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人生真有起跑線,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的關係

我們經常對教育現狀抱有諸多不滿,卻很少反思自己是否把孩子的尊嚴與心理健康時刻放在心上。教育從不單單是學校的事,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師長。

美國天普大學學校心理學博士謝剛,她說如果人生真有什麽起跑線,那孩子心理健康的起跑線就是和睦的家庭關係。

作者:謝剛;美國天普大學學校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州弗裡蒙特市聯合校區學校心理學家;本文來源:公眾號“新東方家庭教育 ”(ID:sdfjtjy)。

........................................

孩子心理健康的起跑線,

是和睦的家庭關係

先從我自己的家庭講起吧。

我的弟弟、妹妹,比我各小四歲和兩歲,很遺憾,都有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都是青少年末期發病,到現在還需要別人的照顧,沒法處理生活中的壓力,更別提發揮個人的潛力了。總結他們這種狀況形成的原因,真是囊括了這幾十年來教育心理學的所有發現。

首先,他們成長過程中基本的心理需要沒被滿足。

孩子的第一個基本需要是“歸屬感”。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心理健康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能夠“處理生活中的壓力”,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對能和睦相處的夫妻,不但擁有感情基礎,還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寬容、耐心、會溝通,還會管理情緒。我們都有會生氣的時候,生氣不分好壞,但是怎樣表達出來,就有好壞之分。

生活在和睦家庭裡的孩子,每天都在上著最生動的“心理健康”課,他們知道怎樣去處理壓力,怎麽樣去解決衝突,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觀察和學習來的。

而我的父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逢年過節吵得最厲害。

生活在父母關係不和的家庭裡,重複暴露在充滿矛盾、要求總不一致的環境中,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產生恐懼、抑鬱、憤怒的感覺。

父母之間長期衝突,無論是否離異,與孩子的焦慮和問題行為都成正相關,和健康成負相關。孩子暴露在衝突中的時間越長,負性情緒越多,相應的行為反應,比如攻擊性行為,也越多;成年後的親密關係更為脆弱,更可能離異。

如果說人生真的有什麽起跑線,孩子的起跑線真的就是父母的關係。

我和我的弟弟妹妹早已經輸在起跑線了,我清楚地記得我弟弟在18歲時發病,就是當時我母親因為和父親多年的矛盾而離家出走,幾個月都不知道去了哪裡。

我去醫院看望弟弟,他當時出現了幻覺,衝著門外喊“媽”,還問我:“我只想全家生活在一起,這個要求過分嗎?”

夫妻關係惡劣還會直接影響到父母和孩子的互動。

像我妹妹我也覺得很遺憾。我爸爸重男輕女。我的名字謝剛像男孩的名字,因為是出生以前就起好了,我出生之後我爸一看是個女孩也懶得改了。

而妹妹出生時,父親一看又是女孩,扭頭就走,連飯都不給母親送。所以我媽媽看到她的時候,雖然在生理上照顧她,但是沒有那種聯結,也沒有那種愛。

我們講孩子與母親最初的依戀太重要了。在孩子的嬰兒期,你不光是喂飽孩子,每個你給孩子的眼神,跟他講的話,還有擁抱,都在向他傳遞“你很重要,世界很安全,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這樣,孩子就會信任這個世界,對未來充滿希望。

而我的妹妹缺失了這些。媽媽懷弟弟的時候,剛一歲多的妹妹被送回父親老家近兩年,所以和母親關係一直冷漠。一直對周圍的世界有不信任感,最後工作的時候,一直懷疑別人老是在說她的壞話,出現精神分裂的症狀。

你剝奪孩子的自主感和成就感,

就是在剝奪“心理健康”的根基

除了歸屬感,成就感和自主感也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因為這些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能發揮多大潛能。

我的弟弟,從小學習能力比較差。小孩子如果遇到一個困難的問題,比如說作業他做不出來,第一個反應很可能是逃避,所以在小學時弟弟一做作業就說自己“頭疼”,我爸爸很喜歡男孩子,所以他一說“頭疼”,父親就要求我替他做。

他一直這樣逃避,在學習中完全沒有成就感。課外也沒有其它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來體會自信心。

如果一個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找不到讓自己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主感的活動,他的“心理健康”就沒有一點根基。

而妹妹正好相反,她天生很有美術天賦,初中時無師自通畫的臨摹,和我在本科時看到的美術系學生作品相似,她不用人教就自己會。

可父母沒有給她機會深造,安排她上職高,然後去商場工作。今天俞敏洪老師也在講,不管你做什麽工作,只要是你喜歡的工作,你一定會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可是她沒有,她在工作上完全用不到她自己的天賦。

這是我妹妹成長中巨大的缺失。等我2000年開始工作,終於有條件支持她發展愛好時,她已經病了六年,進出醫院幾次。身邊沒有強大引導的情況下,連幾個月的設計課程都堅持不下來,到現在都無法知道“個人潛能”到底有多大。

所以,孩子有自己天生能力和個性特點,需要父母的接納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否則他們的心理健康就有很大的隱患。

你每天都在

給孩子的心理健康喂“垃圾食品”嗎?

我在美國加州的一所小學工作時,有一個12歲的孩子來我們家,是我大兒子的同學。我兒子剛練完鋼琴,我說讓他也彈一彈,他灰著臉說不要,覺得不如我兒子彈得好。

我非常詫異,因為我知道他明明比我兒子彈得好很多。這個孩子並不是謙虛,他是真的覺得自己彈得不夠好。為什麽呢?

這個孩子的爸爸經常打他媽媽,也經常打他、批評他,親子間的互動總是負面的。所以明明很優秀的孩子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他會這麽看待自己,是從跟父親的相處中得出的結論。

父母跟孩子日複一日的相處,最終留給孩子記憶的烙印。

比如,我是1996年到美國的,到現在21年了,我們家不慶祝中國新年,為什麽?因為我一想到新年,我馬上就想到我媽媽在哭,我爸爸在喊。我到現在正在慢慢去克服,這就是記憶的力量。

曾經有一位音樂天賦特別高的學生告訴我,我和我姐姐一輩子都不會再碰鋼琴。因為我們每次看到鋼琴,想到的都是屈辱感。因為她們的媽媽鋼琴彈得非常好,每次姐妹倆練琴,馬上就可以聽出哪裡不對,所以總在挑毛病。

這位學生最深刻的記憶就是一個冬天的晚上,姐姐在責罵下拒絕練琴,被媽媽趕到冰冷的院子裡罰站,姐姐穿著拖鞋,穿著很單薄的衣服。而她就跪在媽媽面前求她讓姐姐進屋裡來,這是她對鋼琴最深的記憶。

雖然媽媽想讓女兒進步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孩子堅持下去,可媽媽的方式不對。一味的批評和懲罰只會讓女兒把“練琴”和負面的情緒聯繫在一起。

大量的心理學證明:不管是師生還是親子互動,只有把鼓勵和指正的比例保持在 4:1 到 5:1 的時候,孩子接受起來才更有效。

孩子彈鋼琴總有好的地方,你要是指出來說,孩子你看這麽難的曲子,你都堅持練了一個多星期了,我特別佩服你這種毅力。孩子就更有意願和動力,繼續堅持下去。

有一個爸爸說他不會彈鋼琴,可是家裡倆孩子特別喜歡彈鋼琴,為什麽呢?因為他們一彈鋼琴這個爸爸就靠在旁邊,用既羨慕又崇拜的眼光看著孩子,然後說你們彈得真好,孩子就可喜歡彈鋼琴了。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積極記憶。我們每天對孩子的臉色、說的話、管教的方式,傳遞的眼神等等,都會成為孩子的記憶,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糧。

如何讓孩子學會面對挑戰,獲得成功?

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功,充分發揮潛能,少不了面對困難時的韌性和恆心。

但是面對困難的和挑戰的時候,是什麽在影響孩子是選擇堅持還是放棄,是選擇爭取還是退縮?

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研究表明,三個原因決定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是悲觀還是樂觀:

1、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成功的時候,父母總是歸結為孩子個人的努力或特長,如“你交流能力真好,我都被你說服了!”等,孩子就慢慢會形成樂觀的解釋方式。

2、孩子失敗時父母批評的方式

如果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總是歸結為孩子個人的錯誤,並給他貼標簽,如“你就是記性差!” , “女孩子數學都不好!”等,孩子就慢慢會形成悲觀的解釋方式。

工作中接觸過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一點失誤,馬上誇張到將來會有多麽糟糕的結果。比如孩子只是錯了一道數學題,馬上就說:“你要是建房子,錯一個小數點得了嗎?是要出人命的啊!”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但這反應也太誇張了!以後還敢再犯錯誤嗎?

3、早期生活中有負面事件反覆發生

早期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如親近的家庭成員在自己幼年時離世、父母離婚、或長時間發泄負面情緒等。

如果沒有適當引導,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論如何努力,壞的結果總會出現,個人努力不會有用,所以感到無助,將來在遇到困難時則更容易選擇放棄。

“為未來成長而學習”還是“為過去錯誤而懲罰”?

孩子在各方面表現都好的時候,通常一好百好。但孩子們犯錯以後,已經是極度的悲傷、恐懼、失望、有挫折感了,我們的反應孩子會特別印象深刻,管教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

我記得我工作的高中曾有幾位男生在網絡上攻擊某位老師,被校方發現後每位學生的家長都被叫到學校談話,要接受停學的處罰。當時這幾個男生被一起叫到辦公室來開會的時候,你就看到,其中有的家長臉色都快掛不住了。你可以想象回到家裡他們會怎麽發作。

可是有一位爸爸,非常心平氣和。開完會之後我問他,您的反應為什麽跟其他家長不一樣?

他就告訴我,誰年輕時沒犯過錯。我跟孩子談過這件事了,他其實根本沒上過這個老師的課,就是因為別的同學都在說這件事情,他跟著瞎起哄,結果他說的話更難聽,也得到了更嚴重的懲罰。

但是孩子對這件事記憶非常深刻,他學會了要三思後行,不要人雲亦雲。

所以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從這件事情上學習了什麽東西。

如果我們發火了,孩子就會想怎麽反抗我們,跟我們爭辯,我們就轉移了目標了,就把焦點變成跟孩子的衝突上,就錯過了在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為將來的成長而學習”還是“為過去的錯誤而懲罰”,不同的管教理念,對孩子面對錯誤或失敗時的心態有天壤之別的影響。

真正的放養是有底線沒上限

很多家長問我,是不是放養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我說,那要看你怎麽看放養,真正放養的孩子不是說放著不管的,真正的放養是有底線沒上限。

比如我給你自主選擇的自由,但是我有底線,比如我需要你是一個誠實的人,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是一個能夠堅持的人。有了這些底線,上限我不去限制,這才是真正的放養。

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心理素質更強,因為孩子有自主感和自由度,有選擇的權利。

設想我們自己工作中時時都有人監視著你,你做得不好時,馬上有人指出來批評,在這種情況下你工作的上進心會更強嗎?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嗎?不可能。

孩子也需要這樣的自由度,他們控制不了早晨幾點上學,也控制不了有多少作業,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盡量要多給孩子一些選擇的事情。

比如說他的愛好、興趣等,你要觀察一下孩子到底喜歡什麽,鼓勵他去嘗試可以發揮他優勢的。還是那句話,我們有底線,比如孩子的健康很重要,那一定要有一樣運動,但是是什麽運動?孩子可以自己去選擇。

我們的痛苦,往往在於我們太多的為孩子負起了他的責任,孩子沒有自主感,也學不會為自己負責。

其實,相互支持愛護的夫妻關係,相互尊重的親子關係,這兩樣有了,孩子就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心理健康的基礎。

愛因斯坦曾說過:教育,是學校裡教過的知識都忘掉後,自己還保留的東西。

回頭想想,我們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期間學習的具體知識還能記住多少呢?

我們最終記住的,是這個過程中,對我們現在、將來、工作、生活中影響最大的自我概念、減壓方式、抗挫能力等心理健康的因素。

祝願我們的孩子,都可以充分發揮潛能,處理生活中的壓力,在成長過程中養成那些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品格和行為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