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源裡菜市場往事

(本文轉載自“三聯生活周刊”)

1

大概是從2014年開始,廚師們有了新的街頭暗語,“三源裡菜市場見”。於是,這個位於北京三元東橋附近的菜市場,也成為美食愛好者們新的聚集場所。

三源裡與其他菜市場有些不同,139個攤位構成了全城最齊全的烹飪品類,從常見的水果、蔬菜、肉,到鮮奶酪、西餐進口調料、東南亞食材、海鮮等等,攤主們不只能夠講出比秀水售貨員更流利的英文,對於食材的選擇和擺放,似乎也有著自己獨到的審美。

懂行的人更喜歡在清晨光顧。

早上7點,前來採購的商家剛剛大包小包地運走了輸往各個餐廳的食材,尚有些零星的搶手貨像是白蘆筍、香椿苗短暫留在攤位上,於是他們便會趁這個工夫將這些珍饈一掃而光。

站酷

7點半左右,菜市場便恢復到平靜的樣子。當然也有些廚師會在固定的時間露面:Suzumei居酒屋的主廚總是在下午4點出現在固定的攤位前,購買魚生和貝類,因為他的餐廳會在兩個小時後開始營業;鰻魚爺爺會在午飯之後抵達市場,開始甄選他即將烹煮的鰻魚。

澎湃新聞

曾有從德國慕名而來的廚師喜歡空著肚子逛一圈菜市場,偶爾摘下一片青菜的葉子放在嘴裡咀嚼,據說這樣可以嘗出北京的水質;也曾有好吃的朋友特意去採買那些剛鹵出的豆腐或是北京奶酪,體驗別樣風味。

總之,愛逛菜市場的人都知道,這是城市居民和大自然最簡單的親密方式。

午後的三源裡菜市場

2

這是一家有官方網站的菜市場,雖然已有數月沒更新了,但上面仍羅列著每一個攤位的信息,其中也不乏美食圈中的明星攤位:

92號的劉淑珍把她家的蔬菜堆得最高,自然吸引了不少前來拍攝的鏡頭;

85號的福建美女張小華和阿林經營客家和東南亞特色調料已有數年,兩個姑娘總是樂此不疲地把客家酸辣湯、馬來西亞薏米水或是冬陰功湯的做法和功效介紹給前來購物的客人,據說張小華最近在泰國包下一片農場,專門種植香茅、沙薑、檸檬葉。

新入市場的客人,自然很容易被這些網紅店鋪和市場布局打亂早已盤算好的菜單,他們常常被新奇的黑松露或是洋薊所吸引而駐足,生硬的討價還價常常會遭到拒絕。

“深入”是唯一的秘籍,裡面攤位的往往更便宜,這是所有市場的“潛規則”,也是成為菜市場老饕的訣竅。

當然,即便是職業廚師,也很難不被那些精致的攤位所吸引。主廚劉鵬第一次走進三源裡菜市場是在2012年,那時的他還沒有獲得“亞洲冠軍廚師”的稱號,此前幾乎只在曼德琳這樣的公司進貨,而當他第一次走進這個品類齊全的菜市場,並且觸碰到各種蔬菜時,突然覺得自己的烹飪思路被打開了。

圖蟲

事實就是,隨著三源裡菜市場成為打卡地標,市面上的菜單也隨即產生了一輪更迭。

幾年前,互聯網公司蓄勢待發地“入侵”傳統餐飲行業,私廚、網紅餐廳、食物展覽、外賣等新的餐飲形態孕育而生,愛下廚的人也多了起來。

我曾在水錐子、勁松、大紅門見到過類似級別的市場,從銷售的農產品中不難發現,菜市場和它所處的地帶會達成一種共識,當然,菜市場也會左右這個地方的餐桌,而三源裡的不同,則是因為它的客人可以來自任何地方。

3

菜場往事

114號攤位專售蔬菜,這個被擠在蔬菜攤中間的鋪子沒有刻意擺出網紅造型,算不上打眼,出入這裡的大多是熟客和訂戶,攤主阿姨名叫王雲巧,她幾乎見證了這個菜市場近30年的變遷。

1983年,北京也實行了土地承包到戶,作為太陽宮五大隊的菜農,王雲巧在五裡溝和牛王廟(今天的三元橋附近)一帶種菜。在她的印象中,當時三元橋以東的地區,隨處可見農田。

1986年時,為了修建三環路,農田開始被徵收,市區周邊的耕地也隨著城市的擴張逐漸消失,王雲巧不得不開始謀劃別的生計。一年後,她輾轉來到三源裡的自由市場,在這個只有頂棚、冬冷夏熱、四面透風的地方駐扎下來。

據她回憶,上世紀80年代末時,這裡已經有了100多個攤位,不過每家經營的菜品無非是白菜、茄子、黃瓜、西紅柿、扁豆這些粗菜。王雲巧說,當時北方人家很少會吃綠葉菜,隨便種點菠菜、水蘿卜都能讓人搶光了。

王雲巧至今還記得,當時來到菜市場買菜的外國人大多是使館工作人員家屬,還有第一批來到北京工作的外企職員。今天,他們中的大多數早已退休離開中國,而其中一位老客人,可以算得上是第一個改變了這個菜市場的人。

在80年代,法香幾乎是全世界西餐中最常見的裝飾香草,相當於今天常見的三色堇或是酸模葉,在80年代的中國菜市場裡,不要說法香,就連今天常見的迷迭香、百裡香都是蹤跡全無。

某一天,這位駐京的外國公司主管帶著一包種子找到了王雲巧,由於經常買菜的關係,他托付巧姐幫他種植這種菜苗。王雲巧一口答應,並在兩個月後如期貨付了一大包法香給這位烹飪愛好者,不過,那時的她還不知道這些株苗的價值。

沒過多久,三源裡賣法香的消息散布到了各大使館,廚師們先後抵達菜市場詢問這種“稀有的香草”,但因為種子稀缺造成了長時間的斷貨,法香的價格也隨即飆升到40塊錢一斤。苦於沒有種子,這些香草常常是有價無市。

再後來,外國廚師們開始幫助菜農們從國外帶回種子,一些有種植園的攤主也開始有意識地托人在國外採購,嘗試著將這些稀罕的物種引到中國市場。1992年,當三源裡菜市場正式開業時,這個市場上已經有了一些固定購買新鮮香草的客人。

幾年前,王雲巧和老伴成立了斌度芳香種植有限公司。不過,她在通州的耕地最近又被徵收了,她一邊聊著菜市場,一邊盤算著未來,順便翻著账本,氣急敗壞地嘟囔著“還有個叫什麽時光的,欠著兩萬多菜金可一直沒結账”。提到老客人,王雲巧緊鎖的眉頭很快舒展開來,她前一陣賣了些比較罕見的黑色核桃紋的羽衣甘藍。她說,那個最初帶給她種子的外國人最近又回到了北京,每次帶些新菜種子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從某種意義上講,35號的袁美榮是這個市場最近一次“變革”的發起者。2006年,她在工體附近開了家奶站,隨著拆遷搬入三源裡市場。她很清楚地記得,當時這個菜市場並沒有太多特別之處。她聲稱自己在2007年時遇到一位貴人,那是一位在使館工作的中國廚師,某次結账時隨口說了句“你也賣點黃油吧”。

袁美榮心想,反正黃油也是奶製品,不如嘗試一下。當年的黃油供應商還沒有今天這般多,進貨成本不低,為了保鮮還要買個冰箱,但袁美榮還是咬著牙把黃油做了起來。為此,當時的菜市場管理員還找她談過一次話,袁美榮的回答很直接,賣一袋奶才掙幾分錢,既然市場有需要,為什麽不能賣呢?

隨後,她出售的酸黃瓜、黃芥末、奶製品和罐頭調料等,成為外國廚師們光臨這家菜市場的主要原因,一些攤主也跟著她賣起了西餐調料。袁美榮說,五六年前,前來購買西餐食材的食客們無非是買些意面和比薩的配料,而今,客人們變得更專業,常常說出各種稀奇的菜式名稱,這也讓她不得不去思考,是“推薦馬蘇裡卡還是奶清奶酪,是帕爾瑪還是伊比利亞”。

林依輪、王鐵成、倪萍、洪金寶、韓紅後來都成了她的客人,袁美榮把自己的店名從食品店轉成了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卻始終覺得自己和這個城市有些隔閡。她反覆地說,孩子上學太費勁了。隨著菜市場的進化,似乎每個攤主都有一籮筐的故事可以傾訴。48號攤主梁玲紅,在80年代末期從老家直奔菜市場工作,至今沒有在這個城市好好逛過;69號櫃台販售水產、海鮮的田小樂一家兩代人晝夜在這裡奔波,那個充滿鹽水和魚腥味的攤位,幾乎濃縮了全家人的喜怒哀樂。

這些年,三源裡菜市場一直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地面的瓷磚變成了大理石,小門頭換成了大門臉,刷卡機變成了二維碼,2018年末,熟食、切面攤位和很多菜市場一樣,從北京徹底消失了。但無論怎樣變化,每個幸存的菜市場都會在自由市場接連消失的北京,顯得格外珍貴。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19年26期,本文圖片均來自視覺中國)

文:黑麥小麵包

圖:部分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