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莫開偉:中國能否跟進其他國家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政策?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為應對疫情,在美聯儲無底線降息實施新一輪寬鬆EQ之際,全球先後有加拿大、英國、韓國、澳大利亞紛紛跟進降息,全球迎來了新一輪降息潮,實行零利率和負利率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但金融市場的風險難言消除,全球經濟放緩衰退逐漸成為現實。尤其是美國儘管推出了系列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後,美股並不買账,先後四次熔斷,令全世界各國感到震驚。

當此情形,引發越來越多民眾的擔憂,中國政府為振興經濟,會否跟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會否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政策?在中國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到底是否可行?這些問題既牽涉到中國經濟金融走向,也關係到中國每個家庭、每位民眾的經濟生活,也確實是值得我國政府重視的重大經濟問題。

在我看來,中國不會實施零利率或負利率貨幣政策,因為儘管實施零利率或負利率政策,可能暫時會對各行各業起到立竿見影的提振作用,對應對疫情衝擊、遏製經濟繼續下滑都將起到有效的對衝作用;同時也有利於應對全球量化寬鬆貨幣對我國金融市場的衝擊,避免引發我國金融市場動蕩或導致我國的金融危機。但從現實或長遠看,實施零利率或負利率政策,是一種弊大於利的行為,對我國金融穩定、經濟發展、民眾生活等方面都將帶來無窮無盡的負面影響。

因為在當前中國如果實施零利率和負利率政策,會產生系列不良連鎖社會經濟效應:

首先,會加劇我國產業經濟泡沫,影響中國經濟增長質量,潛藏金融風險隱患。因為零利率、負利率會誘發過多的市場流動性,有可能導致大規模和廉價的新增流動性脫實向虛,投向金融領域,如房地產、大宗商品、股市等,推高資產價格泡沫,將大量資金投向高風險、高回報產業,吹大產業泡沫風險。更為嚴重的是,一些過去被限制的產能過剩產業、“三高一低”企業、僵屍企業又會復活,這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很大的“後遺症”,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好不容易取得的成績會毀於一旦。同時激發企業和全民的投資熱忱甚至是投資狂妄證,以及誘發企業和全民的投資盲動心裡,使企業和居民債務杠杆率無限拉升,最後加大中國金融風險。

其次,容易導致我國普通民眾儲蓄財富縮水,加劇民眾的不滿情緒。我國是全球居民儲蓄率最高的國家,儘管這幾年金融脫媒現象突出,但很難改變中國居民的儲蓄習慣。據央行披露,直到2019年我國居民儲蓄率仍高達45%,而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居民儲蓄率為36.8%,世界平均儲蓄率21.5%,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居民儲蓄率最高的3個國家分別為瑞士(18.79%)、瑞典(16.02%)和墨西哥(15.45%)。如果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不僅會引發通貨膨脹,也會使居民儲蓄損失正常的利息收益,兩種因素綜合,民眾儲蓄財富縮水幅度可能會高達40%至50%,如此則民眾生活水準會急劇下降,這樣會引發民怨沸騰和社會混亂,使中國經濟更加難以盡快走出疫情的陰影。

再次,人民幣匯率穩定及國際形象,也不容許零利率和負利率政策。中國是一個責任大國,已向世界做出了莊重承諾,如果實施零利率或負利率,出爾反爾,必然會使人民幣泛濫,這樣會導致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跌,影響人民幣國際聲譽,會讓很多國家對人民幣失望,使很多原來以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貨幣國家蒙受巨大的金融損失,這對剛剛加入國際一攬子貨幣不久的人民幣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失信行為,極不利於人民幣在未來國際金融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基於這一考量,中國央行是不會實施人民幣零利率或負利率政策的。況且,目前人民幣政策操作空間較大,政策組合工具還比較多,遠沒到“彈藥打完”山窮水盡的時刻,比如中國央行還有MLF等基礎貨幣創造工具可使用,還有逆回購、較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等較大的貨幣政策回旋余地,這一切都足以支撐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上保持足夠的定力和信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