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薛洪言:2020,黑天鵝與大變革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薛洪言  

  2020年,我們邂逅了不止一個黑天鵝。新冠疫情是第一個,它創造了一個容易引發黑天鵝的環境,又孕育出更多的黑天鵝,使得2020變得如此不同:每個人、每家機構、每個國家,都受其影響。

  刺激消費

  2020年,消費刺激經濟的重要性凸顯,但激活消費也變得愈發困難,不僅僅是部分消費者的錢包受到影響,更為普遍的是消費者心理發生了變化。

  2020年6月,北京推出了餐飲消費券,最低可享受62折優惠。優惠力度大,消費熱情也高,但消費券一直發到12月,說明優惠不能停下來。隨便去一家連鎖快餐店詢問客流量,服務生的回答多半還是較去年縮水明顯,遠未恢復常態水準。

  是的,雖然對疫情的擔憂不複存在,消費者的熱情還是沒能起來。

  我有一位朋友,工作穩定,收入未受疫情影響。前幾天,我問他今年的消費心態,他的回答是“必要的開支該花還花,不必要的能省就省”。

  一葉知秋,謹慎消費,成為疫情之後很多消費者的典型心態。

  這一年,人們見證了在家辦公,見證了空蕩蕩的商業街,見證了親友離職,見證了地攤熱潮,又被6億中國人月入千元的事實震驚,潛移默化之下,消費心理變得謹慎起來。反映到網絡空間,消費主義受到抵製,炫耀型消費受到群嘲,消費貸款幾乎人人譴責,節儉再次成為主流的敘事背景。

  這種消費心理下,刺激消費變得困難重重。儘管消費券的杠杆拉動效果喜人,電商大促數據也依舊動人,但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依舊乏力,增速雖於8月份轉正,較去年同期仍有不小差距。

  與此同時,疫情之下的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很多轉折性變化,在此背景下,我們國家明確提出了“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戰略。

  雙循環戰略作為輿論熱點,過多地被討論,反而很容易被簡單看過。某種意義上,這標誌著我國發展思路迎來重大轉折點,粗略地講,可以理解為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先富帶動後富、追求共同富裕”的路徑轉變。

  國內大循環,簡單理解就是推動國內生產的商品在國內消費。我國是製造大國,但並非消費大國,要暢通國內大循環,重點依舊是促進消費。但此時促消費,已不僅僅是疫情之下保就業、穩增長的權宜之計,而成為事關未來五年、十年發展大格局的頂層設計。

  要讓民眾有錢花、敢花錢、有時間花錢,全面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準、做大做實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就成為題中之義,同時,壓製消費的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大山必然要被一一搬去,推動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激活服務消費潛力也勢在必行。

  為達成這些目標,必然會展開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改革,每個人都身在其中、受其影響。

  房住不炒

  疫情伊始,GDP一度陷入負增長,不少人預測房地產調控要放鬆,不少城市的房價也一度出現熱炒跡象。但很快人們就發現,房住不炒真的很堅定,調控始終沒能放鬆。

  房子,一直承載著國人對家的期待,古往今來,無數人為杜甫的千古一問“安得廣廈千萬間”感動流淚;近二十年來,房子更是承載了民眾對財富保值增值的幾乎全部期待。

  2019年10月中下旬,央行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對全國範圍內3萬餘個城鎮居民家庭開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當前中國城鎮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自有率達到96%,其中,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

  房子,成為很多城鎮家庭的主要資產,房價的持續上漲推動居民財富水漲船高。在一二線大城市中,以房價衡量的百萬富翁比比皆是,千萬富翁也不少見。但家庭主要資產集中於房地產的背後,對應的是金融資源向房地產大量積聚。

  於是,房價漲跌,不僅關係到居民家庭資產,還關係到金融機構的貸款安全。如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撰文(《郭樹清: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所稱;

  “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何為灰犀牛?根據《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的定義,灰犀牛事件是指“概率極大、衝擊力極強的風險,是一個我們應該意識到的風險,就像是一頭兩噸重的犀牛,把牛角對準我們全速向我們攻擊。”

  一旦灰犀牛開始攻擊,阻止它的概率接近於零,我們能做的是提前防範風險。於房地產來講,斬斷房地產與金融體系的風險傳播鏈條依舊是未來的主線,房住不炒便是重要抓手。

  從這個意義上看,不能指望“房住不炒”的基調會放鬆;未來十年裡,也別期待買房投資還能帶你走上致富快車道。所以,“房住不炒”對普通人的意義,在於扭轉財富觀念的緊迫性。若還抱著買房致富的理念,會錯過下一場致富風口。

  這段時間,親友群中的投資理念開始分化,大部分人依舊認為財富升值只能靠買房,對“普通人不可能通過炒股賺錢”的血淚教訓深信不疑;也有一些人,躍躍欲試,準備抓住股票市場的大風口。

  孰對孰錯,這裡不做預判。但無論你是否準備好,把財富升值的全部期待都押注房地產,已經不合適了。

  銀行讓利1.5兆

  這一年,銀行從業者大概會頗感失望。

  疫情對實體經濟衝擊最厲害的時候,不少人的職業安全感急劇下降,但銀行從業者卻終於體會到旱澇保收的好處。不過,“不懂藏拙”的上市銀行一季報太過於靚麗(36家上市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5.7%,其中18家實現兩位數增長,而GDP同比下降6.8%),眾人皆苦我獨樂,實體經濟“吸血鬼”的論調卷土重來。

  不久,銀行向實體讓利1.5兆的政策就頒布了,接著銀行降薪的傳聞陸續出現,傳聞雖陸續被辟謠,但重要的是信號意義:讓利1.5兆,短期看是疫情之下金融抗疫的有效措施,中長期看,可能也是金融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的開端。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已經成為共識,可何謂“服務實體經濟”呢?鑒於“實體經濟吸血鬼”的言論由來已久,為金融服務收取較高的費用,大概不能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中的服務了。從這個意義上看,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除了提供服務外,還有讓利之意。

  金融業賺錢人盡皆知。但在大家的樸素認知中,中國金融業相較美國還是應該有很大差距的,畢竟人家是國際金融中心,美元是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可以異塵餘生全球。可從數據上看,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經比肩美國。當然,背後有一些結構性因素,但這一事實本身已足以論證“金融讓利實體”的必要性。

  金融讓利實體,狹義講是讓利潤,廣義上還應包括“讓人才”。

  不久前,施一公教授在一次發言中稱,清華70%至80%的高考狀元去了經濟管理學院,並感慨“不是說金融不能創新,但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出了大問題”。具體的比例或有爭論,但金融業對高端人才的虹吸效應卻有目共睹。

  早在十年前,高考狀元扎堆金融的現象就已存在,這個問題一直沒能緩解。今年以來,國家層面對硬核科技、對實體經濟的重視空前,勢必要引導優秀的人才回歸實體。薪資是人才流動的最佳指揮棒,縮小金融與實業關鍵崗位的薪資差距是必然選擇。

  未來,控制金融業薪資增幅、提高製造業薪資水準,成為大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狀元扎堆金融的現象,或能有所緩解。

  人才流動的分水嶺能否出現,要靠時間來驗證,但金融與實體的此消彼長,則是板上釘釘、確定無疑了。作為金融從業者,“金領”的光環還能保持多久呢?

  2021,你好啊

  風起於青萍之末,2020年埋下的種子,可能會成為左右未來十年經濟格局的核心變量。

  寫作《萬歷十五年》時,黃仁宇曾在書中自問,“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既然如此,著者又何以把《萬歷十五年》題作書名來寫這樣一本專著呢?”,並隨即自答道,

  “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了若乾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症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用這種精神來回顧2020年,我們不難找到一些信號與跡象。這些信號能否在更大的層面掀起波瀾,現在自是無法斷言,但於特定產業、特定機構而言,2020年的轉折性意義毋庸置疑。

  時光如白駒過隙,2020眼看就要過去。凡時光能帶走的,誰也留不住;帶不走的,將與我們一同迎接未來。對於未來,我們只能接受、無法拒絕,所以,你準備好了嗎?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