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全國3700萬農村學生

■教育奮進之筆 1+1 ⑦走進貴州

本報訊(記者 余闖)“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9個省份(京、津、魯單獨開展了學生供餐項目)1631個縣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受益人數達3700萬。”6月27日,在貴陽舉行的教育部“教育奮進之筆1+1”系列發布活動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何秀超,用數據有力說明了國家營養改善計劃取得的重要進展。

2011年11月,國家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財政至今累計安排營養改善計劃膳食補助資金1248億元,並安排3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試點地區學校食堂建設。截至目前,試點地區學校食堂供餐比例達到76%。

為實施好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結合本地實際,努力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各地加強制度建設,規範日常管理,有序推進營養改善計劃落地;克服財政困難,加大資金投入,努力保障食堂從業人員工資待遇,並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營養配餐能力,確保學生不僅能夠“吃飽”,更能夠“吃好”。此外,切實加強監管,指導和督促各地以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兩個安全”為重點,建立健全學校食品安全和財務管理制度。

陝西、貴州、四川等省份大部分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縣,都將臨時聘用的食堂從業人員工資和相關運行費用納入財政預算,陝西西安、商洛等市還建立了食堂供餐獎懲機制。廣東、四川、安徽等地推進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工程建設,改善學生就餐條件。江西興國縣支持供餐企業建設種養基地、加工廠房和配餐中心,實現食材生產、加工和營養餐配送“一條龍”服務。寧夏組織開發了營養改善計劃數字化監管系統,對各縣(區)學校基本資訊、食堂建設、食譜制定、財務账目和食材採購的數量、價格及食品留樣等進行實時、動態監管。正是很多地方自覺創新、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為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提供了好方法、好經驗,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農村學生健康水準。

7年來,試點地區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身體素質明顯提升。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副主任張倩表示,衛生部門與各級教育部門密切配合,從2012年開始每年開展一次監測評估。2017年,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男、女生各年齡段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9厘米和2厘米,平均體重多1.3千克和1.4千克,高於全國農村學生平均增長速度。總體而言,監測學生的生長遲緩率緩慢下降,貧血率從2012年度的17%左右逐步降低到2016年度的7%左右,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改善了貧困農村兒童營養不良的狀況。

營養改善計劃不斷擴大地方試點,推進國貧縣全覆蓋。教育部會同財政部印發專門檔案,並采取簽訂省部協定書、建立雙月報制度等措施,指導河北、山西等10個省份8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截至2017年底,全部實現國家貧困縣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目標,惠及約300萬名貧困地區學生。

此外,各地在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中,采取建設食材生產配送基地,雇用食堂工勤人員等方式,一方面推動了學校農產品需求與農村產業發展精準對接;另一方面也為貧困地區直接和間接提供了幾十萬個工作崗位,帶動了農民增收,深化了教育參與農村產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有力推動了教育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2018年安排201億元,這些資金全部用於食品支出,在滿足試點地區學生營養健康飲食需求的同時,也有效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貴州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精準扶貧”採購模式,全面推進校農對接;江西興國縣推進“供餐企業+產業扶貧基地+貧困農戶”結合,帶動500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約佔全縣貧困戶總數的28%。

廣大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對營養改善計劃給予高度認可,稱讚這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世界銀行、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經實地考察後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在世界範圍內,中國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項了不起的計劃”。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04日第1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