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丨“鯰魚效應”“溫水煮青蛙”……老闆們常掛在嘴邊的雞湯都是騙人的

較真要點:

鯰魚效應錯漏百出。在沙丁魚群中放入鯰魚,只會加速沙丁魚的死亡。溫水煮青蛙的效果,需要嚴格的實驗條件,日常操作不可能實現。鱷魚法則和刺蝟法則的編造者顯然不了解這兩種動物。

查證者:九號洋鏡頭

本文審稿專家:biokiwi丨生命科學科普作者(本文部分內容亦來自biokiwi老師的貢獻,特此致謝)

溫水煮青蛙、鯰魚效應這些名詞很多人不僅熟悉,還能說出背後所蘊含的道理。不少企業也將這些理論作為企業文化,時刻教導員工上進求變。不過,很少有人去想,這些理論是否科學,這些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本文就來一一較真下。

鯰魚效應:跟挪威沒關係,很可能是日本人發明的

鯰魚效應的大致內容是:挪威的漁夫會將一條鯰魚放在捕獲的沙丁魚中,讓沙丁魚保持遊動,進而提高成活率。這個說法引申到企業、社會活動中,被形容為引入新鮮事物或者競爭機制,打破一潭死水的環境,增強群體活力。

事實上,鯰魚效應這個說法錯漏百出。第一,從分布上講,鯰魚大部分是淡水魚,海水鯰魚也不分布在挪威附近的北大西洋——用來攪動沙丁魚無從談起。

第二、劇烈的運動會增加耗氧量,這點眾人皆知。在沙丁魚鯰魚這個案例中,在供氧量有限的人工水池中,如果鯰魚持續攪動沙丁魚群,沙丁魚群耗氧量增加,帶來的後果更可能是加速沙丁魚的死亡,而非保持沙丁魚的活力。

第三、沙丁魚是集體行動的魚類,“報團取暖”是其天性,目的是威懾那些捕食者。從很多紀錄片中可以看到,沙丁魚群被打散後會迅速重新集結在一起。

如果把鯰魚放入魚池內,沙丁魚做的唯一行為不是四處亂竄,而是抱團集體行動。加之沙丁魚本就是極為活躍的魚類,動作敏捷,根本不存在為了讓其存活而加速遊動的說法。

如果搜索鯰魚效應的英文 “Catfish effect”,就會發現這個詞在維基百科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注解——這個名詞在英文文獻中極其少見,但在中文文獻中,卻被廣泛引用和討論。

追溯源頭,這個說法最早可能來源於日本,國內文獻早在1985年出現了“鯰魚效應”一詞,而引用的出處來自一位日本企業家三澤千代治。

以“鯰魚效應”的日文“ナマズ効果”搜索,可以看到一些日文資料的出處也指向三澤千代治。但幾乎沒有人能說清三澤千代治是從何得出的“鯰魚效應”。

2011年,一家日本公司的文件中,曾提到“鯰魚效應”只是三澤千代治的一個比喻或寓言,論證引入外部人才對公司穩定環境的改善衝擊。

總之,20世紀80年代是日本經濟黃金時期,大量日本企業家有關成功學、企業理論陸續傳入中國,這其中“鯰魚效應”也隨之進入中國,幾十年後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成功學說之一。

溫水煮青蛙:青蛙沒有那麽傻

溫水煮青蛙的大致內容是: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它會因為水太燙直接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裡,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等它感覺到高溫時,已經為時已晚。

這個理論往往來形容人們自我感覺良好時,對周圍情況惡化沒有清醒認識,最終導致失敗。但其實關於這個理論的研究和討論,要比它在20世紀末時被用作隱喻要早得多:因為早在17-19世紀,青蛙就是一種和現在的小白鼠一樣常見的實驗動物。

早在1869年,德國生理學家Friedrich Goltz 就做了個“溫水煮青蛙”的實驗。他的目的是為了證明大腦的作用:如果將去掉大腦的青蛙放在逐漸升溫到40℃的水裡它不會動,而正常的青蛙在同樣的環境下,溫度達到30℃左右就往外跳了。這應該是第一個和“溫水煮青蛙”相關的實驗了。

但是幾年後另一位科學家的實驗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不過他探究的是另一個問題。1872年,Heinzmann為了探究熱敏感神經會不會在緩慢加熱過程中還沒感覺到溫度就死亡了,就用每分鐘0.2℃的加熱速度慢慢加熱,青蛙最終沒有跳出去,但出於安全的考慮溫度升到37℃就停止實驗了。

這兩個實驗相繼都有人進行了重複驗證,各自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至少沒人試過把青蛙煮熟。

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探究這個問題。比如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溫度條件,來觀察不同生物的熱耐受程度,可以發現,青蛙溫度感受器的耐受溫度大約在15-40℃左右。這也間接說明即使是溫度緩慢達到了40℃,青蛙也還是會受不了。

2007年,佐治亞大學生態學名譽教授惠特·吉本斯在一封信中指出,他向俄克拉荷馬大學博士維克多·亨特森請教過溫水煮青蛙的問題。亨特森曾明確指出,“這個傳說是完全錯誤的!”他稱如今大多數蛙類敏感熱度的最大臨界值已經被實驗所確認:當冷水被以每分鐘1°C的速度加熱時,青蛙變得越來越活躍並試圖逃跑,最終有可能跳出容器之外。

所以這麽看來,控制一個極緩慢的升溫來煮青蛙是可以實現的,但是一旦溫度超過了40℃,青蛙還是會受不了,溫水煮青蛙的話,青蛙應該也煮不熟。

鱷魚法則:低估了人體的結實程度

鱷魚法則的大致內容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這個原理告訴我們,當危害到來時,必須學會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要存有任何僥幸的心理。“壯士斷腕”就是這個意思。

且不論從中提煉出來的止損思想是否可行,但凡看過一點動物科普的人,都知道鱷魚的捕食絕技是“死亡翻滾”——鱷魚一口咬住獵物後,會將其拖入水中,然後開始劇烈翻滾,試圖將獵物溺死或絞殺。這樣做法很可能直接將人的手腳撕裂。用手掙脫可能沒什麽用——很少能看見鱷魚會鬆口繼續去撕咬獵物肢體的其他部分。

另一方面,想要犧牲自己的一隻手或者一條腿,來換取從鱷口脫生,也不現實。誰能有那個力氣將自己的手腳生生折斷?或許發明這個法則的人,低估了身體的堅實程度。

刺蝟法則:刺蝟的硬刺其實能自如收放

刺蝟法則的大致內容是: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會彼此保持一段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

這個原理告訴我們,人際交往中,要保持應有的“心理距離”。在工作中也應當保持這種合理的距離,要會“管”,更要會“放”,簡政放權,就是該原理的具體體現。

這個說法也被稱之為“豪豬法則”,最早出自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著作《附錄與補遺》(Parerga und Paralipomena),1921年被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在著作《團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也有引用,目的都是為了闡述個人在社會中的脆弱關係和謹慎行為。

不過哲學家們認為刺蝟無法相擁,有些想當然了。因為如果刺蝟法則的說法成立,那最直接的悖論就是——刺蝟之間如何交配繁衍後代?

事實上,刺蝟身上的硬刺可以收放自如,在遇到天敵危險時,刺就是變硬豎起,此時任何生物去觸摸都可能被扎的血肉模糊。

但在交配過程中,雌性刺蝟會將刺平複收攏,緊貼體表,避免將雄性刺傷。不過,雄性刺蝟還是要小心翼翼,因為不小心的話,還是可能被刺誤傷同伴,刺蝟在非警惕的狀態下,硬刺並不會對幼崽或者配偶產生想象中的傷害。

而除了每年5-8月這個時間之外,你也很難看到刺蝟相互之間在一起的場景,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獨來獨往的“獨行俠”,自然也就談不上擁在一起互相被扎的情況了。

刺蝟既然能夠繁衍下來,硬刺顯然不是障礙,否則任何帶刺的生物早都因為無法彼此接近,最終滅亡了。

本文編輯:connerliu

點擊騰訊新聞APP搜索框,查看【較真榜】,每日最熱辟謠科普一網打盡。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