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50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發生大爆炸 由中心黑洞引發

  一項新的天文學研究稱,大約350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電離能量爆發。研究人員指出,這次能量爆發稱為塞弗特耀斑(Seyfert flare),開始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

  距離地球20萬光年的地方都受到了這次爆炸的影響。該研究表明,銀河系中心比科學家原先認為的更有活力,對銀河系的演變過程可能因此需要重新解釋。

  研究合著者、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Magda Guglielmo說:“這些結果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銀河系的認知,我們一直認為銀河系是一個不怎麽活躍的星系,其中心沒有那麽明亮。”

遊民星空
  銀河系的新視角:翹曲不平的盤面

  塞弗特耀斑產生了兩股巨大的錐狀電離異塵餘生噴流,它們劃破了銀河系,在麥哲倫星流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麥哲倫星流是從鄰近的矮星系(麥哲倫雲,包括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延伸出來的氣體雲,距離銀河系平均20萬光年。

  這次爆炸的規模過於巨大,只可能是由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核活動所引發的。這個超大質量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Sgr A*),質量是太陽的400多萬倍。這一觀點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證,但研究人員表示,應該已經可以下結論了。

  耀斑有點像燈塔的光束,想象一下,在一片黑暗中,有人開啟了燈塔,燈光就亮了很短的一段時間。這項研究是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完成的,將發表在近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銀河系並不是平的

  研究表明,我們所處的銀河系是“彎彎扭扭”的,而不是以前認為的平坦圓盤。

  天文學家對銀河系中最亮的恆星進行了分析,發現它們並不像學術文獻和科普書籍所顯示的位於同一個平面上。波蘭華沙大學的天文學家推測,銀河系之所以彎曲變形,可能是由於過去與鄰近星系發生了相互作用。

遊民星空
  藝術家們將銀河系描繪成一個扁平的圓盤,這種印象必須修改

  新的銀河系三維地圖已經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在流行文化中,銀河系是一個扁平的圓盤狀星系,這一印象來自於對250萬顆恆星的觀測結果。然而科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可能存在25億顆恆星,藝術家們的想象圖只是粗略近似銀河系的真實形狀,我們對銀河系的內部結構和歷史仍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測量銀河系外圍恆星的距離極其困難。

  為了獲得更精確的圖像,科學家測量了銀河系中一些最亮的恆星的距離。這些恆星被稱為造父變星,是建立銀河系和河外星系距離標尺的標準坎德拉(天文學中已知光度的天體,是宇宙學和星系天文學獲得距離的幾種重要方法的基礎)。它們都是巨大的年輕恆星,燃燒產生的亮度是太陽的數百倍。

遊民星空
大多數造父變星是位於智利南部阿塔卡馬沙漠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LCO)通過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發現的

  不僅如此,造父變星還會以與亮度直接相關的頻率有規律地脈動,這使得天文學家能夠非常精確地計算它們之間的距離,測量結果令人驚奇。研究結果表明,銀河系不是平的,遠離銀河系中心的地方顯得翹曲不平。這種翹曲可能是因為銀河系過去與鄰近星系、星系間氣體或暗物質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