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9.8,我怕以後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大片

說起自然紀錄片,BBC是無可置疑的王者。

《非洲》、《冰凍星球》、《王朝》,無一不是屢獲大獎,飽受好評。

其中尤為驚豔的,當屬《地球脈動》第二季。

在豆瓣上4萬多人打出9.9分;IMDb上近8萬人打出9.5分。

巔峰之位,無可撼動。

最近,這支堪稱「紀錄片之王」的頂級團隊,再次出手——

《我們的星球》

Our Planet

本片由《地球脈動》系列原班人馬打造。

只不過東家並非BBC,而是由Netflix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出品。

不變的,是一如既往的頂級質量。

豆瓣評分9.8分。

IMDB上9.4分。

與《地球脈動》第一季持平,比第二季僅低0.1分。

果然,能打敗/逼近這支王牌團隊的,也就只有他們自己了。

製作組耗時四年,走遍七大洲、途徑五十個國家地區。

從偏遠的南極,到神秘的深海,再到廣袤的平原,用最先進的攝影技術,呈現無比瑰麗的自然奇景。

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幀都可以截屏當桌面。

旁白也是我們熟悉、敬愛的老爺子,戴維·阿滕伯勒

(《地球脈動》、《冰凍星球》、《植物王國》……無數高分自然紀錄片皆是他的配音作品)

一如往常,製作組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珍貴、絕美的鏡頭:

長達1.2千米的冰山整體脫落、翻轉,傳達了自然界無窮威力與衝擊。

浩瀚的公海上,一對藍鯨母子依偎嬉戲,捕捉到了極罕見的溫馨場景。

不過這些畫面,還只是正常發揮。

這一次,在紀錄之外,製作組有著更為巨大的野心——

他們力圖勾勒出,整個星球的完整生態系統圖景

而這一切的起點,要從南極說起。

南極是地球上唯一一個至今沒有人居住的大陸。

而磷蝦,則是南極生態系統的支柱。

作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繁衍最成功的生物之一,據估計,有總計6-10億噸磷蝦聚集在南極周邊海域。

也成為了眾多南極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每年春天,都會有一大群饕客趕赴這場磷蝦盛宴。

最先到達的,是企鵝大軍

南極生活著七種企鵝,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結束漫長的海上生活,回到極地,開始繁衍生息。

雖然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但和它們的鳥類親戚一樣,企鵝們總是聚在一起捕食。

狂歡時刻來臨時,成千上萬隻金圖企鵝會集體潛入水下展開捕食,最深可達200多米

猶如千帆競發,蔚為壯觀。

它們每一隻都是熟練的獵人,但卻並不是都能滿載而歸。

因為身邊暗藏著無數雙虎視眈眈的眼睛。

這隻不幸的金圖企鵝,被「海洋中最頂級的殺手」虎鯨盯上了。

借助快速安靜的潛行,虎鯨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近企鵝而不被察覺。

等時機成熟便一擁而上,圍追堵截,輕鬆得手。

另一種企鵝殺手,沒有虎鯨群那麽致命,但更為狡詐。

豹斑海豹,藏身在岸邊茂密的海草叢中,在企鵝們回家的必經之路上「守株待兔」。

察覺到陷阱的帝企鵝卯足了勁,想要迅速衝過這道死亡封鎖線。

一場場生死追逐,驚心動魄。

像這一隻帝企鵝就是幸運的。

在速度的較量上,雙方不分勝負,但意志與耐力的些微優勢,幫它保住了性命

這邊廂的企鵝大軍們殊死搏鬥,舔著刀刃爭奪美食;

那邊廂的座頭鯨們,則是優哉遊哉。

這群「海洋中的巨無霸」,毫無顧慮地花式享受著磷蝦大餐。

有的選擇自娛自樂。

從海面上高高躍起,再一頭撲向水中,將海水淺層的磷蝦一網打盡。

有的選擇團隊合作。

一起潛到深處,從排氣孔中吐出泡泡,共同圍剿深水區的磷蝦。

因為氣泡阻擋了磷蝦的去路,在螺旋收緊的「氣泡陣」內,磷蝦們無處可逃,最終被困在一個小圈子裡;

此時,便是盡情享用大餐的絕佳機會。

這些精彩的段落令人驚奇。

不僅在於畫面本身的浩瀚與壯闊;

更是展露了這些極地海洋生物們,在漫長的自然競爭中,發展出了怎樣超越人類想象的智慧與勇氣。

萬物有靈且美。

然而,這些自然之美,正在日漸消失

過去幾十年內,企鵝、鯨魚、海豹、信天翁等眾多物種賴以生存的南極磷蝦,數量減少了50%以上

食物來源的短缺,嚴重影響到了整條生物鏈的平衡。

大量極地生物面臨著饑荒危機

而造成這一困境的直接原因,是「海冰」的融化

看似單調又毫無生氣的海冰,下方其實別有洞天。

原來冰層下面,生長著大片海藻。

正是這片「冰下草原」,養活了無數磷蝦。

然而如今南極的海冰範圍急遽縮小,「牧場」的消失直接影響了磷蝦的數量,也讓大量南極物種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

海冰的減少,在北極造成的影響更加直觀。

海象,本來生活在冰面上。

但如今海冰融化,它們已經退卻到俄羅斯的東北海岸。

顯然,狹小的土地無法容納如此巨大數量的海象,過度的擁擠造成了大量的非正常死亡。

為了尋找更開闊的空間,這隻海象爬上了80米高的懸崖,卻不知如何下降,最後只能摔死在海灘上

這一幕把魚叔的心揪得生疼

海冰消失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想必大家都了然於心:

溫室效應

而我們也都知道,氣候變暖的元凶之一,就是人類。

文章開頭魚叔就說過,「南極是地球上唯一一個至今沒有人居住的大陸」。

儘管人跡罕至,鏡頭中亦沒有出現一個人影,但人類的痕跡卻無處不在

人類所影響到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兩個的瀕危物種,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基礎:

生物們的棲息地。

大堡礁斑斕絢麗的淺海珊瑚,因為海洋溫度的上升大量死去。

最終隻留下一片慘白的廢墟。

上遊大量的農業用水阻斷了河流,讓昔日的草原淪為荒漠。

饑渴的大象們只能靠啃咬樹皮補水。

洄遊的鮭魚被水壩阻擋了去路,不僅自身面臨滅絕,也讓上遊的棕熊,面臨著食物短缺的窘境…

作為最具創造力,同時也最具破壞力的物種,整個自然界都已經深深刻下了人類的烙印。

或許,有些自大而麻木的人類仍對此不以為意。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那麽魚叔再來告訴你們:

人類也正在殺死自己

所用的武器,便是那臭名昭著的——

「塑料微粒」

作為當今社會使用最廣泛的材料,塑料早已經覆蓋了整個地球。

從人跡罕至的未開發海域,到1600米深、連陽光都找不到的深海海溝。

到處遍布著人類的標誌物。

每年有無法估量的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料而痛苦死亡。

這些還是看得見的。

更可怕的傷害,潛藏得更深。

塑料雖然不會被降解,但在水和陽光的長期作用下,會分解成細碎的「塑料微粒」

它們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會吸附人類排放的化學汙染物質,摻雜毒性。

儘管肉眼不可見,但它們卻無處不在。

去年1月份,人類首次在南極發現塑料微粒的存在。

含量甚至高於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準。

這些「隱形毒藥」,通過食物鏈,進入各類魚蝦體內。

層層遞進,最後被端上人類的餐桌。

幾年前加州大學的一次研究已經發現:市面上四分之一的魚類體內含有塑料碎片。

奧地利科學家也已經在人類體內檢測到大量塑料微粒的存在。

此時此刻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體內就可能藏著你根本不知道的塑料微粒。

多諷刺啊。

人類拋進海洋的5億塊塑料,帶著無法消解的化學毒素,轉了一圈,重新回到了人體內。

現代人面對自然時,似乎患上了一種名為「自以為是」的集體性癔病

總以為自己獲得了改造自然,乃至掌控自然的神力。

卻忘了,人類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再怎麽自詡「頂端」,也終究不過是生物鏈的一環。

和地球四十五億年的年齡比起來,人類只是一個尚在母親懷抱中吮吸奶水的嬰兒

散發著幼兒那原始、野蠻的欲望,貪婪地攫取一切乳汁。

絲毫不顧對母親,對其他兄弟姐妹們,造成了怎樣的傷害。

而這樣任意妄為的後果,就是自己遭受懲罰。

正因此,《大西洋月刊》才會評價說,《我們的星球》是一篇悼詞

與其說是對自然,不如說是對人類自己。

但同時,它也是一次戰鬥的召喚。

在為時已晚之前,做出努力和改變。

讓人類這個嬰兒能夠睜開眼睛,看到自己還有萬千同胞;

去逐漸學會,道德與文明的真諦,在於克制。

而學習的最好方式,就是親身去研究和探索。

為了人類更好地保護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呵護整個地球,Airbnb愛彼迎日前與與海洋保護協會合作,在全球招募五名民間科考工作者。

親自去往「距離人類活動最遠的地方」南極進行科學考察。

此次行程,你將在環境科學家Kirstie Jones-Williams的領隊下,進行長達為期一個月的「南極塑料微粒存在狀況」研究。

行程中,包含在智利進行野外生存訓練,在南極冰川騎行雪地摩托車或者胖胎自行車四處搜集雪樣,在實驗室進行嚴謹的樣本與數據分析。

第1-2周,在智利接受訓練

為了你的身體和心理都準備好登上南極,能在惡劣的環境中進行科學研究,你將在智利的野外進行為期兩周的培訓,學習科學語言以及如何使用和檢查裝備。

第3周,在南極洲進行研究

在聯合冰川營地的十天研究中,你的工作將繁忙、緊張和有意義。

你會花很長的時間和團隊一起,騎行雪地摩托車或者胖胎自行車四處搜集雪樣,在實驗室研究,看看在南極洲內部是否已經被塑料微粒汙染。

當然,你也有機會親眼見證南極的極致美景。如德雷克冰暴(Drake Icefall)、查爾斯峰(Charles Peak Windscoop)和象頭岩(Elephant's Head)。

第4周,分享你的發現

考察結束後,你將跟著團隊將返回智利,花幾天時間處理研究數據,總結和發布人類對地球上最偏遠地區影響的研究成果。

你將與海洋保護協會合作,成為保護海洋的大使,與全世界分享如何減少塑料足跡。

這段旅程的珍貴價值,足以銘記終生。

如果我們能夠看到人類對地球上最孤立的地方造成的影響,或許就會更好地了解我們與地球的關係。

懂得像對待自己的家一樣,對待這個地球上的所有地方。

不要小覷自己的力量。

你的發現可能就會改變「如何使用和妥善處理塑料」的全球公共政策

和Airbnb愛彼迎一起,去南極探索,不止是一次大開眼界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鼓勵人們去做有益社會的事。

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認識到,人類保護自然世界的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