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起點 17 歲了,網絡文學變成一門怎樣的生意?

2001 年,網名為「黑暗之心」的吳文輝和一群網絡文學作者創辦一個叫作「玄幻文學會」的網站,親歷此事的一名作者在知乎上回憶此事時評價道:

用當時玄幻文中時髦的話講,後世的網文歷史學家會感歎,這是一聲驚雷,開創了一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

如果你知道這個域名為 cmfu.com 的網站正是如今的起點中文網,一定不會覺得這句話有任何誇張成分。

一年以後的 2002 年 5 月 15 日,玄幻文學會改名為「起點中文網」,這是起點公認的成立時間,彼時也是網絡文學的起點,榕樹下、幻劍書盟、博庫、晉江、天鷹文學城等網文小說網站或論壇都是同期的佼佼者,頗有群雄爭霸之勢。

當然,上述大部分網站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亦或成為暴露年齡的名詞,只有起點屹立不倒,一步一步從個人網站走上網絡文學霸主之位,細算下來已走過 17 個年頭。

顯然,網絡文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其形態已和當初大為不同,而起點無疑在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從個人網站到領頭羊,起點做對了什麽?

2000 年左右的網絡,仍是奉行免費策略的時代,網絡文學領域亦是如此,所有的作者憑一腔熱血在網上筆耕不輟,但情懷終究不能當飯吃,除了少數作者有幸將版權賣給出版社獲得為數不多的收益外,大部分作者很難以此為生,於是寫著寫著就斷更的現象屢見不鮮,被圈內戲稱為「太監」。

加上最初人們對網絡文學的偏見,這一行業發展之初並不為人所看好,直到起點的 VIP 收費制度橫空出世,網絡小說才開始找到商業模式上的突破,也是起點確立其江湖地位的重要事件。

或許對今天很多網文愛好者而言,充值買點看已是再正常不過的操作,但在十幾年前免費為王的時代,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推行付費模式無異於一場豪賭。

「不這樣,就會死。」在起點團隊中,理工科出身吳文輝是付費模式的堅定推行者:「互聯網的企業如果沒法盈利只會出現一種結果,就是不停地消耗下去;我們當時很小,靠興趣耗不起。而且如果有一天我們會失去興趣了怎麽辦?是轉手嗎?想不到太多結果。所以核心的觀念就是做企業要有利潤。」

除了要面對扭轉用戶付費觀念的挑戰外,付費模式的另一大障礙則是支付方式的不便,起點的第一個付費用戶「耗子」是通過郵局匯款完成了他第一筆充值,創始人之一的林庭鋒最初給作者寄稿費還要騎著電動車去銀行轉账。

即便如此,起點硬是憑借最初的 23 部收費作品讓業界看到了網絡文學盈利的可能性,起點開創的以免費公共章節吸引讀者,再通過 VIP 章節收費的制度以及千字 2 分錢的收費標準逐漸為業界效仿。2004 年盛大的收購為起點引入點卡支付方式,解決「支付難」問題後的起點更是如虎添翼,網絡文學的商業模式基本成型。

付費模式的成功不僅在於網絡文學平台能夠實現盈利,同時也讓很多作者意識可以靠網絡寫作過上體面的生活,不少作者的第一桶金便是來自起點的稿費。

起點最早的作者之一「血紅」(原名劉煒)自曝從起點拿到的第一筆稿費只有 50 元,但半年以後,他已經是稿費達上百萬的「白金作家」。起點中文網總編輯楊晨透露如今他們一年支付的稿費高達 16 億。

談及起點保持多年的競爭力,閱文集團原創內容部高級總監楊沾在接受愛範兒採訪時表示起點在作家中的口碑同樣至關重要:

做了這麽多年,真正全行業沒有欠過作家稿費的,就我們一家,這個就是口口相傳的。大家一開始是覺得在網上寫書賺不到錢,你林總(林庭鋒)開口我就給你用,不指望從你這兒賺錢,當他真正賺到錢以後,發酵效果是特別好的。

現如今的網絡文學是什麽樣的?

回顧起點的成功,有一點經常被人所忽略,即網站早期互動性極高的評論區,到了移動時代,這種社區氛圍則被段評和類似於彈幕的「本章說」發揚光大。

如果說起點的付費模式奠定了網絡文學的商業模式,那麽本章說、段評則刷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閱讀甚至創作方式。

在本章說和段評中,讀者中的各路人才已經不局限於點評小說好壞,他們調侃作者、續寫小說、創作同人……起點稱之為「用戶共讀、共創」。

楊晨認為這些變化說明網文開始了朝「IP 粉絲文化時代」方向的進化:「閱讀已經不再沉默,我們的作品也不再僅僅只是文本,不再僅僅是故事本身。」

良好的互動氛圍帶來的粘性是顯而易見的,起點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4 月,起點平台上已累計產生了 7700 萬條段評數據,段評對於平台人均閱讀時長的貢獻達到 9.6 分鐘以上,參與和閱讀段評的用戶為平台帶來了付費率 10% 的提升。

至於讓盜版用戶「改邪歸正」或許是本章說帶來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了,在盜版從技術手段上難以杜絕的情況下,文字之外的社區價值不失為推廣網絡文學正版化的新思路。

起點還想改變什麽?

毫無疑問,佔據網絡文學不止半壁江山的閱文儼然已成國內最大的網文 IP 庫,而起點的小說無疑是閱文 IP 庫的一大來源,起點已有《盜墓筆記》、《將夜》、《鬥破蒼穹》、《全職高手》等知名作品被搬上螢幕或改編成手遊,但起點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就在上周,起點中文網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準確來說,是成立 17 周年的慶祝會,同時也宣布了他們圍繞 IP 粉絲文化打造的「百川計劃」,進一步提高作者收入並讓讀者有機會參與到內容創作中,例如已經上線的「角色」就是起點對用戶輔助創作的嘗試,起點還想加深這種參與度,即通過讀者互動、粉絲運營等手段將 IP 孵化過程前置,最大化 IP 的商業價值和作者收益。

此外,起點對作者的扶持將擴展至起點以外的平台,具體來說,起點讀書將以 MCN 機構的方式入駐微博、騰訊企鵝號、今日頭條等內容平台。

IP 開發也好,粉絲經濟也罷,影響顯然是雙向的,作者們的小說改變了當代年輕人的閱讀方式,粉絲們也在以自己的能力影響著作品的走向和商業化,正如楊沾所說:

我們不是一個數字出版產品,或者我們根本就不是一個產品,它可能是一種文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