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體育教學設計教案中“師生活動”的定位與表述

作者:於素梅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通常情況下,教師們在撰寫體育教學設計時,都會涉及師生活動,但師生活動究竟應該寫什麽如何寫,寫到什麽程度是活動內容一一對應分開寫還是將二者整合在一起寫目前並沒有明確的定論,過去在表格式教案中,我們時常會看到,很多教師是將師生活動的內容共同放置於“組織教法與要求”之中,有部分教師是將師生活動分開作為兩個要素呈現在教案中。但究竟採用哪種形式更為合適更清晰本文重點討論`下關於教案中的“師生活動”的定位與表述內容與方式,以期為規範體育教學設計提供一點建議。

單一要素綜合表述現象

“組織教法與要求”這一形式,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內容與方法的表述,大致可以將其歸納為“獨立”交替、“混合”交替和“獨立”不交替現象。這裡的“獨立”主要是指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分條單獨闡述,“混合”主要是指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同時作為某一條內容整合在一起表述,“交替”是指教師活動與師生活動二者按照教學流程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呈現。

(一)師生活動“獨立”交替表述現象

將師生活動整合在一起放置於“組織教法與要求”中的教案,往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師生活動交替出現的形式較為多見。

如一節高三年級的跨欄課教案,(1)其中師生活動內容是“教師示範欄側攻欄和過欄練習,並講解要領。(2)學生分組練習體會技術要領,每人練習一次。(3)練習中思考怎樣才能讓兩個動作更有效地協調配合起來。(4)利用主席台平台和跳箱完成攻欄腿的前伸練習。(5)教師總結上一練習的情況,針對學生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點評,並示範講解加速跑過欄技術。(6)學生認真聽講,分組練習過欄技術連續動作,每人練習一巧次。(7)練習中思考怎樣才能快速過欄,提高過欄流暢性”這種表述形式主要體現在,按照課的時間順序或課的流程,將以教師為主的活動和以學生為主的活動內容、方法依次交替呈現出來。但這種方式的不足之處在於,有時候師生活動是同時發生的,很難分出先後順序,如當學生練習時,教師同時在巡回指導當教師示範時,學生同時在觀察等。

再如,一節初二年級的傳球教案,其師生活動的表述是(1)“教師提問,在沒有防守的時候,你們採用的是哪種傳接球技術,在傳接球的時候,怎樣提高傳接球的成功率。(2)學生練習2分鐘。(3)1分鐘的時間內,看哪組傳球次數多。(4)師生共同總結沒有防守的時候,一般採用低手傳球和單手肩上傳球技術。距離的遠近和出手的力量控制是提高傳接球成功率的因素。(5)教師繼續提問“在有防守的時候,你們更多地採用哪種傳接球技術,怎樣提高傳接球的成功率”學生三對三進行進攻、防守練習分鐘。進攻失誤,防守成功,雙方角色轉換。(6)師生共同總結有防守的傳接球技術,一般多採用單手肩上傳接球技術。出手弧度、力量的控制是提高傳接球成功率的因素。”這份教案的表述方式與前一份教案十分相似,都呈現出了師生活動是相互交替的特點,另外,從具體內容上來看,在師生活動中缺少一個關鍵性內容,即學法指導。如,只是簡單地羅列了教師的講解與示範、學生的練習,至於如何講解與示範、如何聽講觀察、如何練習等缺乏具體的指導方法。

然而,兩份教案都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即都是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唯有不同的是,跨欄教案中只是提出了讓學生思考,而沒有具體寫清楚思考後談體會,而傳球教案中除了有提出問題,即帶著問題進行練習,還有師生的共同總結,顯然,後者相對較完善一些。

(二)師生活動“混合”交替表述現象

有些教師的教案,未將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分開,而是將師生的活動“混合”在一起交替呈現。如一節初中二年級的校園健身街舞課的教案,“師生活動”中的表述方式是(1)“跟音樂練習基本步法,(2)教師領做,學生練習(3)跟音樂連貫動作(4)小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很顯然,從這份教案中我們也只是看到了師生活動的內容,至於如何練習、如何指導缺乏具體的方法。另外,這種將師生部分活動混合交替的現象,還存在著不夠清晰和不一致等問題。如(1)“跟音樂練習基本步法”和(3)“跟音樂連貫動作”與和(2)(4)所表達的方式明顯不同,前者是單一的學生活動,在這兩個教學環節的前後都未提及這兩種活動形式下教師的活動是什麽而後者卻是既有教師的活動又有學生的活動的表達方式,儘管還不夠完整和具體,但畢竟顯現出了師生雙方的活動內容。因此,假如採用“混合”交替的方式,也需要各環節都基本保持形式上的一致性。除此之外,應盡量具體,尤其是教與學的方法不可過於簡單甚至省略。

(三)師生活動“獨立”表述不交替現象

有的教案將師生活動分開表述,不采取交替方式,而是分先後呈現出來,如一節武術—少年初級長拳課的教案,師生活動共同放置在了“教與學的活動”一欄中,且將某一環節教師的全部活動放置在前,學生的全部活動放置於後。具體表述內容和形式是:

+“教師引領學生看圖解和動作示範,提示動作的重、難點。★要求注意上步與拖步動作的區別,注意動作的勁力和眼法。+教師巡視指導、個別輔導。+教師聆聽學生的交流發言,進一步講解動作技術,解答問題,提出增加練習難度的練習。+教師組織練習一動作(5-6動作),集體分解一一完整性練習。+教師組織完整性練習一動作(1-6動作)×請學生個別展示,教師歸納總結。讓學生認真聽講、仔細看圖。×讓分組合作學練,邊思邊練,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提高動作質量。×讓小組合作集體討論,推薦發言代表並積參加交流發言。×聽口令集體分解和完整動作練習。×完整性練習(加上已學過4個動作練習),鞏固一動作技術。×各組分別參加展示交流一動作,其他組學生評議鼓勵。★注意動作正確性,手腳配合與動作的力度,相互提醒,注意練習時距離。

“從這段表述中,我們看到,符號“+”代表的是教師活動,符號“×””代表的是學生活動,符號“★”代表的是具體要求。這部分教與學的活動,不但將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單獨分開來寫,而且,從師生活動的具體要求中看到了類似“學法指導”的內容,如在教師講解、示範環節的第一個教學環節,提出要求,讓學生在觀察示範時“注意上步與拖步動作的區別,注意動作的勁力和眼法。”這種獨立且不交替的表述形式,從一定程度上來看,相對比較清晰,而且,所表述的內容也較為具體,即有具體的教法、學法和學法指導。但不足的是,實際教學活動並非是先教師活動再學生活動,尤其是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大都是同步的,因此,這種絕對地將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割裂開來,並前後分開的形式並不適宜。

(四)師生活動“單一”不交替現象

有個別教案,其中的師生活動由於受重教法的思想影響,僅僅單一表述了教師在教學中做什麽,而沒有清晰具體地將學生的活動表述出來。

如,一節小學四年級的障礙跑教案,其中在“教與學的方法、措施”欄中表述的是,”(1)講解遊戲規則組織障礙跑的遊戲(2)教師仔細觀察(3)用限時和比快的方式激勵學生快速通過障礙(4)組織學生遊戲,強調規則防止發生安全事故。”這部分內容顯然是在闡述教師如何教,很難找到學生該如何學,更難以看到教師如何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導,這樣的表述方式顯然是不完整的、不規範的不合理的。

(五)要素分列表述現象

有些教案的師生活動直接就被分成兩列,一列是教師活動或教法,另一列是學生活動或學法,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分別按教學流程各自依次呈現出來。如,有份小學一年級“不同路線的走和跑”單元教學的第二課時一一直線、曲線圖形跑教案,師生活動分別用“教師引導與組織”、“學生參與”兩個要素來表述。其中,“教師引導與組織”針對遊戲三“貼膏藥”的具體活動安排(1)組織變化隊形。(2)講解遊戲規則並示範遊戲方法。(3)組織學生開始遊戲。(4)逐漸加大遊戲難度,從1對3到對。(4)簡單評價。”“學生參與”安排的是(1)“認真聽遊戲規則。(2)積極參與遊戲,守規則。(3)注意安全。(4)學會傾聽。”從這兩列表述的內容來看,師生活動分開對應呈現,看似較為清晰,但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即師生活動的內容與方法還不夠具體。如“組織學生開始活動”是如何組織的分幾組做幾次等都不太清楚。同樣,在學生參與的活動中也存在不具體現象,如“注意安全”就缺乏具體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說,該如何注意安全不夠明確,因此,像“注意安全”這樣的表述在教案中所發揮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除此之外,師生活動的內容有所呈現,但方法還不夠明確,如“教師引導與組織”中的“簡單評價”就缺乏具體的評價方法介紹,哪怕只是簡單的口頭評價,或者是評價表的方式,也會顯得具體些。總之,分開寫儘管清晰,但仍不夠規範和完整。

教案中“師生活動”的定位與表述

規範的教案或清晰的教案,“師生活動”的寫法都是至關重要的,且師生活動的內容、方法,以及具體位置都值得做進一步的探試。

(一)“師生活動”寫什麽

師生活動究竟應該寫什麽也就是說,師生活動應該包含哪些內容目前,尚未形成定論,教師們大都根據自己的理解或寫教案的習慣進行個體化表述。但是,從規範性上來考慮,師生活動的內容至少需要寫清楚活動什麽如何活動即師生活動的內容與方法,好讓大家通過瀏覽教案就能夠一目了然—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幹什麽、學生要幹什麽。如,教師活動中,既要寫教師講解這一教學環節,更要寫清楚“如何講解”。與之對應的,既需要寫學生聽講這一學習環節,也要寫清楚“如何聽講”。只有這樣,教案才能達到既清晰又具體,別人才容易看明白,規範勝才有所體現。

(二)“師生活動”怎麽寫

有了師生活動的內容,還需要考慮這些內容與方法如何呈現出來,先寫什麽後寫什麽語言表述的程度如何把握哪些寫法較為合理實際上,就師生活動而言,無外乎有兩種表達形式,一種是分開寫,另一種是合並寫。合並式的寫法目前主要有,“組織教法與要求”、“教與學的活動”、“教與學的方法、措施”、“師生活動”等。而分散式的寫法目前主要有“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法、學法”、“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等。無論從形式上採用哪種寫法,至關重要的就是內容要具體、清晰,達到規範化。

1.“師生活動”分寫方式

假如採用分開寫的方式,就是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分別作為兩個要素呈現在教案核心部分。教師所有的活動內容、方法都寫在該要素下的欄目中,同樣,學生的活動內容與方法應跟在學生活動這一要素欄目之下,讓人看起來非常清晰。具體內容呈現順序可按教學流程,至於某一技術的學習,教師是先講解還是先示範,或是邊講解邊示範,需要根據技術本身的特點、教學的需要而定。具體呈現形式有傳統式講解—示範一一觀察指導領會式觀察學生的練習一一提問學生的感受需求一一講解一一示範一一觀察指導。同樣,學生的學習活動內容和方法呈現形式與教師活動對應地可以採用傳統式聽講一一觀察一一練習領會式體驗—答疑—聽講—觀察—練習以兩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是目前採用較多的方式,尤其是第一種傳統式,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採用過。但需要補充完善的是,需要在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之後,分別加人“要求”的內容,如教師的“示範要求”,可以在要求中提出教師選擇什麽樣的示範位置、示範面,甚至示範時機與示範次數等。如學生的“練習要求”,可以在要求中提出,學生練習時是要求他們邊想邊練、邊看邊練,還是邊討論邊練練習中想什麽、看什麽、討論什麽等最好都有明確的要求。這樣會顯得教法、學法清晰而具體。

2.“師生活動”合寫方式

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內容與方法在教案中的呈現有些省份明確要求不分開來寫,如有的地區是在“組織教法與要求”中合寫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採用這種方式呈現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活動內容與方法,同樣能夠將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表述出來,且表述完整,但缺乏師生活動非常明確的一致對應性,也就是說,教師們在寫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先寫什麽、後寫什麽、寫成什麽樣等都未能很好地把握。目前,從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有的是在“組織教法與要求”下面表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活動內容與形式,如教師講解、示範、指導學生聽講、觀察、練習等依次表述方式還有的是教師講解學生認真聽講、教師示範學生認真觀察、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等同步表述方式。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略顯簡單,未能充分呈現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具體方法。而且在“要求”中所提的大都是“快、靜、齊”、“注意安全”等對學生集合、練習等的要求,缺乏對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具體要求。

假如採用合寫的方式,建議師生活動按照教學流程同步並依次將具體內容和方法表述出來,而且,需要明確提出“要求”並隨機跟隨在某一活動之後,尤其針對基本部分的教學環節,對一項師生活動的要求提的越全面、具體,活動方法就越清晰,教案也就顯得越規範。

師生活動如何表述,對於判斷一份教案是否規範至關重要,但目前的表述還存在諸多問題,無論採用分寫還是合寫,都需要達到內容全面、步驟清晰、方法具體。其中,分寫的形式要多關注一一對應性合寫的形式要多關注師生活動的同步性,只有這樣,教學設計,尤其是教案的撰寫才能逐步趨於規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