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影評 | 文藝片的“精神股東”們去哪了?


1905電影網專稿 今年暑期檔,一大批商業片在觀眾們的自發吆喝下,票房一路水漲船高,他們在各大平台上為電影熱情宣傳,其戰鬥力之強,之持久,令行業震驚,這些觀眾自稱為電影的“精神股東”。



但當文藝片上映後,“精神股東”們卻不見了。影片表現票房低迷,排片墊底,觀眾們也是興致怏怏。



一邊是商業片“精神股東”為熱愛買單,另一邊是文藝片“精神股東”缺席。相比商業片的一呼百應,文藝片為何遲遲沒有找到自己的“精神股東”?


1

拒絕“錯位”的宣發


文藝片的宣發,需要符合電影的主題,才會獲得觀眾的認可;宣傳的錯位,造成觀眾心裡的落差,往往會獲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像是阿彼察邦導演的《記憶》,宣傳說來影院如果你看不懂那就看不懂;如果你想睡覺,那麽久在影院裡睡個安穩覺。不必強迫自己看懂,過程的感受更為重要。這樣的行銷,沒有脫離電影,也沒有背離電影的主題;不僅表達了創作者的初衷,也符合了觀眾的期待



但是文藝片的拍攝也面臨越來越高的成本,製作方也會考慮到票房的產出,因此在電影的宣發上就按照傳統的商業電影的思路進行,最終造成了宣傳的錯位。



《燃冬》《地球最後的夜晚》,定檔在情人節和跨年夜,在宣發中也著重強調了愛情和浪漫的特質,讓觀眾們覺得會是一部適合很情侶們一起觀看愛情片,但它們其實都是披著商業類型片的文藝片,這就是一種宣發的錯位。



文藝片按照商業片的宣發的路徑來進行宣傳的,最終取得的效果是不達預期的。因為文藝片沒有商業片般明確的“爽點”,但當按照商業片的特質去宣發,觀眾到電影院發現與預期不符時,難免會讓觀眾引起的不適。


2

找對文藝片的“破局”之路


中國文藝片的閱聽人大概在300萬左右,無論是在北京電影節還是上海電影節,許多優秀的文藝電影,只要一開票,“影迷候鳥”就會跨越城市,去追這部影片。但是當影片真正上映,票房卻都不如人意。那麽文藝片應當如何突破現在的困境呢?


 

首先是宣發上,要做好一個橋梁和翻譯的工作。作為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橋梁,宣發需要降低觀眾的一個觀影門檻,以及做好對文藝片的面向普通觀眾的一個翻譯工作。文藝片的宣發之路,不能一味的參照商業片的模式,更多的應該根據影片本身的特質進行宣發,這樣才能真正的吸引觀眾。



其次在發行方式上,商業片與文藝片的排片存在巨大的差異,商業大片在一上映就會搶佔大量的排片,而文藝片上映,影院考慮到上座率,並不會給到太多的排片,但是一部優秀的文藝片經過不斷的發酵,才會獲得更多的關注,當觀眾們想去看的時候,已經沒有合適的排片了。


所以傳統的全院線統一發行方式,已經不適應廣大觀眾日益個性化的觀影需求和多樣化的創作格局,我們必須在分眾化分線型的,差異化發行放映方式上實現突破,尤其是文藝片需要長線放映的形式。



但是在我們電影市場存在一個問題是並沒有足夠的市場空間留給文藝片進行長線放映。我們有著一個全球最大規模的放映市場,但是放映空間比較狹窄和放映內容也比較同質化。


現在如果可以給一些小眾的文藝片,包括中小成本的影片放映空間,影院能夠讓文藝片可以長線放映,那麽就會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去觀看文藝片。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我們的電影行業已經出現了不少的優秀文藝片的創作者,也有了很大一部分成熟的文藝片的觀眾群體。然而文藝片現在還需要做好更多在宣發以及發行上的革新,讓創作者和觀眾能夠在觀影中找到彼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