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IPO重點關注哪些問題?權威報告框定5個重點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上市銀行分析報告2019》,報告總結披露了2018年上市銀行各項資產負債和風險指標,並對上市銀行的公司治理、業務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2018年,我國上市銀行共有48家,包括大型銀行6家、股份製銀行9家、城商行23家、農商行10家。其中5家大型商業銀行、4家股份製銀行和2家城市商業銀行在A股和H股均實現上市;21家銀行僅在A股上市,16家銀行僅在H股上市。

截至2018年末,上市銀行資產規模178.67兆,貸款餘額95.12兆,存款餘額122.5兆,分別佔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貸款餘額、存款餘額的85.1%、73.93%、75.51%;全年實現淨利潤1.63兆元,為我國商業銀行貢獻了87.84%的淨利潤。

2018年,這些上市銀行在規模維度上,資產負債規模平穩增長,部分銀行主動“縮表”;在結構維度上,信貸資產佔比提升,同業負債佔比下降;效益維度上,成本收入比和資本回報率有所下降,人均創收創利水準提升;在風險維度上,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一升一降”,但個體呈現分化,撥備力度加大,資本充足率提高。

部分銀行主動“縮表”

2018年,資產和負債規模總體平穩增長,部分銀行主動“縮表”。從資產規模來看,上市銀行資產總計178.67兆,同比增速6.46%。從不同類型銀行上看,大型銀行資產總計為113.85兆,同比增速為6.61%;上市股份行資產總計43.91兆,同比增速5.02%;上市城商行資產總計17.88兆,同比增速9.08%;上市農商行資產總計3.03兆,同比增速6.71%。

大型銀行和上市股份行資產和負債規模增速均保持在10%以內,個體差異不大。部分銀行由於前期資產負債錯配較為嚴重,在監管對銀行流動性管理約束增強、資管新規對銀行表外業務限制加大的環境下,只能通過“縮表”確保銀行各項考核達標,降低對銀行未來盈利能力的不利影響。

從信貸投放來看,2018年上市銀行的信貸投放保持著強勁增長,上市銀行發放貸款共計95.12兆,同比增速為11.72%。其中上市城商行發放貸款同比增速最高達23.03%,共計7.52兆。2018年受各項政策及監管引導,上市銀行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表外資產回歸表內,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

存款方面,2018年上市銀行存款總計122.5兆,同比增速8.57%,較上年提高1.76個百分點。受益於各家上市銀行對零售金融戰略的重視,推出以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為代表性的產品,打響“存款保衛戰”,再加上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房地產市場限購、股市低迷等外部因素影響,上市銀行存款增速有所回升。

風險總體可控,不良“一升一降”

報告顯示,2018年上市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共計1.43兆,同比增速為8.38%,較上年提升3.83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上市城商行不良貸款餘額總計1073億元,同比增速為32.71%,大型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總計9023億元,同比增速為4.93%,上市股份行和上市農商行不良貸款餘額增速較快。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蘇農銀行和九台農商行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有所減少。

2018年,上市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51%,較上年下降0.04個百分點。分類型看,上市農商行平均不良貸款率最低,為1.39%;上市股份行平均不良貸款率最高,為1.67%;大型銀行和上市城商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46%和1.43%。大型銀行、上市股份行和上市農商行平均不良貸款率較上年分別下降0.05個百分點,0.04個百分點,0.06個百分點

對於不良“一升一降”的原因,報告指出,2018年上市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增速加快的原因在於:一是以公司債和企業債為主的債市信用風險開始暴露;二是對不良貸款的認定更加嚴格,不少銀行將大量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人不良貸款的統計口徑。2018年,上市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加大,積極運用市場化債轉股、不良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化解風險,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

2018年,上市銀行對不良貸款的認定更加嚴格,撥備力度加大,風險抵補能力增強。上市銀行平均撥備覆蓋率為238.49%,較上年提高12.5個百分點。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3.65%,較上年提升0.60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4%,較上年提升0.27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04%,較上年提升0.23個百分點。2018年以來,監管部門明確支持商業銀行探索資本工具創新,利用永續債等方式拓展資本工具發行渠道。上市銀行為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應對不良資產核銷、表外資產回表等挑戰,採用多種渠道及時補充資本金。

銀行IPO應做好五大準備

2018年以來,銀行登陸資本市場熱情不減,上市不僅可以一次性募集大量資本,直接提高資本充足率,而且可以形成良性的資本補充機制,為銀行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本金來源。上市後,商業銀行也在積極拓展資本補充模式,強化資本管理,聚焦定增、優先股、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其他融資工具。

報告指出,上市後積極拓展新路,擁抱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成為許多商業銀行的共同選擇。這一方面是因為確有轉型的必要和轉型的條件,另一方面也是“市值管理”的需要。如在2018年9月26日登陸上交所主機板的長沙銀行,上市後也將更多精力投向了消費金融板塊。

報告對銀行上市過程中監管的關注點進行了分析,指出銀行IPO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做準備:

一是財務數據真實準確,適用會計準則正確,各類財務指標彼此匹配,不能出現衝突。

二是要符合經營獨立性,存在同業競爭的應當及時處理;存在關聯交易的,要著重解釋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定價的公允性,避免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問題。

三是要證明具備持續盈利能力。特別是能夠說明在監管加強、房地產行業下滑、資管新規、互聯網金融衝擊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盈利態勢,使投資人利益得到保障。

四是合法合規。商業銀行受到行政處罰的,應當由處罰其機構出具“不屬於重大違法違規”的說明,否則在36個月內將難以過會。

五是募集資金投向用途合理。如果僅說補充流動資金,可能會被質疑。需要製訂比較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

報告指出,這五點既是IPO審核的原則性框架,又是商業銀行在境內上市時,不得不面對的五道坎。闖過去,就可能獲得較好的融資條件和發展契機。

報告就審核中常見的有關經營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從2019年的情況看,發審委在進行審核時,通常會關注以下問題:

一是不良貸款餘額上升的問題;

二是貸款資金主要流向的問題;

三是流動性風險及其緩釋措施問題;

四是上市前的融資與股份轉讓;

五是監管趨嚴如何應對的問題。

理財子公司成銀行開展理財業務主流模式

理財子公司是我國商業銀行實現理財業務拓展的新模式,它將銀行的理財業務剝離出來,獨立開展理財業務,隔離了銀行表外理財業務和表內業務各自的風險,有利於剛性兌付向淨值化轉型。銀行理財子公司審批速度之快,注冊資本規模之大以及獲得了公募業務和私募業務“雙牌照”,都遠遠超過了市場預期,對基金業、信託業,甚至是保險業和債市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截至2019年4月30日,一共有上市銀行48家(11家A+H股,21家A股,16家H股),其中有近30家的理財子公司已經公告設立或在籌建過程中,理財子公司有望在2019年底陸續開業,這也將成為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主流模式。但是在萌芽發展期都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改進。此外,理財子公司發展初期都在粗放式地擴張,佔領市場,而沒有進行長期的發展定位。

報告指出,由於現有大型銀行和大的股份製銀行,以及一些有實力的城商行都已經建立理財子公司,相對來說,這些上市銀行的資金、技術、客戶資源等實力都比較強,將很快佔領大部分市場,所以即使有其他新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也將面臨成本巨大而份額較小的困境,所以新進入者的威脅不大。

報告指出,目前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存在的問題包括缺乏客戶資源擴展能力,業務目標單一,產品體系不完善,缺乏專業投資人才和成熟的投顧經驗,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等。

報告指出,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要長遠發展,需要積極實現客戶的全面覆蓋,在母行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客戶。要利用好業務優勢,加大產品淨值化轉型力度,利用好公募業的優勢,兼顧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兩條業務線,強化與母行和非銀金融機構的共同發展。在風險管理方面,理財子公司需要關注和構建風險管理運行體系,以投資者收益自享、風險自擔為原則,搭建以組合管理為主的全面風險管理。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