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楚王朱楨為何特別醉心於風水?

楚王朱楨為何特別醉心於風水?


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明太祖朱元璋親征陳理,陳理因勢單力薄而降。正值此時,后宮傳來喜訊,朱元璋第六子朱楨降生。躊躇滿志的朱元璋當即封其為楚王,曰「子長以楚封之」,並於當時駐軍的梅亭山(今武昌起義門附近)築「封建亭」以資紀念,亭內立一方「分封禦製碑」。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冊封諸子,正式封朱楨為楚王,封地武昌。次年,便在武昌高觀山(今蛇山)下大興土木,修築楚王府,歷時八年竣工。楚王府位於高觀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觀山,東西寬二裡,南北長四裡,相當於當年的半個武昌城。

從後世的零星記載中可知,當年的楚王府內遍築宮殿、樓閣及水榭庭院,宮殿、宮室、堂庫、宗廟等八百餘間。周圍壘石為城,高二丈九尺,號稱「王城」;開四門,正門稱鎮楚門,俗稱公衙門,位於今紫陽路湖北醫學院一帶,至今尚有地名曰「王府口」。正殿基高六尺九寸,正門、前後殿、四門城牆飾以青綠,廊房飾以青黛。四城正門,以丹漆,金塗銅釘,豪華壯觀,猶如皇宮。清初曾有文士吟詠楚王府「朱甍綉瓦倚斜曛,楚歌燕舞鎮目聞……離宮別館連天起,王砌金鋪輝月明」。可見當年楚王府之繁華。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楨正式就藩武昌。朱元璋期望朱楨的武昌藩地成為拱衛京師(南京)的戰略要地,一旦天下有變,即可率大軍順江東下,討伐亂臣賊子,屏蔽皇室。故當年朱楨所統護衛竟多達六千五百人,比赫赫有名的燕王朱棣所統之五千七百七十人猶有過之。

朱楨坐鎮武昌,還肩負著鎮壓南方民眾起事反抗的重任。朱楨自就藩武昌起,直至建文帝即位的十七年間,曾多次統帥大軍征戰,立下赫赫戰功。就連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等開國元勛,都受朱楨的節製,對朱楨俯首稱臣,朱楨實質上成為朱元璋在湖廣的一個化身。

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限制藩王的權力,朱楨的軍事才能失去用武之地。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坐鎮武昌的朱楨卻按兵不動,並未馳援京師。一則因建文帝疑藩,無天子明詔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再則朱楨深察大勢,為保全自身,其立場明顯偏向燕王。故朱棣登基後並未為難朱楨,楚王府一直與帝系關係良好。

明成祖朱棣繼續實行削藩,奪取諸王兵權。楚王朱楨便完全收斂起昔年橫戈躍馬的殺伐雄姿,換以垂拱韜晦之略以保全。他的後半生「奉祖訓,率禮度,留心典籍」,「旦夕自警,恭慎儉約,恆存省己」。如此溫良恭順,實乃明智之舉,因而贏得朱棣讚許與信任,號稱「賢王」,並由明皇室宗人府右宗人晉陞宗正,成為朱氏皇族的大族長,名義上由他統管皇族事務。直至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年逾花甲的朱楨壽終正寢於武昌,葬於靈泉山,陵稱「昭園」。

朱楨臨終前囑咐子孫,遵循遺訓,忠於朝廷。他的子孫恪守其囑,在與帝系關係日疏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奉承帝系,使楚王藩封得到綿延,楚王世代盤踞武昌城達二百六十二年之久,與泰、蜀、周並稱為明代富甲天下的四大藩封。

明朝歷代楚王均居於楚王府內,歷代楚王的子孫均受封為郡王與將軍之銜,郡王名目雖有通城、漢陽、大冶、壽昌、崇陽之類,卻都是虛人其名,那裡並非其封國,他們也都居於武昌城內。楚府郡王前後共封十五位,諸郡王府多建於武昌城,其建築亦甚華麗,如崇陽王府在崇福山,清代稱為「靄園」,是武昌城內的遊樂勝地。又有永安王府,王府中的花園內有一座風格綺麗的禦風亭,是當年永安王朱蘊鍾蓄養的歌姬們之排練場地。

楚王在武昌的活動場所,遠非那座八平方裡的楚王府,可以說,早期武昌和近城之設施都是以楚王生活起居為中心。楚王府前有歌笛湖,是楚王種蘆取膜為笛簧之處,北湖亦因此而名。榛子園是因楚王種植引自湖南武岡的榛子而建。黃鶴樓旁所建武當宮,是楚王祭祀神靈祈求降福之地。洪山背後有「放鷹台」,是楚王出城遊樂時放鷹之處。山川、社稷壇是供楚王春秋祭祀之備。南湖「老人橋」為楚王行獵路過時所架設,武勝門外有供楚王府廚膳專用的養魚池,名「鰉魚濠」,城東有一座楚王別墅「桃溪小隱」。今武昌有名的「廣埠屯」,乃當年楚王府護衛軍屯田自給之處及所建廣埠倉之故地。而設在武昌的省、府、縣各級衙署,均環繞楚王府而建。

地方官吏雖受命於朝廷,且有暗地監視楚王行為之職責,但表面仍然維繫著與楚王府的從屬關係。崇禎十六年,就在年末楚王朱華奎被張獻忠摜入大江前的一個月,官府還極其隆重地為其幼女朱鳳德舉辦婚儀。從選婚到成禮,湖廣各級地方官吏都處處迎逢楚王。起先,是督學高世泰受命於楚王,對赴省城參加鄉試的千餘名生員逐一過目,為楚王物色郡馬,最終,相中年僅十七歲「姿容艷麗」的漢陽生員王國梓。

王國梓學識平平,高世泰卻將他錄為第一名「解元」,推薦給楚王斟酌,以致眾考生忿忿不平,譏諷高世泰「以貌取人」。王國梓被傳入楚府後,由楚王、王妃多方考驗後拍板定婚。禮成之日,王國梓坐著官府準備的彩車進入楚王府,督學、太守、縣令等官吏均尾隨車後捧場。王國梓本乃一介窮儒,家徒四壁,僅有待贍養的寡母,一旦選為楚府郡馬,頓時身價百倍,江夏縣令惟恐關照不及,王家所居窮廬旋即煥然一新,王國梓寡母冠衣佩帶成了呼童使婢的尊貴老夫人。

不僅楚王、楚王的郡馬及楚府的郡王如此,就連楚王府的高級官吏管氏、護衛安氏、典寶熊氏等,莫不成為昔年江夏的望族。武昌城的城市生活,包括漢口、漢陽及周圍地區,被楚王府深深影響著。

歷代楚王均大肆兼並土地,盤剝商民。楚王朱楨特別醉心於風水,為追求一塊作為王陵的風水寶地,甚至逼死禦史李盛。之後,朱楨常有冤魂索命的幻覺,便決定建造千佛殿以祈求神靈保佑。這次興工共建僧屋五千四百餘間,又請來高僧無念主持寺廟,大做佛事,調經齋僧。這筆巨額花費並不從楚王祿米中開銷,王府不拔一毛,全由武昌鹽、茶二商承擔。武昌東南的靈泉古市,元末動亂雖遭破壞,然而,明初又顯生機,無奈朱楨看中靈泉形勝,選為陵園。靈泉因被圈佔封鎖,古市徹底衰落。

楚王府是迷信活動的中心。王府內有求神禮佛的長春寺,果園中又修五聖廟,楚王還多次主持維修洪山寶通寺,並非為存古跡,而是求神靈賜福。漢陽九真山上的九真廟、煉丹台均系楚王所修築。但真有病痛時,他們還是需要像李時珍那樣的名醫。由於李時珍治好了楚恭王兒子的病,楚王給他一個王府「奉祠正」的官銜,主管郊廟祭祀,可見楚王眼中巫、醫一體。不過,後來由於楚王的推薦,使李時珍有機會進京師太醫院,從而研讀了大量古代醫學文獻,為他日後編撰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奠定了理論基礎。

歷代楚王始終按照朱楨的方針處事,韜晦以自保。楚王一宗人丁興旺,至明末子孫不下萬人。這萬餘人對朱楨來說,是他衍生出來的血緣關係等同的子孫,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這萬餘人僅少數是「天潢嫡派」,其餘都是「旁支庶宗」。天潢嫡派捧著明太祖親賜給朱楨的「金飯碗」代代相襲,過著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而絕大多數的旁支庶宗,隨著明朝的衰落、府庫的空虛,也時常饑寒交迫,歲供祿米不足糊口,而朱元璋所立「祖訓」又不允其從事四民之業。故明末楚王旁支庶宗中人,公開搶劫,暗中偷盜,甚至盜掘自家祖墳的,大有人在。朝廷也並不因為他們是朱元璋的裔孫而寬容他們,還是下令地方官吏將其中的危險分子捆綁而沉入大江。

而真正終結楚王府的,卻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的張獻忠。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四月中旬,張獻忠率領起義大軍攻佔漢口、漢陽後,隨即由鴨蛋洲渡江,直逼武昌。「楚府新兵」實難抵擋起義大軍攻勢,五月二十九日,明朝官員棄城而逃,楚王府新兵大開保安、文昌二門向張獻忠投降,武昌被克。義軍殺盡楚宗室,將楚王朱華奎囚入鐵籠沉於大江之中,放火燒毀楚王府。張獻忠改江夏為天授府,建立「大西」政權,自稱「大西王」。

至此,歷經二百六十餘年的楚王府壽終正寢。

(本篇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