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出新樣無窮盡——明清奇巧造型漆器

清代乾隆朝漆器造型推陳出新,一些人造物體如香幾、香案、包袱、書函、古錢幣等,皆成為了漆器模仿的對象,別出心裁,頗有創意。

故宮博物院藏

填漆輦式香幾,清中期,高27.9、長56、寬19.5厘米。香幾為長方形廂體,前後置輪。通體髹赭色漆為地,用紅、黃色漆填飾花卉紋及“壽”字裝飾。廂體由鏤空菱花形隔窗組成,前門可開啟。香幾,因置香爐而得名,是一種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家具,多設於書房之內。香幾之上既可置爐焚香,亦可置瓶插花。常見香幾多為圓形,較高,腿足彎曲較誇張。此件香幾與畫舫式香案、亭台式香案皆造型新奇別致,為清代中期出現的新器形,既有實用功能,又可作為陳設觀賞品。

故宮博物院藏

黑漆描金包袱盒,清雍正。高12、長21.8厘米,寬11.8厘米。長方盒外飾一塊錦系住盒,包袱打結於蓋頂,盒與包袱渾然一體。盒以黑漆為地,描金折枝佛手、壽桃、石榴等紋,有“多福”“多壽”“多子”之意。用多色繪成錦緞效果,飾以菊花、龜背、“卐”字錦紋。此盒造型獨特,匠心獨具。這種裝飾風格受外來文化影響所致。據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十年二月二十七日,首領薩木哈特出洋漆包袱盒二件,皇上傳旨:此盒式樣甚好,照此再做一些黑紅漆盒。”

乾隆朝號稱“盛世”,乾隆皇帝嗜好古器物,為迎合皇帝的喜好,清代中期出現一些造型和紋樣都仿青銅器、玉器、瓷器、金器的漆器,前代絕無僅有。清代仿商周青銅器造型的漆器,如觚、壺、鈁、等多有出現,均造型沉穩,紋樣古樸,表現出懷古、思古之情。仿古漆器有的對青銅器常見的虯螭紋、夔龍紋、鳳紋、谷紋等紋樣也進行仿製,有的則按照新的審美需求,對古代紋飾進行取捨或改造。

故宮博物院藏

剔紅仿銅壺式盒,清中期,高21.5、口徑13.3×9.9厘米。盒仿古銅壺。通體髹紅漆,雕古代銅器紋樣。盒蓋面雕獸面紋。盒壁自上而下一次雕變形焦葉紋、渦紋、鳳鳥紋、雙螭紋、蟬紋。底座雕蕉葉和鳳鳥紋。

上海博物館藏

盧棟製仿紫砂錫胎漆壺,清末,通高8.5、寬21.2厘米。此壺造型洗練,式樣為清代文人藝術家陳鴻壽所創紫砂壺“曼聲十八式”之一。器表仿紫砂泥色,髹棗紅漆,質地細膩溫潤。壺身兩面均陰鐫隸書銘文,銘文摹刻江蘇溧陽零陵寺中唐代石井欄題銘,書法端正,刀法簡勁,布局平正。此壺為盧棟製作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工精湛,摹刻傳神。

故宮博物院藏

識文描金銀花卉高足杯,清中期。高13、口徑14.8、足徑7.1厘米。此杯仿金高足杯,撇口,斂腹,高足。杯內、外金漆地,杯外腹部折枝花金銀色大、小二朵相間排列。足部飾瓔珞紋,足內黑漆灑金。識文描金是清代描金漆器中頗具成就的技法。所謂“識文”指用稠漆和漆灰做出的高於漆面的凸起花紋。“識文描金”即在凸起的花紋上施以描金、貼金或泥金。

故宮博物院藏

紫漆描金纏枝蓮紋多穆壺,清中期,高58.3、口徑14.5厘米。壺僧帽式口,帶鈕蓋,方形曲流,附環形鏈。壺身髹紫漆為地,以金漆細勾纏枝蓮紋。蓋飾描金花瓣紋。多穆壺是蒙、藏民族飲用奶茶的用具,多用金、銀等金屬製作而成,此為仿製金屬多穆壺。

原文作者:劉芳芳 周官清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9年1月刊《別出新樣無窮盡——明清奇巧造型漆器》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