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Kate Spade自縊身亡,得這種病自殺率是常人10倍

原標題:Kate Spade自縊身亡,得這種病自殺率是常人10倍

同名品牌創始人和設計師凱特·絲蓓(Kate Spade)選擇以自殺方式謝幕,令業界感到震驚和惋惜。據她57歲的姐姐Reta Saffo透露,過去三四年間,Kate Spade一直受到精神方面的困擾,「她從小就是一個容易激動的小姑娘,我感覺創立品牌這件事帶來的壓力打開了一個閥門,讓她最終陷入躁鬱之中。「躁鬱即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自殺是其最大的威脅之一。

Kate Spade

疑似有雙相情感障礙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6月5日上午10時20分左右,美國著名時裝設計師Kate Spade被發現在紐約曼哈頓公園大道的寓所內自殺身亡,終年55歲。據當地警察透露,Kate Spade的管家於上午10點左右在臥室內發現其上吊自殺,僅留下一張紙條,不過截至目前未公布更多的詳情。

Kate Spade自殺原因不明,不過據媒體報導,她57歲的姐姐Reta Saffo表示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過去三四年間,我多次飛到她身邊,希望她接受精神方面的治療。她從小就是一個容易激動的小姑娘,我感覺創立品牌這件事帶來的壓力打開了一個閥門,讓她最終陷入躁鬱之中。」

躁鬱就是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患者時而狂躁時而抑鬱。文藝青年一定知道梵高,也了解梵高自己把耳朵割了,隨後自殺的經歷。很多人不知道,梵高患有雙相情感障礙。雙相障礙患者常常身處抑鬱和躁狂的「雙面人生」,他們的處境相比抑鬱症似乎更為危險。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境障礙科主任方貽儒教授介紹,雙相障礙具有三高兩低特點,即高複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及低診斷率和低治療率。而且,這一疾病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近四成患者被誤診為抑鬱症,而一旦被誤診為抑鬱症,使用抗抑鬱藥物又會誘發躁狂快速循環發作,加重病情。

自殺率是常人10倍

雙相障礙令人恐懼之處在於,自殺是其最大的威脅之一。據國外研究發現,雙相障礙患者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雙相障礙患者中兩至四成曾有過自殺行為,而11%~19%自殺身亡。

方貽儒教授解釋,一般人可能覺得抑鬱症患者的自殺風險很高,但是雙相障礙患者的自殺風險比抑鬱症更高。這和「雙相」本身的特點有關係,雙相障礙的人本身就比較衝動,缺少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所以他們有的時候自殺前沒有長時間的慎重考慮,一旦決策,馬上就去做了。

還有就是雙相障礙的共病很多,很多雙相會有軀體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共病,比如有酒精依賴、吸毒、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等,還有軀體疾病的共病,包括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偏頭痛。共病存在的比例很高,造成自殺風險也會增加。

雙相障礙和抑鬱症相比,男女比例方面,得抑鬱症的女性多,而雙相障礙的患者男女比例差不多。起病快慢方面,雙相障礙的起病比較快,而抑鬱症的起病相對慢一些。雙相障礙的癥狀持續時間短一些,而抑鬱症會持續得長一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在情緒表達方面,兩個疾病不太一樣。我們從文學作品、電視裡看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無精打採的,沒有興趣沒有動力,不願意和外界接觸等,在情緒上是很低落的表現。但雙相障礙的患者有的時候會很憤怒,有很多媽媽帶著孩子到我們這裡看病,說她的孩子最近狀態不好,不肯學習。老是在家裡發脾氣,有時候摔東西,有時候打父母,有時候門一關不出來,有時候甚至於拿什麼東西把自己弄傷了。」方貽儒說。

方貽儒指出,雙相障礙的危險因素十分多樣,其中遺傳因素的影響最為突出。雙相障礙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屬於多基因遺傳。

發病年齡上,雙相障礙的發病年齡早,美國有做過全國性的調查,大概有50%,也就是一半的雙相障礙病人起病都在20歲之前。「在門診中有碰到很多都是媽媽帶著孩子來看病的。很多的孩子都是十幾歲就出現了問題。抑鬱症相對起病要晚一些。」方貽儒說。

近四成誤診為抑鬱

雙相障礙平常的病程演變是波動的,情緒有高有低。有的人有緩解期,就是躁狂或輕躁狂發作一次,抑鬱發作一次後,就緩解了,然後又重新發作。有的人就沒有這個緩解期,一直在不斷的波動當中。

輕躁狂的時候,患者給人感覺是有點自以為是、自命不凡,感覺思維很快,反應非常迅疾,要求和想法可能會比較多,有時候會造成他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但也有可能造成他亂投資亂消費,可能會做吸毒等違法亂紀的事情。

但是,到了躁狂的地步就不一樣,躁狂基本上就不能夠很好地自我管理和控制情緒,所以他不能夠上班,不能夠工作,可能會把家裡搞得很亂,把所處環境搞得不得安寧。所以,躁狂的表現很容易發現,基本上家人、同事、身邊的人都可能發現他目前的狀況是有明顯的體力透支或者明顯失去控制的情況。但是,輕躁狂的表現往往很難發現。

患者抑鬱的時候也有重的抑鬱和輕的抑鬱,對於這種比較複雜的臨床現象,有時候我們會捉摸不定,因為任何人看到的患者表現只是在某一個時間點,醫生在診斷的時候,看到的是現在這一段時間的狀況,很難看到他的全貌,無法知曉他過去幾年或者過去十幾年是什麼樣子。

很多時候雙相障礙還有一個情況:多數患者很少以躁狂發作作為首發的表現,大部分都是以抑鬱首發。很多人發了一次抑鬱,過段時間好了,過段時間又來一次抑鬱,過段時間又緩解了,再過段時間又抑鬱,連續多次才出現躁狂,這種情況很難及時診斷出雙相障礙。

方貽儒總結道:雙相障礙的誤診漏診率高,一般都會被診斷為其他的疾病,像抑鬱症、焦慮症、人格分裂症、人格障礙等。根據國外的調查,一般有40%左右的雙相障礙都可能被貼上了其他疾病的標籤,中國的情況也類同。資料顯示,約有37%的雙相障礙被誤診為抑鬱症,患者平均從首次發病到確診要10年左右。

一旦誤診會導致什麼後果?方貽儒指出,雙相障礙患者被誤診為單純的抑鬱症,不僅會延誤治療,而且不當使用抗抑鬱劑還有可能導致患者從抑鬱發作轉向躁狂發作。

如何製服雙面人生

雙相障礙患者的生活就像「陰晴不定」的氣象,他們的人生呈現「雙面性」,兩種極端的狀態交替出現或糾纏在一起,讓患者身心俱疲。正確的治療方式,能夠引導患者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漸入良性循環的佳境。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顧問部主任張海音教授指出,患者治療需要注重「三大原則」:綜合原則,長期原則,以及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原則。綜合原則是指採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藥物、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和危機乾預等措施,綜合運用以提高療效和改善依從性;

長期原則是指患者需要遵從醫囑長期治療,實現與病共存,提高生活品質;患者與家屬共同參與原則,即鼓勵家人參與患者的治療過程,幫助患者提高依從性,減少複發。

一位患者恢復正常後這樣說道:「我不再會失眠;也不會沒事就胡思亂想,並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比如畫畫;不再緊張,可以和陌生人自然地聊天;不再因為雞毛蒜皮的事就發脾氣,也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激動無比,情緒比以前穩定多了;好似重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