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單季度營收破千億,但難言擴張後遺症

虎嗅華東報導

作者 | 范向東

快過年了,大家都開始沉浸在闔家團圓的快樂中,在整個行業都在喊“冬天來了”的時候,阿里好像依然紅火如常。

1月30日盤前(美東時間),阿里披露了2019財年3季度業績(即2018年4季度)。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1%達1172.78億元,營業利潤267.98億元,同比增長3%。這是中國首個互聯網公司實現單季營收破千億。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武衛表示:“截至12月底止季度,集團收入實現同比41%的強勁增長。平台型核心電商業務的盈利能力指標,即經調整後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本季度同比增加31%。這一業務的盈利能力,加之本季度75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讓我們能夠對其他重點業務和技術進行持續投資,推動阿里巴巴生態系統的整體增長。”

但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社零疲軟是不爭的事實,阿里也未能幸免。

阿里營收減速

先看一下整體情況。本季度,阿里總營收同比增長41%達1172.28億元,其中核心商業同比增長40%至1028.43億元,雲計算同比增長84%至66.11億元,數字媒體與娛樂同比增長20%至64.91億元,創新及其他增長73%至13.33億元。

與之前一樣,電商等核心業務依然是阿里佔比最大的業務,也是唯一盈利的業務。

阿里是國內最大的綜合電子商務平台,其“平台效應”能有效抵抗周期性波動。不過這季財報,阿里的季度營收雖亮眼,但增速41%為近3年最低。再加上新零售的擴張也告一段落,其核心商業營收同比增速40%,也已呈下滑狀態。

早前彭博社報導,市場預計阿里本季度營收增長44%,但實際情況要更差一些。本季阿里營收同比增長41%,為近3年來最差增速。這在雙十一就有所體現了。2018年雙十一GVM超過了2017年,而銷量增幅下降12%。

而天貓實物GMV增速29%,依然領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線上購物21%的同期增速,不過阿里2018財年和前兩個財季的增速分別為45%、34%、30%。

毛利走低,貨幣化率支撐利潤

截至本報告期,阿里年度活躍用戶6.36億,依然保護增長轉態,其中超過70%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低線城市。

而且阿里明顯注意了利潤的增長情況。本季度,阿里營業利潤267.98億元,同比增長3%,但利潤率為23%,雖然仍無法與同期相比,但相比前3個季度已有很大回升。

自轉型新零售以來,除了頻繁對外投資,自營盒馬,阿里還想菜鳥、餓了麽並入表內,這讓阿里變得越來越重,大規模擴張後遺症顯現,其毛利率逐漸走低。

而本季度,阿里淨利率再創新高,除了投資收益外,更重要的是其平台貨幣化率並沒有下降。本季度,阿里零售業務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8%,傭金收入同比增長24%。

電商是阿里的現金牛,而天貓是其貨幣化的主戰場。在經濟遇冷、投資增加的情況下,天貓所承擔的業績壓力會越來越大。但整體上,同類競爭對手京東的增長也趨緩,作為行業最大的玩家,阿里面臨的直接威脅還不太嚴重,暫時還沒有貨幣化率下降的壓力。

是否要砍虧損業務?

在過去的一年中,阿里創始人馬雲宣布退休,張勇逐漸走上了前台,去年9月,馬雲宣布一年後(今年9月)卸任董事局主席,由張勇接任,也讓市場期待張勇對阿里未來的路線有何新的規劃和洞見。

去年11月,逍遙子調整阿里組織架構,其中天貓的調整尤為突出,更新成了“大天貓”,同時裂變成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

進出口業務地位提升,虎嗅·高街高參已在

《京東老將們為何“倒戈”,力挺阿里鏖戰“商超”》

一文有分析,而天貓超市是要發揮線上B2C自營能力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做阿里新零售的大規模落地,整合盒馬、大潤發、三江購物等阿里陣營的線下商超體系,打通生鮮供應鏈,而淘鮮達、餓了麽蜂鳥配送、菜鳥物流將關鍵樞紐。

商超中的生鮮、快消是剛需消費,受巨集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很小,但在當前巨集觀經濟形勢下,阿里零售電商大盤的高增速堅挺,商超業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天貓是阿里新零售乃至整個商業生態的基座,而依托雲計算和積累下的大數據能力,阿里逐漸深入與品牌方的合作,目前阿里已開始將旗下多平台整合、協作,打包成為一整套商業作業系統(見文章《你的公司與阿里之間,還差一個“商業作業系統”》)。都說現在是存量經濟時代,阿里的作業系統也一種“存量盤活”。

如今阿里GMV增速趨緩已是必然,而當下,阿里雲計算、娛樂等業務以及零售方面的盒馬、菜鳥、餓了麽、口碑都還沒能盈利,如果貨幣化率也下降,阿里的業績無疑將面臨巨大壓力。天貓對阿里的重要性很可能會有進一步提高。

整體上,阿里的盈利能力的增長受到本地服務,物流,娛樂和國際擴張大量投資的影響,本季度大娛樂用70多億的運營虧損,隻換來20%的營收增長,考慮投資人的預期,阿里是否需要快到割肉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