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過年的“老規矩”是從哪兒來的?

古人過年很講究禮儀,也就是“規矩”。經過千年的沿襲,這些禮儀成為過年的習慣,逐漸演變為一種習俗。到了當代,很多習俗已經失去現實的意義,但是構成了過年必不可少的“年味兒”。

從掃塵到守歲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詩經》記載,快過年的時候,人們清除垃圾,熏趕老鼠,用泥封住窗戶,躲避寒冷的北風,為迎接新年做準備。用豐收的五穀釀成美酒,寓意祝福人們健康長壽,宰殺肥美的羔羊,與親朋友鄰一起舉杯暢飲,恭祝萬壽無疆。由此可見,西周時期已有掃塵、飲酒和宴會習俗的萌芽。

除夕是當年的最後一天,也是新一年的前一天,所以兼具“辭舊”和“迎新”的任務。人們在除夕要準備好過年用的物品,備齊椒柏酒、五辛盤等食品,還要更換門神、桃符等。到了夜裡全家老少齊聚一堂,閑話家常,通宵達旦,滿懷欣喜地守候新春的到來,稱為“守歲”。

守歲,作為除夕之夜的習俗,在隋唐極為盛行。相傳,隋煬帝在除夕夜守歲時要燃燒香木。一般用沉香和檀木,燃起篝火,香味可傳至幾十裡。僅除夕“一夜之中,則用沉香二百餘乘,甲煎二百石”。“又殿內房中。不燃膏火。懸大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又有明月寶夜光珠。大者六七寸,小者猶三寸。一珠之價,直數千萬。”蕭後與唐太宗在一起觀看守夜場面時,還曾感歎隋朝守歲場面和規模的奢華程度是唐所不能比的。

到了宋代,除夕通宵守歲之夜,百姓們為了盡情享受這個合家團聚,圍爐而坐的夜晚,每家每戶都精心準備了各種香甜的果脯和點心,作為宵夜果子。此時守歲的主要內容還有接灶、祭床神、送壓歲錢等。宋代及此後的民間守歲,房屋內的燈燭要徹夜長明,民間稱為“照年”。當時富貴人家守歲夜點的燈燭有棍子那麽粗大,而平民百姓家只能用得起細小的蠟燭,雖然燈火微弱,也要保證一夜不滅。

祭祖與拜年

上古農業社會完全是靠天吃飯,先民們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並將之歸結為祖先神明保佑的結果,他們認為去世的祖先與在世的人們的生產生活依然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因此人們常常在農業生產結束後,用新收獲的穀物製成美食,酬謝祖先和神明,祈求來年神明降福,祖先保佑再獲豐收。

漢代的時候已有拜年的風俗,但主要是拜同宗族的尊長,唐宋的時候,拜年演化成了三種,官員向皇帝拜賀、官員及朋友之間社交性互拜、民間親戚之間拜年。元日清晨,在宮廷舉行朝會之時,民間百姓家也將早早準備好的果酒祭品等拿出來,率領家中男女老幼祭拜天地、祖先、神靈,設定家宴,共度佳節。人們穿上新衣,到親戚朋友家裡串門,拜賀新年。上門拜年不僅要備些禮品,拜年的禮節也有講究。一般來說,多是地位低微者向尊貴者,年少者向年長者拜年;而且要求行大禮進行六次跪拜,尊貴和年長的可依次減少。

宋代以後,官員們在應付完正旦朝會對皇帝的拜賀之後,越發熱衷於民間的拜年習俗。如今,雖然拜年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拜年的習俗依然保留著。

春節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積澱,是億萬中華兒女情感的聚合。春節的種種禮儀和規矩無不體現著千年歷史的影子,在一聲聲的“過年好”中,厚重的歷史感躍然而出。春節裡,人們的一言一行透著敦厚、溫和又充滿希望的年味兒。

(文章選自《看歷史》雜誌2018年2月刊總第133期,作者:陳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