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絲路上的盛世華章:“萬裡同風 新疆文物精品展”國博開幕

中國美術報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亞歐大陸腹地,是古絲綢之路的樞紐、東西方文化交流匯聚之地,更是中華文明向西開放的門戶和中介。

新疆博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於志勇介紹到:“早在先秦時期,新疆地區即與中原內地保持著密切聯繫。自漢代設立西域都護府始,新疆地區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天下為一,萬裡同風’(《漢書·終軍傳》),此後直到清代中晚期,包括天山南北的新疆廣大地區一直統稱西域,歷代中央政權也都對這一地區行使著有效的管轄權。在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統治下,屯墾戍邊的實施,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僅極大地促進了新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繁榮,而且有力地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新疆地區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和建設起來的,歷史上頻繁深入的中外文化交流、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在這片沃土上交流融合,催生形成新疆地區豐富多樣的文化面貌,留下了眾多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瑰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中華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構,通過展覽展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重要職責。此次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共同舉辦“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就是要以文物實證新疆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疆地區是國家博物館開展戰略合作的重點地區。2018年9月,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在自治區博物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是貫徹中央治疆方略、推進“文化潤疆”的具體舉措。此次展覽是繼2003年 “天山·古道·東西風——新疆絲綢之路文物展”、2011年“新疆古代服飾展”後的又一次合作,也是國家博物館與地方文博機構共同舉辦地方精品文物系列展的又一成果。

本次展覽共展出191件(套)新疆各地出土的精美文物,在時間上自先秦延至宋元時期,在材質上包括陶器、金屬器、紡織品、木器、紙製品、佛造像、玻璃器等,在內容上還包括一部分的漢唐時期官府文書和多種文字的簡牘文書資料,配合以石窟壁畫還原及視頻、投影等多媒體展示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古代新疆繽紛燦爛的歷史文化,以及這片熱土上千百年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畫卷。

雙耳彩陶罐 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 劉桐

單耳帶流彩陶杯 和靜察吾乎4號墓地出土

早在先秦時期,中原即與西域有著緊密聯繫。商代起,中原與西域就有玉石交易,而中原的絲綢最遲在戰國時期就已傳入西域,表明早在張騫通西域之前,絲綢之路就已初具雛形。作為中華文明向西開放的門戶,這一時期的新疆引領了東、西文化交流的浪潮。

幾何圖劃紋陶罐 瑪納斯縣出土

雙熊對坐青銅祭盤 新源縣71團農場魚塘出土

甘肅、青海地區的彩陶文化、粟作農業技術向西傳播,深刻影響了天山南北多元文化的發展。

東方與西方的青銅冶煉技術,在古老的西域大地上交流融合,留下了東西合璧的青銅長歌。綠洲與草原、農耕與遊牧,各種不同生產生活方式族群的交流互補、遷徙匯聚、衝突融合,是推動中囯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漢歸義羌長”銅印 1953年沙雅於什格提出土 劉桐

印面陰刻篆文“漢歸義羌長”5字,“歸義”是漢中央政府給予其統轄的邊疆少數民族首領的一種封號。從出土地點判斷,此印應是漢中央政府頒發給西域地區羌族首領的。

隨著漢唐大一統格局的形成,新疆歷史進入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輝煌時期,古絲綢之路也迎來盛世華章。

彩繪騎馬武士俑 1964年吐魯番阿斯塔那29號墓出土 劉桐

張騫鑿空西域,絲綢之路正式開通,而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則標誌著新疆地區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此後,歷代中央政權都行使著對新疆地區的管轄權。

絹衣彩繪木俑 1973年吐魯番阿斯塔那206號墓出土 范立

女俑頭部為木塑彩繪,身軀以木柱支撐,胳膊用紙撚製成,呈侍立恭候狀。發束高髻,頭微向左側。面部描繪花鈿。身著團花錦上衣、黃底白花絹製披肩。下穿紅、黃相間豎條曳地長裙。一派高貴、典雅、豔美的姿態。阿斯塔那206號墓是高昌左衛大將軍張雄與妻子的合葬墓。唐貞觀之初,高昌王麴文泰對抗唐朝,有分裂行徑,張雄則主張統一,與麴文泰發生激烈衝突,於公元633年憂憤而死。公元640年唐朝平定高昌後,有感張雄之忠,將張雄的兩個兒子封為高官,並封其妻為“永安太郡君”。公元688年其妻死,被厚葬於張雄墓中。故該墓隨葬品豐富,大多具有明顯的盛唐風格。

唐朝先後設置安西大都護府和北庭大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設官建制、屯墾戍邊等政令的實施,促進了西域各地的穩定與發展,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有力地推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程。從商貿活動到文化交流,帶來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並匯集為開創新時代的動力,最終形成了以漢唐為核心向四周異塵餘生的中華文化圈。

彩塑菩薩頭像 焉耆錫克沁千佛洞出土 劉桐

此頭像發髻為大波浪紋,圓臉,眉、眼細長,雙耳飾花式耳環。此菩薩頭像是1928年黃文弼先生參加中瑞(瑞典)考察團在新疆進行科學考古時發現的文物之一,這是中國考古學家首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的成果。這些造像展現了佛教藝術傳入新疆地區後與當地風格的融合,造像面龐圓潤,細眉高目,既有佛教發源地古印度的藝術風采,也有東方藝術的特色,具有明顯的地區過渡性,是佛教藝術發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佐證。

在世界文明史、中國文化史上,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新疆是佛教系統傳入中國的第一站。佛教傳入新疆後,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發展,產生了獨具特色的西域佛教,並形成了幾個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絲路南道有:於闐、尼雅、米蘭、樓蘭等;絲路北道有:巴楚、龜茲、焉耆、高昌等。

佛教文化藝術在交流中不斷發展,千年間,在這條文化交流的大動脈——絲綢之路上,以鳩摩羅什等為代表的西域高僧為傳佛法持篋東進;法顯、玄奘等中原大德為求真經負笈西行,經年絡繹不絕。

彩繪駝夫俑 1973年吐魯番阿斯塔納206號墓出土

新疆的歷史與文物已深刻清晰地向世人闡明:始終扎根於中華文明沃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地區歷來是各民族共同開發建設和擁有的地方,是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組成部分。在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的輝煌歷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土,共同締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