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直接進行人體試驗!瘋狂!」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國,剛剛,國家衛健委發聲!

今天,一則消息震驚了學術界。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

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據悉,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HIV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為「CRISPR/Cas9」技術。

剛剛,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方微博@健康深圳 發布聲明稱,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


賀建奎對這對嬰兒的介紹
影片戳↓↓

質疑

消息引起軒然大波

後續難道要對雙胞胎繼續實驗?

倫理問題怎麼辦?

人類的歷史就此被改寫了嗎?

媒體四問基因編輯嬰兒

消息一出,質疑聲不斷,科技日報對此提出了四點疑問——

1.CCR5這個靶點是不是已經公認的會感染HIV?敲除這個靶點有沒有其他潛在威脅?會導致其他疾病?

2.如何能夠證明這對雙胞胎嬰兒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因為也不可能現在就讓嬰兒接觸愛滋病傳染,這是有悖倫理道德的。如果這對雙胞胎一生都沒有經歷過可能感染愛滋病的環境或行為,又如何證明她們天然抵抗愛滋病?

3.對試管嬰兒進行基因編輯是否有悖倫理道德,經過什麼部門審批?一個民營醫院就能做這樣的實驗嗎?

4.此前我國有沒有過基因編輯手段用於人體的實驗?

業界聲音:此事後果不可預測

「這事件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問題的範疇,後果不可預測,一定是倫理爭論的焦點。即使技術是100%可靠,人類是否可以或應該編輯自己的生殖細胞和胚胎,(看到這個消息)絕大多數人肯定大腦一片空白,包括我自己。」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林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會有什麼後果?果殼網用更通俗的話語做了表述:

CRISPR作為基因編輯工具雖然強力,但是會有很多「脫靶"——錯誤地編輯了不該編輯的地方。它的脫靶率依然是一個爭議中的話題。

在有些領域,脫靶不是大問題,比如如果我要編輯一個農作物,那很簡單,編輯完了之後養養看,不斷檢測各種指標,如果出了問題,扔掉重來就是了。

但是在人類胚胎編輯裡,脫靶就是大問題了,因為你只有一個檢測視窗——那就是胚胎早期。等到胚胎髮育起來再發現問題那就晚了,你總不能把一整個活人給扔掉。

而且,這個人長大成人之後還要結婚生子的,脫靶帶來的錯誤編輯還會傳給後代。

當然研究者肯定知道脫靶的風險,相信他們一定盡了一切努力來測序篩查防止脫靶的出現,但是目前的技術畢竟是有限度的,對人類胚胎進行操作,風險還是太大了。

追問

該項試驗未向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報備

新京報從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獲悉,該項試驗進行前並未向該部門報備,正開會研究此事。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否認與此事有關

據媒體公開的這項實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表書顯示,賀建奎這項研究提交審查的醫學倫理委員會,系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


媒體在網上披露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表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接受採訪時,否認該院和此事有關。這件事不屬實,我們沒有接受過相關資訊,正在調查。

11月26日下午,上個月剛剛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離職的醫務部主任秦蘇驥對南都記者表示,根據申請書顯示的時間,其當時還在醫院任職,同時他也是倫理委員會成員,但是他並沒有印象,醫院開過這個會議。作為倫理委員會成員,他的簽名沒有在申請書上。

秦蘇驥介紹,他特地去找了上面有簽名的前同事了解情況。幾名前同事表示,自己並沒有簽過這張申請書,也沒有印象召開過有關這個項目的會議,簽名可能是偽造。

「我一點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秦蘇驥表示,以他當時在和美婦兒科醫院的職務,如果有這個事情,他應該要知曉的。同時,醫院倫理委員會除了醫院內部人員,還有法律界人士、社會界人士共同組成,但是這張申請書上,並沒有看到法律界人士、社會界人士成員的簽名。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介紹,這個實驗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出生的,至於網上流傳的那張申請書,醫院也不了解情況,目前正在調查核實。

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據報導,這次編輯峰會於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和香港科學院在香港聯合舉辦。賀建奎將在峰會現場展示他長官的項目組在小鼠、猴和人類胚胎的實驗數據。在50枚人類胚胎基因測序結果顯示,未發現脫靶現象;而所有人類正常胚胎裡面,有超過44% 的胚胎編輯有效。賀建奎還展示此次基因手術嬰兒臍帶血的檢測結果,證明基因手術成功,並未發現脫靶現象。他表示,結果仍然需要時間觀察與檢驗,因此準備了長達18年的隨訪計劃。

網傳百餘科學家聯合聲明:

瘋狂!譴責!

@知識分子 微博發布百餘科學家聯合聲明,表示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最新回應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

已啟動調查

11月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明確規定「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是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工作的管理責任主體,應當設立倫理委員會,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倫理委員會獨立開展倫理審查工作。醫療衛生機構未設立倫理委員會的,不得開展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工作。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構備案,並在醫學研究登記備案資訊系統登記」。

深圳市參照該《辦法》對省級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的相關職責要求,建立了「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並已開展「從事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醫療衛生機構已設立倫理委員會的備案工作」。根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構備案」,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於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導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

2018年11月26日

賀建奎最新回應:

堅信倫理將站在我們一邊

以下為賀建奎的回應——

露露娜娜的降生「一切正常」

幾周前,兩個可愛的小女孩在中國出生,她們的名字叫露露和娜娜,現在她們和媽媽葛女士,爸爸馬先生一起平安出院回家。

葛女士通過常規試管嬰兒技術懷孕,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在丈夫的精子被注入卵子後,我們還立刻注射了一點點蛋白質和指引信號來做基因手術——在露露和娜娜還是單細胞時候,去關閉愛滋病毒進入並感染人體細胞的大門。

幾天后,在露露和娜娜被放回葛女士子宮之前,我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的進行。

在我們的密切監護下,葛女士懷孕狀況一切正常。我們通過超音波和血液檢查監測胎兒發育情況。露露娜娜出生後,我們再次對他們的全基因組進行深測序。而這再次證實此次基因手術的安全性: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當馬先生看到他女兒的時候,他告訴我「我下半輩子有了牽掛,也有了期盼,要為太太和女兒好好生活。」

「為了他們,我願意接受指責」

正如你所見,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歧視更加深了病毒感染的破壞性。來自社會、工作、醫療等無所不在的歧視,讓馬先生和葛女士憂慮,他們無法接受孩子被捲入充滿恐懼的世界。

馬先生的一番話讓我理解了一些新的東西。一次基因手術可以拯救兒童免受如囊性纖維化或愛滋病毒等疾病對生命的威脅。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健康的生活中獲得平等的機會,而且還能為整個家庭帶來新希望。

我也是兩個女兒的爸爸,我想不出更美好的禮物:讓這些夫婦擁有一個充滿愛意的家庭。我想說,媒體曾報導首例試管嬰兒露易絲·布朗的出生,當時一度有些爭議。

但四十年來,法規、社會道德與試管技術一同發展,並幫助800多萬兒童來到這個世界。試管技術切切實實給無數家庭帶來福祉。現在,我們的基因手術則是幫助少數家庭的新試管技術。

對於少數兒童,早期基因手術可能是治癒遺傳性疾病和預防疾病的唯一可行方法。我希望你能同情他們。馬先生家並不想要定製寶寶,他們只想讓孩子能預防疾病並且平平靜靜茁壯成長。最後我想強調,基因手術目前仍然是一種治療性技術。

我認為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通過基因手術去增強胎兒智商、改變頭髮或眼睛的顏色。這都應該被禁止。我知道我的工作會有些爭議,但我相信這些家庭需要這個技術。

選擇基因手術因其「安全」且「有醫療價值」

您可能好奇我們為什麼使用基因手術,去預防HIV,而不是去研究致命疾病?兩個原因,首先是安全,其次是在真實世界有醫療價值。

作為一名科學家和兩個女孩的父親,安全性是我所有問題裡面關注的第一要點。我們選擇被了解最充分的基因之一——CCR5。

實際上,有一億人天然就擁有一種使CCR5基因失效的遺傳變異保護他們抵禦HIV。這些人非常健康。我們的手術,在天然變異的起始點準確切斷DNA。

數十年來,許多臨床研究用藥物模仿天然變異,這包括美國第一例基因手術臨床試驗,試驗被證明是安全的。

同時,抵禦愛滋的基因手術需要儘可能簡單,簡單到僅僅敲除幾個DNA序列。

雖然修復一個破碎的基因,去治療更多像家族性癌症或肌營養不良的疾病是有益的,但實現起來更複雜。目前,美國的研究表明尚未有這種修復能在胚胎層面取得良好效果。

其次,我們最終選取HIV作為首個治療對象是基於現實世界的醫學價值。愛滋病仍然是一種致命的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仍然亟需醫學突破。

去年,有一百萬人死於愛滋病,新發感染數量依然三倍於聯合國2020年抗艾目標。沒有疫苗或治癒方案,終生如一日的服藥會帶來健康風險。在許多國家,歧視更加深了病毒感染的破壞性。僱主可能在員工感染HIV後解僱他們,醫生拒絕治療。CCR5基因手術,雖然不適用於一般公眾,但可能對一些受影響或非常高風險的家庭有價值——保護他們的孩子免受相同的命運。

201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認為,這種類似於疫苗的疾病預防是符合倫理的基因手術應用。

「堅信倫理將站在我們這邊」

把孩子叫做「定製寶寶」是錯誤的,這對有遺傳疾病的父母來說是一種詆毀,這是在試圖製造恐懼和厭惡的情緒。

孩子並非被設計,而這也不是父母的意願。這些父母攜帶著致命的遺傳疾病——而這通常是兩萬個基因中的一個微小錯誤導致的。如果我們有能力幫助這些父母去保護他們的孩子,我們就不能見死不救。

關於如何幫助這些家庭,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們堅信歷史(倫理)終將站在我們這邊(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

一如七十年代的露易絲·布朗(首例試管嬰兒,編者注),同樣的恐懼和指責將再次出現。既然,現已公認輔助生殖技術對家庭有益,那麼基因手術在未來二三十年後也將會是合情合理的。

況且, 無論是胎兒還是成人的基因編輯,都不會減少父母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與責任,無論孩子是疾病或健康。

我們拒絕基因增強,性別選擇或是改變皮膚和眼睛的顏色,因為這並不能算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我們草擬了胚胎基因手術的五個基本準則(分別為:悲憫之心、有所為更有所不為、探索你自由、生活需要奮鬥、促進普惠的健康權,對應的英文為: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Only for seriousdisease, never vanity/ 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Genes do not define you/ Everyone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編者注),並誠摯的邀請您評論這些準則,去確保這些技術將會被用來做有益的事情。

請您在聽到指責聲音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許多沉默的家庭,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飽受遺傳疾病的痛苦。沒理由讓他們繼續承受苦難。他們可能不是倫理中心的負責人,沒辦法讓紐約時報去援引他們的話,但是,他們人雖微,言不輕。因為,他們命懸一線。

國家衛健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

要求廣東調查

「基因編輯嬰兒」很快引起國家衛健委注意,最新回應內容如下:

11月26日,有媒體就「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進行報導。我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