會很快接近保時捷,測算特斯拉國內 Model 3 的毛利率已經能做到 30%,甚至超過 30%。後來李想在微博中還補充道,特斯拉的市場及管理費用大概是 9%,研發費用大概是 6%,根據 2019 年的財報,不考慮資本在內的成本,所以有 15% 以上的稅前淨利,是主流汽車集團 5% 淨利的三倍。

12、在未來智能汽車產業鏈裡,會在三個方面會存在千億美金級別的機會,一個是電池、第二個是智能座艙、第三個是自動駕駛。

13、特斯拉國產對新造車並不只是壞的影響,同時也會促進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它倒逼國內的企業認真做 C 端的用戶,認真做產品。短期看有壓力,長期看還是利好。市場不大你也賣不多車。

14、增程會是理想汽車的長期方案,當然也會在未來推出純電產品,目前現金流夠花 36 個月,並且最近的一次 5 億美金融資還一分沒動。理想有一半的錢放在了研發上,有 30% 的錢建設了工廠,只有不到 20% 的錢花在人員和行銷上。

15、李想確認了自研作業系統的事,命名為 LI OS,並會在今年下半年發布,會運用到下一款產品上。

理想的造車思路

李想還是比較耿直的性情中人,在直播中對特斯拉的讚賞不斷,而理想的造車思路不乏特斯拉的影子,總結下來就是「分階段解決實際需求」,其實所謂的造車思路都是大同小異,但最難能可貴的是李想對特定階段的理解。

從用戶需求,自動駕駛、汽車產品這三個角度來看,用戶需求的本質是什麽,並不是我們老生長談的環境問題,而是出行時承載自己的特定工具,所以本質上燃油車和電動汽車都能實現這一目標,這個世界上有個叫智能科技的東西,他運用在汽車上不僅可以提升出行效率,還可以帶來精神娛樂追求。

所以在上層戰略上必須要有清晰的目標和可執行的方案,實現全自動駕駛是全行業的目標,那麽怎麽執行就相當重要。

首先說智能化。

一個車發展的終局會是一個超級終端,也會是一個超級空間,那麽實現過一過程需要的階段目標就非常重要,特斯拉非常清晰,我們可以看特斯拉三代產品,每一個步驟走得非常清楚。

通過第一代產品,掌握了開發終端的能力;通過第二代產品做到了所有硬體的系統集成,當然芯片還不是自己生產,但自動駕駛的實時作業系統已經實現自有,也才有助於後面快速的切到自己的 FSD 上;第三代產品推出的時候,特斯拉也量產了 FSD 芯片。

三者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未來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所以理想 ONE 實現的就是第一步目標,掌握終端製造能力,理想也透露了自己在研發自動駕駛作業系統命名 LI OS,注意不是車機娛樂系統,2020 年下半年發布,下一款產品上應用。

雖然對於芯片李想並沒有說是否會自研,但到了芯片層面也需要時間去沉澱。實現這一目標特斯拉也用了快十年了。

這是整個車實現智能化的步驟,而實時讓消費者體驗都不同階段的功能也很重要,這就是李想說的智能汽車與消費者共同成長,所以發展極致的輔助駕駛尤為重要。

其次談產品。

車輛本身是「智能化」的載體,所以產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想選擇增程式這個細分品類切入市場,在純電風靡的 2015 年李想這個選擇是大膽的,但現在看來似乎有非常符合需求。

理想 ONE 是新造車頭部裡面交付最晚的,但本以為會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如果以理想交付的時間截至目前的數據,理想汽車 4 個月超 4000 輛的成績並沒有落後,而且理想 ONE 還有近萬輛以上的訂單等著交付。

理想 ONE 都賣到了黑龍江、內蒙古、雲南、海南,看看這些地區,不知道的以為是做極限測試呢!這就是理想增程式的好處,不怕極高、極低氣溫。

增程式是電動化階段的產物,我個人也認為它現階段存在的需求,電池技術目前沒有辦法做到突破性進步,而充電、換電等模式沒有辦法大規模鋪開,純電就具有局限性。

而理想在送牌的情況下,不用在意裡程焦慮,而且李想自己也說這只是階段性的解決方案,未來在某個時段一定會介入純電,而且根據理想現在的銷量以及訂單數證明這個策略並無不妥。這也是李想說理想 ONE 會成為街車自信的來源吧!

最後,關於產品戰略。

說到這一點,就要說直播是李想對傳統廠商的「吐槽」了,李想覺得產品戰略上,大部分廠商都是有問題的,像諾基亞那樣,一年推出幾百款手機,靠規模產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瓶頸。把少數產品做到極致,產生品牌溢價,才能產生利潤。

李想舉了奔馳、寶馬、奧迪相互競爭的例子,寶馬的 3 系、5 系、7 系、X3、X5、X7 這六款車,基本上佔了他 80% 的收入 90% 以上的利潤。在過去,汽車廠商上百年的發展,建立了非常高的壁壘,造成了廠商之間競爭,很多時候是無腦競爭。

奔馳出 CLS,寶馬就要出一個 6 系;寶馬出一個 4 門轎跑的,奧迪跟著出一個 A5 四門的產品。你會發現他們出了很多全新的車型,但是大多數車型在中國路上根本見不著,但是每研發一個車型都是幾億美金,每一個車型還要花很多的市場費用。

像奔馳、寶馬、奧迪、大眾這樣的企業,很多時候他們的車型砍掉 2/3,利潤可以翻一倍,銷量不會有任何的下降。

這一點我不太認同,第一如果沒有這些車企的競爭市場不會成長的這麽快,第二車企不想手機一款落後可能半年或者一年後的新款就可以翻盤,但汽車不一樣,單價高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留存比較長,一旦落後想彌補回來太難。但車海戰術我也不讚同,雖然寶馬、奧迪延伸會有其它產品,但 3 系等走量產品企業重來就沒有輕視過。

李想一看就是「果粉」,三句話不離蘋果公司,當然像這樣的企業的確值得學習,不過就李想的表述來看,理想的產品應該會在 2-3 款。

超強的組織運營能力

在外界看來,李想頭頂光環,作為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又在圈內有眾多人脈,融資應該是水到渠成,但這次直播應該也是李想第一次向外界透漏,其實理想汽車成立至今融資一直不是順利的,錯過了 2104 年最佳的融資窗口,意味著理想拿到百億級融資並不容易。

也就是這樣的原因,李想對每一分錢都要求必須花在刀刃上,保持健康的現金流才是正確的做法,按李想的話說,要想在今天創業成功,本質上要求每一個 CEO 必須是一個專業的 CEO,而且在整個行業認知能力要是最強的,最深的,得是不停根據市場去深入變化的。

在整個戰略能力,包括用戶的定位,整個節奏的把控,目標的設定,運營策略,都是做得最好的。

到了具體的業務上,業務架構設計,業務系統的對應,還有運營能力,以及整個組織能力都要完全掌控。如何能夠做到責任服從於整個業務架構,功能服務於責任架構,績效體系能夠支撐是企業運行的關鍵。

這都是要經過精密計算的,就比如財務方面,很多公司最容易出問題的也在財務方面,能不能精確的做出來自己的預算,這個預算對應出來整個現金流量是如何控制的,損益如何反映最真實的經營,而不是做任何短期的掩蓋,這是一個完整的經營系統。

從這裡可以看出理想整個企業文化的嚴謹,要知道公司越大,自上而下的管理會越難,設計出一套系統的運營架構,把每個人放進去做該做的事,亂花錢的現象就不易出現。

此前李想也在微博表示目前理想的現金流還夠用 36 個月,而且最近的一次 5 億美元融資基本沒有動,這應該是新造車裡面現金流保持最健康的之一了吧。

寫在最後:

從目前公布的銷量和訂單數來看,增程式電動車作為階段性解決方案的一種,存在真實需求,並且長期看來,理想會保持增程產品的服役。

深層次理解用戶本質需求,是理想這家企業做的,李想也說好的創業者、CEO 是不管外界多麽紛雜,他都能擁有看清本質的能力。所以達到終極目標,也一定要解決眼前需求。

理想下一款車型將配備自研的自動駕駛作業系統 LI OS,系統或將下半年發布。理想 ONE 也會在玩些時候迎來改款。

增程式會是理想汽車長期的品類,未來也會介入純電。

撰文:德鹵

編輯:大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