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作反思的文明會被拋進歷史的故紙堆裡

桃花源圖(局部),(明)仇英繪

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後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或已夭折,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綿永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於今日巋然獨存。

這是梁漱溟先生在1942年著手撰寫、1949年6月完稿的《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所總結的。梁先生認為,中國在“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為偉大”,“由其偉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乾鄰邦外族,而融成後來之廣大中華民族。此謂中國文化非唯時間綿延最久,抑太空上之拓大亦不可及”。

不過,面對現代化的衝擊,再歷史悠久、燦爛輝煌的文化,也可能遭遇衰落。

1962年赴美留學後,杜維明就發現,學術界多半懷疑儒家是否能成為世界主流學術中的一部分。伯克利大學列文森教授的著作《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直截了當地說:“儒家的傳統已經逐漸地成為歷史現象、歷史事實,不可能還會進一步發展。”他還舉例說:“像梁啟超這樣的知識分子,在感情上還是回憶著中國的過去,但在理智上已經決定認同西方文化。”在西方,主流學者都拋棄了儒家學說。當時在中國,批評儒家的人更多。

這些判斷背後隱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那就是現代化。西化被認為就是現代化,而中國當時尚處在前現代化社會,一旦進入由科學、工業革命代表的現代化社會,儒家等傳統的力量就會被逐漸消除。列文森的學生和同事認為,在列文森看來,儒家、猶太教、基督教、印度教等,所有精神文明的命運都是一樣的,會隨著現代化、科學化的發展而消亡。

對此,杜維明說:

當時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在研究儒家傳統時,不能讓人了解它的源頭活水,讓它與我們的身心性命有所關聯,就無法證明儒家這一精神文明還可以在21世紀復活;也無法證明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一些傳統的價值可以對現代化、現代性進行批判乃至深刻的反思。因此,我認為,從事儒家研究或者認同儒家不僅僅是一個現代中國人或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責任,也是一個人類文明遇到的大困境。最大的追問在於:

人類應當走向何處?

人類應當依靠何種力量和平共處?

應當如何了解我們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曾經提出的“天下”觀念、“萬物一體”觀念是否已經成為一種空想?

那些價值、觀念如何體現出更深層次的要求?

當時,西方一些學者已經開始重新反思,儒家傳統的現代命運是否真如列文森所預言的那樣已經消亡。20世紀60年代末,列文森突然發現孔子及其“克己複禮”思想成為中國思想界批判的主要對象,這讓他十分震驚——一個學說真正的消亡在於它被遺忘,尚在被批判足以證明其生命力和現實的關懷與意義

1978年,我跟隨美國科學院的學術代表團短暫回國一個月,意識到應該更加了解中國大陸的儒家文化,儘管我曾在中國台灣地區學習儒家文化,也接觸到越南、韓國、日本以及歐美儒家文化。我深深感到,如果中國大陸的情況並未變化,或者多是反對儒家傳統的聲音,那麽儒家的命運就會像列文森所說的那樣。1980年,我受邀回到北京師范大學進行科研8個月,邊學習邊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儒家這個學術傳統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前景如何?是否存在光輝燦爛的一面?二是在中國大陸是否出現了相對獨立的學者群體?“相對獨立”的意思是能獨立判斷學術標準、學術發展方向的意義和價值。

在和老中青三代學者的交流中,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一種文化、一種文明,如果既有包容之力,又有獨立、內省之精神,便似有汩汩活水,不斷湧現,不束縛己身,不囿於陳念,而是能滋養、潤澤社會。人也是如此。

“成己成人”的“成己”並非把個人當成靜態實體,而是視作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有其自身的軌跡,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自我反思、自我判斷的維度,那就不可能成人,不可能成為一個不一般的人。

——杜維明

加強修養,使自己的精神處於一種明覺的“常惺惺”狀態,這就是過去人所講的涵養。對情欲有所節製,有錯誤及時作自我批評,使心靈解脫束縛,始終能自由思考。

——馮 契

並非每個民族都有富有生機、活潑、繁榮的文化傳統,歷史和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哲學就會僵化而陷入不自覺的生活習慣、社會規範和宗教教條之中,從而缺乏自覺的、批判的、思索的精神。

——成中英

新書上架

大國厚土

“文匯講堂”複旦大學上海儒學院 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953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