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萬女孩想要成為的樣子——vlogger@你好,竹子

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你好,竹子。我喜歡你,竹子!

整整一天,我都在為如何給這篇文章開頭而苦惱。把竹子的微博和公號內容再翻一遍,我終於發現,既然要寫竹子,就很有必要以上面那樣坦誠的、衝動的、直白的、和竹子一樣熱情的方式作為開場。

即使你說這樣不符合報導的客觀性、中立性……但是——“管它呢!”

看過竹子vlog的人,看到這句“管它呢”腦海中一定會馬上出現藍色頭髮的竹子,她抬起下巴在空中劃出一道驕傲弧線,耳邊響起她那獨特的帶著濃重鼻音的京腔,接著應該是一陣奔放的笑聲。

北京女孩邵競竹正在以@你好_竹子的網名、中國第一批vlog創作者的身份在中文互聯網世界劃出自己的一片領地。過去的32周,或者更長的時間裡(竹子的第一支vlog上傳時間是2016年3月),有250多萬微博粉絲、14萬B站粉絲以她周更的vlog和日常隨筆為精神食糧。

年輕的姑娘們在她的評論區留言——“我想成為你。”

對於他們來說,竹子的vlog裡有他們理想生活的樣子,竹子本人則成了他們衝破日常生活的理想鏡像,她那麽真實,幾乎觸手可及,她又如此超能,照出你的拖延和遲疑。

vlogger 竹子

周三上午,北京春日典型刮著大風的晴天裡,竹子手中舉著的相機搶先她一步向我們“say hi”。

竹子已經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相機成了她手指上的延伸“器官”,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麽,相機始終在場。每一個清晨,這個“器官”像一個腦電波鬧鐘,讓她在“今天能拍點什麽”的思考中清醒過來。

竹子有時在北京。或許拍的是與三兩閨蜜的一次會面,她們探討工作、美麗或者勁爆的兩性話題;或許拍的是她剛來北京學漢語的英國男友不標準的發音鬧出的笑話;或許拍的是自己如何在滑雪場跌跌撞撞然後最終有一天征服了高級道;或許拍的是她的媽媽馬女士如何在她爸爸的指導下,學習盡量準確地發出“I want a handsome guy”中的“handsome”;

竹子有時在倫敦。或許會向你展示自己面對時差和裝修雙重壓力下的昏昏欲睡;或許會帶你去她留學時就常去的早餐店吃一次早餐;或許會帶你去自己商業拍攝的場地一起勘景,在倫敦古樸的別墅裡,她和你發出一樣的驚歎:“在倫敦有這樣一棟別墅得多少錢啊!”

竹子有時在別處。或許會拍下異國戀人久別重逢在南方,一次激越又難捨難分的旅行;可能是在海灘烈日下,一次讓人腎上腺飆升的極限運動冒險;又到了新疆零下30度的雪山上,她拍下帶著雪帽子的小木屋;而下一個畫面,她也只是靜靜面對鏡頭,向你坦誠,“我現在最需要的是一次徹底的放鬆”……

這是一條明線。隨著坐標的不停跳躍,竹子把她的生活片段按自己的敘事方式排列在了時間軸上,從不生造,也沒有預演,她的雙城生活、自由的生活方式、獨立戀愛主張和“非典型”的家庭相處模式,讓她的內容從市場上乾癟的秀顏值秀段子的vlog中脫穎而出,始終趣味盎然。

人們樂意從竹子2017年夏天發起的“連續 vlog 31天計劃”開始討論這種趣味的源起,因為你幾乎可以一眼從這個系列計劃中看出這個女孩的核心特質——隨時給自己按下開始鍵:看到加州的Youtube博主在做這樣的vlog挑戰,國內還沒人開始?那我上!極強的行動力:這麽有儀式感的挑戰應該選個有儀式感的日子嗎?不必,現在馬上開始!享受與自己的對抗:因為知道自己容易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才更要做到連續拍31天……

要真正理解竹子的趣味,當然還有一條暗線,那是與她如今的瘋狂和光鮮相匹配的,真實

、晃蕩的經歷。這部分,在vlog之外。

竹子成為竹子

竹子打開衣櫃,把所有的衣服抱出來,搜羅一遍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再把它們統統塞進二手車的備份箱。關上車門,竹子與室友加速飛馳到倫敦的一個二手市場。那天,竹子的唯一目標就是賣掉盡可能多的東西。

英國研究生畢業後,竹子幸運地拿到了PSW簽證,隨即選擇以婚禮短片拍攝為主要業務創業,堅持不問家裡要錢。現在,她實在沒錢了。

竹子站在作為攤位的備份箱前,開始手舞足蹈地吆喝,衣服最後賣了六七百鎊,竹子高興得不得了,“所以說再不濟的時候,可以以這種方式撐一下。就像我說的,總是有辦法的。”

如果說竹子有什麽天生成為創作者的特質,那首先應該就是在這件事裡,她身上體現出的極度的鈍感與敏感並存,在如此窘迫的情形下,她始終表現出的是對處境的淡然,隻放大那些絕處逢生的興奮,然而她又對於其中的一件小事始終難忘。

那是一對黑人姐妹,她們看上了竹子的一條紫色連衣裙,站在裙子面前不停地砍價,“砍到二十五鎊,然後她們出去找了一個取款機又取了一點點錢,最後把那件裙子買走的。”她們那又猶豫又渴望的樣子印在竹子的腦海,“可能她們真的是也是跟我一樣經濟很窘迫的人。”

也正是因為對人類感情如此敏銳的感知能力,讓竹子在第一次創業時選擇了“拍攝愛情”。22歲,竹子用僅有的錢買了相機和筆電電腦,開始自學拍攝、剪輯、上google做廣告。強大的自學能力,是她成為優秀創作者的另一個特質。

英式、美式、希臘風格、印度傳統風格、拉丁裔、猶太裔……各式婚禮拍了個遍,她跟著新人哭,上百次地經歷“人生最棒的時刻”,從英國最底層一路拍到了富人區的私人派對。

可是突然有一天,竹子對於情感的敏銳感知又讓她意識到,她該撤了。

“我經歷過新人結婚後一年之後他們可能根本就不想要自己的視頻,因為他們已經離婚了。然後我可能經歷過,我拍阿拉伯的新娘,然後她再次來倫敦找我的時候,她老公就在旁邊打電話,打給他第二任妻子。然後我經歷過可能看上去非常非常甜蜜的一個排場,但實際上你看得到,新郎看那個新娘的眼神,他根本不愛她。”原來,對於兩個真正相愛的人來說,婚禮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東西。

27歲的冬天,竹子花光了夏天掙的錢,不敢外出,只能在最便宜的超市買菜吃。她決定,就算還沒想好未來要幹嘛,但人生肯定不能再這樣下去。

如今,當粉絲每每問起她是如何成功規劃職業和人生的,竹子大概會馬上想到那個最迷茫時的自己,事實上,沒有人面對迷茫時可以胸有成竹地豎起一個理性的路標,竹子的辦法只不過是在感性的指引下,走下去。

前些時候她還在隨筆中這樣寫:“其實困惑的時候倒也不用停下來,去找三件你做不到的事情去做,局勢也許會慢慢打開。”

隨後,竹子拍各種主題的短片,也滿世界跑做紀錄片的電視主持人,把經歷寫成公眾號,在自己的電台節目《噴嚏》裡談談非典型女性的想法,每個嘗試都是感性的驅使,最終竹子感到冥冥之中它們彼此成就了彼此,直到嘗試拍攝vlog,這些經歷沉澱出的能量發揮到了最大,竹子說要感謝那些年她晃蕩的經歷。

對於創作的熱愛、對外界的感知能力、想做就立刻去做的執行力和認定了方向就想盡辦法去精進去享受的能力,讓竹子成為了今天的竹子,一個多重身份的創作者,一個不會停下的能量體。

竹子,不僅是竹子

有人說,竹子的vlog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讓你看完之後馬上燃起想要好好生活的動力。

但實際上,竹子帶來的這種神奇力量,不止來自竹子本身,也包括圍繞在她身邊的一切。

有人喜歡她身邊的朋友,一群和她一樣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獨立灑脫的女孩兒,2016年竹子寫過一系列關於女性的人物報導,記錄了這群活躍在不同領域的“有意思的女孩兒”,有人類學家、有女銀行家、有放棄倫敦世界旅行拍攝的攝影師……竹子覺得,她們身上顯示出的創造力,和一種對自己身份的堅定非常迷人,那時候,竹子的公眾號就叫“女性力量”;

有人喜歡她的未婚夫,在竹子始終帶著笑意的描述中,這個昵稱叫Nad的英國男孩從小到大都是一個按父母期待生活的學霸、人生贏家,直到遇到了她,他像一個背著書包去考試的小男孩,一下被拐進了一個冒險樂園,他發現了人生的另一種活法,甚至向就職的公司申請了gap year,來到中國學漢語,竹子和Nad的相處模式,是相互依靠又相互獨立的,他們珍惜能斷斷續續粘一起的時間,也在彼此忙碌時自覺隱身;

有人喜歡她的媽媽,馬女士,一位除了數字上的年齡與年輕酷女孩沒有區別的母親,她們可以毫無遮攔地交流任何大尺度話題;一位以“再艱難的環境,我都會自己找樂子”作為生活態度的女性,她曾這樣挺過兩次癌症,竹子說她希望馬女士有天能出本書,她也可以預見到,這本書能幫助到很多媽媽,但裡面一定會充滿歪理邪道。

結束對竹子的採訪後,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個姑娘身上表現出的澎湃活力和天生自信來源於強大的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正來自以上的一切。

這份安全感使得她能夠長期在一種穩定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中生活,使得她對於年齡、事業、愛情都沒有巨大的緊迫感和焦慮感,或者說,這讓她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失敗,並平和地將這些失敗收入囊中當做財富,再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別人。

竹子仍處在視頻創作的上升期,每天筆電上有十幾項待辦事項等待她一個一個地劃掉,她在神采奕奕和灰頭土臉裡來回轉換,她仍然有所堅持,比如要把團隊控制在一個小的規模,不想讓大家把她看作一個账號或者名人。她仍然在不停地學習,陳漫有次對她說,工作時會將自己調試成精密的機器,這讓自認為偶爾也會情緒化的她很有收獲。她仍在不斷進化,面對網絡暴力和不友好的評論,她已經從不忿變成了開頭那樣輕鬆俏皮的一句“管它呢!”

未來的很多事情她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打算,未來也有很多事情讓她摸不清頭緒。

開心的是,下一周我們又會在她的vlog裡看見,她又是如何在自己生活的邊界中任性試探。你好竹子,下周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