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朝修建的長城,想不到成為萬裡長城中最耀眼的

上世紀熱播的電視劇《霍元甲》,裡面有一首主題歌“萬裡長城永不倒”,曾經在大江南北傳唱過。長城,是中華名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自古代西周開始,人們便修建長城,用於防禦。秦漢時期是長城修築的高潮,至明代,長城又得以大修。現今人們見到的長城,基本上都是明代的產物。

長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連綿萬裡的城牆,就如同盤亙於大地上的巨龍,起伏壯觀。而萬裡長城的精華部分,就在河北承德市灤平縣境內,人稱“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橫亙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與北京市密雲區交界地帶的燕山支脈上。它西起歷史上著名的關口古北口,東至高聳入雲的望京樓,全長10.5公里,沿線設有關隘5處,敵樓67座,烽燧3座。因其視野開闊,敵樓密集,景觀奇特,建築藝術精美,軍事防禦體系健全,而且至今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素有“萬裡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金山嶺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由當時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徐達主持修建的。明朝定都後,為了防務需要,首先修築了居庸關、古北口和西峰口等處的城關,並派重兵進行駐守,此後才陸續修建了從居庸關至山海關的一千多裡長的長城。

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北方蒙古族的韃靼、朵顏等部落曾多次向南進犯,明朝皇帝為確保京城的安全,從南方調來了抗倭名將譚綸、戚繼光,並任命譚綸為薊、遼、保總督,任命戚繼光為薊鎮總兵。

戚繼光到任以後,首先巡視了從前的明長城,發現原有的長城已不能發揮其防禦敵軍的作用。於是在朝廷的同意下,戚繼光對薊鎮所管轄的一千二百多裡長的原有長城,普遍進行了改建和重建,前後 16年,總算圓滿地完成了這一浩大的軍事工程。

金山嶺,海拔大約有700米,位居群山的中間。登山朝北面眺望,從眼前到遠處的山峰,猶如波濤一樣,連綿起伏,視野及其開闊。在這裡修建長城,憑險要守山,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金山嶺長城的軍事防禦能力極強,整個十多公里的長城,設有障牆、垛牆、戰台、炮台、瞭望台、雷石孔、射孔、擋馬牆、支牆、圍戰牆等,層層設防,可謂固若金湯。山上的最高處,也就是望京樓,氣象晴朗的時候,可以遠眺北京城。

金山嶺長城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氣勢磅礴。由於這裡地勢低緩,易攻難守,所以當年戚繼光把城牆修築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台也是巍峨高大,城關要塞更是星羅棋布,樓台密集。據統計,長城上光各式樓台,就有158座之多。這些樓台形式各異,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鑽天等形狀。

障牆、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障牆是修建在陡峭地段上、長城牆面裡的短牆,主要為士兵提供安全庇護;文字磚,是金山嶺長城特有的,在全長約500多米的城牆上,數以萬計的城磚上面,均刻有當年燒製磚頭的時間以及部隊番號;而擋馬石,主要用來阻擋敵軍的騎兵,不讓戰馬飛奔出來。

金山嶺長城也是攝影發燒友的天堂,天氣萬千的長城,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創作的素材,就連央視每天清晨開篇曲中的長城畫面,也是在金山嶺長城取景拍攝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亞洲飛人柯受良,駕駛摩托車成功飛躍長城,便是在金山嶺。怎麽樣?讀完這一篇,你是不是也想去金山嶺長城看看。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