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監會放利好 中資銀行股能買嗎?

  來源:嘉銀證券

  近日,銀監會印發《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決定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具體的調整內容為: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

  圖:4大檔位對應的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

  下調撥備要求,是當局對經濟信心和不良改善信心的確認

  監管在此時推出撥備新規,應是充分考慮了目前銀行信用風險狀況。我們認為,這也體現出監管對當前經濟和銀行資產品質信心充足。

  從行業數據來看,商業銀行不良率在2012年至2016年間不斷上行,並於2016年三季度達到最高點1.76%,而2017年以來銀行不良率下降至1.74%,連續5個季度持平。

  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不良率均低於行業平均水準,並呈現企穩下降趨勢,僅農商行不良率仍在走高。上市銀行不良率在2017年下降更為明顯,已公布去年業績快報的15家上市銀行中,有13家年末不良率較年初下降,環比來看,多數上市銀行去年末不良率較三季度末有所下行,資產品質改善趨勢明顯。

  而從區域數據來看,資產品質在不同地區分化,但總體下降。從已披露資訊的15個省市銀監局數據來看,風險暴露較早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不良率繼續回落,其中上海、浙江等地甚至出現連續兩年不良“雙降”。

  新規或將加速不良出清,差異化監管利好穩健大行

  貸款撥備率(也稱撥貸比)為貸款損失準備與各項貸款餘額之比;撥備覆蓋率為貸款損失準備與不良貸款餘額之比。銀監會要求,按照同質同類、一行一策原則,明確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這意味著每一家銀行都有各自專門的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在確定具體監管要求時,主要考慮銀行貸款分類準確性、處置不良貸款的主動性、資本充足率等。

  我們認為,差異化監管,體現了管理層引導銀行主動確認和處置不良的明顯意圖,有利於行業不良加速出清。

  從貸款分類準確性指標——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比例數據來看,3Q17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處於70%左右的較低水準,距離享受120%撥備覆蓋率和1.5%撥貸比監管線的不良確認程度,還有一定提升太空。而國有大行不良確認審慎,基本可以享受這一較低撥備要求,尤其是對於不到2.5%撥貸比的工行和建行,之前有一定達標壓力。

  簡單測算,穩健經營的大行盈利最大提升太空均超10個百分點。此外,撥備新規有意引導銀行加強不良確認力度。未來伴隨銀行不良確認逐步嚴格,將對板塊估值提升帶來較強支撐。

  新規緩解資本補充壓力,有利於行業平穩改革轉型

  今年是防範金融風險攻堅戰第一年。在金融去杠杆政策下,融資需求表外轉表內、非標轉標,銀行存在資產投放意願。但是M2增速放慢以及同業負債受限,銀行擴張負債較為困難。兩方面因素催生銀行補資本動力。在資產品質包袱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銀行資本補充將更多依靠外源性再融資。但銀行集中性再融資或對市場資金面造成更大壓力。

  結合強調發展直接融資,培育新動能的大方向,我們認為《通知》有利於加強銀行內生盈利能力,引導更多資金對接新興產業。同時銀行業的資本壓力緩和,也加快銀行資產負債結構調整速度,實現銀行體系平穩改革轉型。

  基本面轉好,港股中資大行顯著低估

  我們認為,銀行股大趨勢正在好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基本面:息差與不良雙轉捩點,業績明顯上行是支撐;

  政策面:強監管或是銀行業供給側改革,大行預計將明顯受益於行業龍頭集中;

  資金面:險資、外資、銀行理財股票委外等增量資金配置為主,偏好銀行股;

  估值面:PE與PB估值為A股所有行業最低;A股銀行板塊ROE達15%,估值不到1倍18PB,而美國ROE僅為9%,估值達1.3倍PB。

  尤其當前港股中資銀行股18年最新估值,平均PE才5.3倍,PB僅0.7倍,處於明顯低估的水準,現金分紅也有吸引力,工行等銀行股也是大陸南下資金主要介入品種,中國平安甚至對工行H股進行了舉牌,港股中資銀行股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張明牌,進可攻退可守,建議逢低積極介入做中線投資。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超預期導致資產品質惡化;監管趨嚴超預期等。

責任編輯:馬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