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地的回饋,淺談普洱茶,阿薩姆茶源自中國

引言:本文所書之普洱茶多指為茶的一個種名,與日常所說的普洱茶(茶類名)有著不同的意思(普洱茶種(茶種名)、普洱茶(茶類名)、普洱大葉種(品種名)、普洱縣(地名),普通消費者對普洱或普洱茶的認知多為其茶類名,也容易產生一定的誤解)。

播放GIF


普洱茶種:山茶科茶系樹本,學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拉丁文,中文譯阿薩姆),大喬木。具體的形態特徵就不在這裡闡述。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南部、南部及中南半島北部。包含了大葉品種與中、小葉品種。印度阿薩姆邦地區所茶的阿薩姆茶也屬於同一茶種,至於是當地的原始野生茶種還是中國移植的茶種就不去研究了。(YY一下,早個幾百年印度那地方不也算是咱先朝移民麽)。

關於印度阿薩姆茶有個小故事,17世紀,茶尤其是紅茶在歐洲上流社會中開始流行,而當時茶的主要原產地就是中國,商人總是逐利的,那會的中國還沒有清末那麼的脆弱,相比較弱小的印度更容易入侵,雖然中國的茶貿易有著相當的利潤,但在自己更有話語權且有相同產茶基礎(地理位置)的印度,能獲得更大的利潤,於是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尋找本地野生茶種的同時,也將中國的茶種移植了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有了現今印度阿薩姆地區的茶葉產地。


普洱茶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傳說殷周交替時期雲南先民濮人就將所中之茶獻給周武王;唐朝應該是最早有歷史文獻記載種植普洱茶的朝代,唐朝樊綽所著《蠻書》(文後有對此書的簡介)卷七中雲「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應該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


隨著茶業的發展,在製作上分為普洱散茶和普洱緊茶兩大類。

普洱緊茶:也就是目前市面上普遍稱為的普洱茶,按照發酵方法又有生茶(緊壓後自然存放緩慢發酵)、熟茶(高溫、高濕加速發酵),其品味以生茶為佳;

普洱散茶:以普洱茶種茶葉為原料根據不同工藝製成普洱綠茶、普洱紅茶、普洱青茶、普洱黃茶、普洱黑茶、普洱白茶。前文中所書印度阿薩姆茶即為阿薩姆紅茶或可稱為普洱紅茶,與中國的祁門紅茶、印度的大吉嶺紅茶、斯裡蘭卡的錫蘭高地紅茶被稱為世界四大紅茶。

普洱茶原料主要為人工種植型原料、原生態喬木大樹型原料。

人工種植型因養分不足,內質較差,價格普遍偏低;原生態喬木大樹型,又稱為「古樹茶」,一般為300年以上古樹,且都生長在深山老林中,古茶樹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其內質及其豐富,但因其原料有限,因而製成的普洱茶市面上價格都較高。


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膽固醇。在不追求極致品茗的情況下,普通的普洱茶還是可以隨意飲用的。因普洱茶不宜浸泡過久,相對於國飲綠茶來說還是稍微有那麼一丟丟麻煩,畢竟要用到至少2個茶具不是。


如有機遇,眾茶友不妨造訪一下古茶之地,尋一尋、探一探那深邃久遠的古茶樹。


附錄1、《蠻書》:唐吏樊綽為對付南詔國(雲貴高原古代王國),對南詔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搜集大量的南詔資料寫成《蠻書》,此書記載雲南自然地理、城鎮、交通、裡程、物產,特別是對南詔歷史、政治、經濟、軍事以及雲南各民族的生活習俗,作了系統的闡述,是唐代有關雲南的專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歷史最重要的著作,具有極重要的史料價值。


附錄2、古茶樹分布

雲南西雙版納:猛海縣巴達鄉、格朗和鄉、布朗山鄉、猛混鄉、猛宋鄉,猛臘縣象明鄉、易武鄉,景洪市基諾鄉、大猛龍鄉猛宋等。南糯山古茶園(現存面積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園,也有年代久遠的大茶樹)

雲南保山市:騰衝縣,龍陵縣,昌寧縣;壩灣鄉的大中寨、擺落塘、幫隴村、德昂舊寨等地。

雲南臨滄地區:雙江縣猛庫幫罵雪山、滄源縣糯良大黑山、單甲大黑山、鳳慶縣山頂塘大山、臨滄縣等地區

雲南普洱地區無量山、哀牢山和瀾滄江兩岸

其他地區:德巨集州:潞西縣的猛嘎野茶、瑞麗縣的弄島野茶、梁河縣的大廠大山茶、隴川野茶;紅河州:元陽縣的勝村野茶、金平縣的銅廠苦茶、文山州:廣南縣的革傭野茶、馬關縣的八寨澀茶、麻栗坡縣的金廠大樹茶等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