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 | 印度研製出納米噴霧,噴一噴就能防新冠病毒?

較真要點:

查證者:謝望時丨藥理學碩士

楊碧旺丨德國勃蘭登堡州工業大學(BTU)物理碩士

據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報導,印度最近研製出了一種納米噴霧技術,用來對抗新冠病毒的傳播。報導稱,將噴霧噴在物體表面,靜置兩分鐘之後用抹布擦乾淨,這種噴霧就會在物體表面形成一層厚度僅為0.001微米的保護膜,可以保證該物體表面在90天內都不會沾染病毒。據悉,印度總統府內已開始使用這種噴霧。

噴一噴就能有效防護90天,這個噴霧真有這麽神嗎?

一、保護膜完全阻隔病毒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

0.001微米的薄膜是個什麽概念呢?0.001微米,就是1納米。如果用原子一層一層地去鋪,小一點的原子,七八層就到這個厚度了,有些大的原子,比如銀原子,鋪4層就夠了。新冠病毒的直徑在60納米到140納米之間。我們取60納米來舉例,一個新冠病毒落在這個1納米的薄膜上,就類似於一個綠豆落在一張普通的複印紙上。這層膜要想隔離病毒即這張紙上要想不讓綠豆通過,就不能有直徑大於綠豆的洞,不然綠豆就漏下去了,也就是相當於病毒接觸到薄膜下面的物體了,這顯然就是防護失敗的。

要做成上述的薄膜,有兩個難點,一個是要薄,二是要閉合。這兩個要點在納米這個量級上都不容易實現。即使在實驗室的苛刻的條件下,實現的也是小面積,比如幾個平方厘米。要想日常噴一噴,晾一晾,擦一擦就得到大面積均勻滿鋪的薄膜,實際生活中幾乎不可能實現。而且這個薄膜的強度如何,是不是耐磨,是不是一碰就壞了,這些直接影響到實際應用的效果。

二、噴霧是否能起到防護作用尚無定論

打開原報導的印地語頁面,翻譯後可以發現,報導還描述了產品的ATP測試結果,以表明該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物品表面的殘留。

ATP熒光檢測儀測試基於螢火蟲發光原理,可以通過檢測三磷酸腺苷(ATP),表明樣品中微生物與其他生物殘余的多少。報導中指出,使用該納米噴霧後,物品表面的微生物載量顯著下降,但這裡存在的問題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病毒本身不產生ATP,所以用ATP測試儀來檢測病毒殘余量並不準確,此處ATP測試的數值下降很可能是其他微生物減少引起的,也就是說,這個ATP測試並不能說明噴霧對新冠病毒有效,該產品對於新冠病毒的防護作用存疑。

三、另一種消毒納米噴霧同樣不靠譜

無獨有偶,近日還有另一種印度研製納米噴霧技術被媒體報導。據稱,這種噴霧能消毒所有類型的物體表面,可用於口罩、個人防護設備以及其他可能被汙染的表面,例如醫療器械、電梯按鈕、門把手、走廊和房間等,而且對人體的毒性可以忽略不計。

在全世界人民苦新冠病毒已久之際,看到這樣的新聞很令人振奮。我們知道目前針對新冠病毒的消毒劑大多對人體有一定的刺激性,且使用起來並不如噴霧這樣方便,如果這個技術是真實的,那只要把人所能觸及到的地方都噴一遍,新冠病毒就沒有了藏身之處。

1、神奇的納米噴霧成分是什麽

很遺憾,這個納米消毒技術理論上可行,打開方式卻有點過於隨意。

在可檢索到的相關信息中我們可以找到下面這樣的信息,該納米消毒噴霧劑由印度浦那國防高級技術研究所(Pune DIAT)研製,被命名為“Ananya”,號稱可以有效消毒所有類型的表面。噴霧有效時間是超過24小時。

如果噴一噴就能實現超過24小時的防護,還是非常值得投資的。不過,看了這個材料的成份就會發現,這種技術其實不是新發現,效果也並沒有宣傳得那麽好。

這個Ananya消毒噴霧是通過結合“納米銀顆粒”和“氨苄青霉素”進行開發的。氨苄青霉素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屬於青霉素類的廣譜抗生素,對革蘭氏陰性需氧菌和革蘭氏陽性需氧菌均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僅對細菌有效,如果要對付病毒還得指望這個納米銀顆粒。

2、納米銀:重要的抗菌成分

納米銀按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它是指通過一定的化學途徑或物理手段製備的粒徑在1-100nm之間的單質銀離子(Silver Nanoparticles)。由它製成的抗菌材料,具有表面反應活性高、表面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強等性能。

既往,關於納米銀抗菌的研究較多,已發現銀離子對大腸杆菌、白色念珠菌、變形鏈球菌、乳酸杆菌、黏性放線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都具有殺菌作用。目前醫療上在敷料、栓劑、導尿管中作為重要的抗菌成分應用。

其殺菌的原理主要有下面幾個:

1、與細菌細胞膜成份相互作用,引起結構改變和膜的破壞,導致膜滲透性增加,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2、銀的化學結構決定了銀具有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態銀的還原勢極高,使周圍空間產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滅菌。

3、與細菌等體內的一些基團結合,如巰基等(-SH),使蛋白酶上的巰基結合,使蛋白酶喪失活性,導致細菌死亡。

3、納米銀抗新冠病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面講的基本上都是關於納米銀抗菌的信息,那它抗新冠病毒的效果如何呢?4月份,當疫情在歐洲爆發的時候,意大利科學家就曾呼籲研究者們關注納米技術材料能否幫助對抗新型冠狀病毒。但技術的應用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新冠病毒如此狡猾,從技術到最終的產品會拔高幾個研究難度,而且有關納米銀抗病毒的研究非常少,遠遠落後於抗菌的研究。

少量的研究報導顯示,≤25 nm的納米銀顆粒可有效對抗類風疹病毒;7-20 nm的納米銀顆粒對1/2型單純皰疹病毒(HSV)和3型人類副流感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另外,納米銀顆粒在體外具有抗HIV效果,但關於其對冠狀病毒,比如SARS、MERS和新冠病毒的研究極少

如下表所示,納米銀顆粒AgNPs對非洲豬瘟病毒,在3.124~12.5ug/ml時的抑製率只有7.05~67.35%,其他種類的納米材料分別表現出不同的活性。

這有限的數據說明,納米銀要實現良好的抗病毒效果,跟所用的材料有關、跟配方有關、跟使用的濃度有關,最關鍵的是,要確定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還需要可靠的研究數據來驗證。畢竟,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敵人還是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印度累積確診病例超35萬,全球累積確診直奔千萬,形勢非常嚴峻。

在納米銀的應用方面,歐美國家會把它製成織物或者塗料。比如在幾丁質納米纖維片(CNFS)上覆蓋一層納米銀顆粒,在有載體的情況下,通過釋放銀離子來達到消毒抗菌作用,但這跟直接噴灑有本質區別。如果把這種材料應用到口罩、手套、防護服的生產製造上面時,可以讓醫生或患者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起到保護作用。國內其實已經有廠家生產出了納米銀口罩,不過檢驗檢測報告顯示的只有抑菌效果,相比於普通口罩,聊勝於無。

我們對新冠病毒的防護研究,注定是道阻且長的,自新冠疫情以來,不斷地有“黑科技產品”被報導,但真正被證實為“黑科技產品”的,卻是口罩。過往數百上千年的瘟疫大爆發,人類都繁衍下來了,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麽?無非就是:當面對一種疾病還無有效藥可用時,那就掐斷瘟病的傳播鏈,做好隔離、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辟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