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現場目擊:牧星人這樣把試驗船返回艙帶回家

◎宋星光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經過2天19小時在軌飛行,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船返回艙是怎樣安全回家的?讓記者帶你前往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還原任務飛控現場。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供圖

8日早些時候,整修一新的北京飛控中心第一指揮廳裡,工作人員全神貫注,翹首期盼著今天的主角歸來。

自從3天前,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乘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升空入軌以來,北京飛控中心組織陸、海、天基測控網,對試驗船進行著密切跟蹤監視。

該中心長征五號B火箭首飛任務型號團隊操控主任薑萍介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共在全新大橢圓軌道上運行了31圈,飛控人員在近3天時間裡實施了7次軌道控制。其間要隨時應對飛船在天上出現的緊急情況,還對搭載的7項載荷進行了在軌測試。

中午,大廳裡各崗位工作緊張有序,巨幅螢幕顯示著試驗船的運行軌跡、主要測控站點、返回控制參數、試驗船艙內外攝影機圖像,以及根據實時數據驅動的試驗船三維動畫等。12時15分,中心調度樂天發出口令:“發動機開機,返回製動開始。”螢幕上的動畫顯示,隨著發動機點火,試驗船的姿態發生變化。

13時33分,服返分離的口令發出,返回艙與服務艙完成分離,返回艙開始建立再入姿態。大螢幕上,顯示實際軌道高度的紅色曲線,一點點與綠色的預定曲線重合,試驗船按照預定路線飛向地球。

再入返回模擬圖

“雄鷹報告,直升機分隊已起飛,正在前往待命空域。”隨著報告聲,螢幕上出現直升機圖像和搜救三維態勢,展示了空中和地面搜索分隊的運動情況。現場試驗通信負責人董戈介紹,東風著陸場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帶,通過螢幕,可以看到波浪狀起伏的沙丘,偶爾還能看到掩映其中的綠色植物。

13時38分,隨著北京調度發出第二次落點預報,試驗船返回艙再入大氣層。光學設備捕捉到返回艙與大氣摩擦發出的耀眼光芒。80公里,40公里……返回艙的高度越來越低,朝著著陸場落區逐步靠近。

‍當返回艙的降落傘順利打開時,搜救直升機已經從待命點出發前去迎接。“雄鷹報告,直升機目視返回艙著陸!”當返回艙成功軟著陸的報告傳來,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看到圓滿成功的大紅屏出現,本次任務型號團隊總工程師鄒雪梅終於長舒一口氣。她介紹說,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異常,工作人員必須把預案做到極致,僅針對試驗船就設計了300多個預案故障模式,60多次應急過程推演串講和聯調演練。“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現在這一刻。”她激動地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