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棱鏡|他的身家超過王健林:養豬千萬頭,一頭母豬床位費三四千

作者 | 王曉 編輯 | 張慶寧

出品 | 棱鏡·騰訊小滿工作室

劃重點

中國擁有數千年的養豬史,目前保有2600萬左右的養豬場戶。秦英林只有一個,他是當下國內第一“豬倌”。

秦是牧原股份(002714.SZ)董事長和實際控制人,河南首富、2019富比士中國富豪榜排名第9名,望其項背者包括字節跳動張一鳴、順豐控股王衛、吉利控股李書福、萬達集團王健林等。

3月20日,牧原股份收盤價116.7元/股,總市值2573億元。秦英林夫婦合計持有該公司58.53%的股份,账面價值1506億元。

1989年,秦英林從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畢業,分配至老家南陽的國營肉聯廠工作。1992年,他與獸醫專業的妻子錢瑛辭職創業。

養豬產業素有“賺一年、平一年、賠一年”的“豬價周期”,此外還面臨瘟疫、環保、土地、資金等諸多難題。

秦英林夫婦從22頭生豬起步,創業28年,穿越一個又一個“豬價周期”,終將牧原發展成國內最大的生豬規模化養殖企業——2019年出欄量1025萬頭,公司淨利潤61億元。

“一聽說養豬利潤高,很多老總找我說要養豬,怎麽勸都勸不住。過了兩三年,不說話了,咬著牙把豬場賣掉,多少錢都賣掉。”2019年12月14日,秦英林一場行業論壇上說,“他們根本養不好。”

他願意去賭

不少人對養豬業趨之若鶩,但“豬價周期”卻讓他們膽寒。

當養豬有較好利潤時,養殖戶擴大規模、繁育母豬。經過半年繁育期和半年育肥期,生豬在一年後大量出欄,造成供給過多,豬價下跌。養殖戶退出或縮減規模,又將造成供給短缺,豬價上漲,養豬利潤增加。

如是循環往複,偶爾因瘟疫、洪水等特殊因素,“豬價周期”還會延長。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在當前2600萬養豬場戶中,99%是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場戶。2019年,我國出欄量最大的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等8家養殖企業,生豬出欄量佔全國總出欄量8.27%。

“豬價周期”背後,是一個高度散戶化、供求波動劇烈的完全競爭市場。秦英林自1995年開始規模化養殖,借此抵禦周期性價格波動。

“他不是小富即安那種人,上世紀90年代,公司營收就突破千萬元了,在南陽地區很不得了,但他不斷擴大規模,一定要做龍頭企業。”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柳河鎮政府黨建辦主任姬大偉告訴《棱鏡》。秦英林曾和他分享過自己的創業歷程。

秦英林應對“豬價周期”的另一個辦法是逆周期操作。

“他願意去賭,在行業最困難的時候,別人都繃不住了,他在逆周期擴大產能。”裴斐告訴《棱鏡》,秦英林帶領牧原從22頭豬走到行業龍頭,期間多次逆周期加碼產能,“秦英林2010年定下的五年計劃是500萬-800萬頭,他堅信自己能做這麽大。”

裴斐是國際金融公司(IFC)的投資官,IFC是牧原上市之前唯一一家機構投資者。

《棱鏡》梳理牧原財報發現,該公司生豬出欄量自2010年倍增式擴張,2010年出欄量為35.90萬頭,2014年達到185.90萬頭,2018年出欄量已達1101.1萬頭。

一頭母豬的床位成本

萬達差點進入養豬產業。

2014年12月,萬達宣稱計劃養豬扶貧,在貴州丹寨建設30萬頭規模的養豬場和加工廠,貧困農戶無償入股獲得分紅。

在一段網絡視頻中,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對當地政府官員表示,“蓋個十萬頭豬的豬場要幾個億,我們蓋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我沒想到,豬場怎麽這麽貴。”

萬達最終放棄養豬,將旅遊作為產業扶貧項目。

“以前農民養豬,以為自己賺錢了,其實算账時沒有考慮土地、圈舍、人工、糞便處理等成本。把這些成本都算上,利潤率其實很低。”吉林一家中型養殖場老闆告訴《棱鏡》,如果規模化養殖,投入成本更大。

“一頭母豬需要兩到三平方米的床位,成本高達三四千元,”重慶某農場總經理孫斌對《棱鏡》表示,上規模的養殖戶還要搭建完整的防疫系統,做保溫,做產房,做床位鋪漏糞板,做床下建設化糞池。

“以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為例,固定資本項目投入約10億元,還要預留5億元作為流動資金。”一位牧原員工告訴《棱鏡》。

牧原股份招股書指出,大規模的生豬養殖面臨較高的進入壁壘。首先是資金壁壘,規模養殖企業需要大量資金購買種豬、購建豬舍、購買設備等,前期投入大。同時生豬養殖周期相對較長,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較多的流動資金用於周轉。其次是在疫病防控、藥品殘留控制、育種技術等方面的技術壁壘,以及技術人員壁壘。

不過,“銀行借貸和公司自身利潤難以及時滿足公司發展所需資金,長期以來受限於融資渠道單一,公司規模擴大受到一定製約。”牧原在上市招股書中寫道。

由於養殖行業行情波動過大,土地、廠房等資產不符合銀行抵押要求,養殖企業極難從銀行獲得貸款,多數靠民間借貸周轉,額度很小。這同樣是生豬行業共識。

“豬養得比牧原好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麽我們能上市?為什麽我們的成長過程那麽快?上市後我反思許久才意識到,真正支撐我們發展的就是當年堅持還銀行貸款。”秦英林曾在一次夜話訪談中自問自答。

《南陽日報》報導稱,2006年農業銀行上市股改,擬剝離部分資產並打包處置。牧原當時在農行存量貸款為2540萬元,可以設法完善手續後免去。秦英林堅持制定還貸規劃,到2007年底全部還清。

2010年,在沒有任何抵押物的情況下,中信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主動上門提供信用貸款6億元,這為牧原的上市前擴張奠定基礎。

2014年,牧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拓寬融資渠道。

穿越“豬價周期”的能力

牧原上市後一度負面纏身。

適逢2014年豬價周期走弱,牧原業績下滑嚴重,2014年淨利潤8019.81萬元,同比下滑73.6%,公司接連收到河南證監局和深交所的問詢函。

此後一年多時間,牧原持續被指“變臉王”,市場質疑其美化數據,有財務造假之嫌。

不過,2014年其他養豬企業大面積虧損,少有企業像牧原這般有著扣非後的正利潤。例如新希望2014年半年報披露畜禽養殖板塊虧損7286.68萬元,並在年報中寫道:“生豬養殖全行業經歷了近五年來最為慘淡的一年,虧損程度最深,平均豬價最低,虧損時間最長。”

向前追溯。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豬價持續低迷。當時一次全國性養豬行業大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問道:“豬價周期走弱,豬價下跌,飼料成本上升,各位同仁基本都沒掙到錢吧?”

秦英林的妻子錢瑛回道:“我家掙到錢了。”

“別人虧錢時他還能掙錢,別人掙小錢時他能掙大錢。”裴斐告訴《棱鏡》,秘訣在於牧原的成本控制,全行業養豬成本普遍在每百公斤1200元,牧原可以做到每百公斤比行業成本低上100-150元。

招商證券一份研報指出,在非洲豬瘟發生前,牧原相比同業的成本優勢是150-200元/頭;非洲豬瘟提高行業門檻,基於牧原的生物安全防控技術,其與行業成本差距提高至350元/頭。

裴斐說,在成本端,牧原是自育、自繁、自養模式,從育種、飼料配方、疫苗、豬舍建造等多個環節提升效率,成本差異慢慢顯現;在銷售端,秦英林堅決不用瘦肉精的口碑,使得牧原豬的售價高出市場均價0.1-0.2元/公斤。

牧原招股書還顯示,其毛利率持續高於同業上市公司——2011年度生豬養殖上市企業平均毛利率為22.14%,而牧原達到37.77%;2012年度行業平均毛利率為11.34%,而牧原為27.23%。

行業人士對《棱鏡》透露,牧原穿越“豬價周期”的能力,曾引得養豬龍頭新希望垂涎,“新希望提出入股牧原,但被秦英林婉拒,他堅信牧原會很值錢。”

秦英林還在擴張

2019年生豬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6.57%,豬肉成了“奢侈品”。

養豬上市公司業績集體表現亮眼:2019年,牧原股份淨利潤達61.14億元,同比暴增1075.37%;溫氏股份(300498.SZ)淨利潤139.06億元,同比增速251.38%;正邦科技(002157.SZ)淨利潤17.87億元,同比暴增779.53%。

作為生豬養殖的龍頭,牧原備受資本市場熱捧,3月9日股價一度創下139.92元的歷史新高,盤中市值突破3000億。

養豬上市公司業績暴漲背後,是環保新政、非洲豬瘟對豬肉供求關係的重構。

養殖業帶來的糞便汙染備受詬病。2014年和2015年,《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與新《環境保護法》相繼頒布,不符合環保政策的中小規模畜禽養殖場退出市場。

“小型養殖場每年收入只有數百萬元,沒有動力再耗費數百萬安裝排汙設備。”上述吉林養殖場老闆表示。

多家養殖上市公司當時提到,環保政策會導致養殖規模下降。但牧原股份甚少提及環保政策影響,僅稱“公司實現農牧結合,零汙染排放,不擾民”。

姬大偉告訴《棱鏡》,2011年牧原前往南陽市方城縣選址建廠,當地村民擔心養豬場臭氣熏天。政府組織30多名村民代表前往牧原內鄉基地實地參觀,打消了方城縣村民的疑慮。

一位牧原資深員工對《棱鏡》表示,環保政策對生豬供應有一定影響,“但本輪豬價上漲最主要的因素還是非洲豬瘟。非洲豬瘟突出特點是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目前沒有有效疫苗。”

養殖戶大規模提前宰殺生豬,削減規模。

農業農村部1月8日例行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介紹,從2018年8月3日,我國確診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到現在,全國共報告162起疫情,撲殺近120萬頭染疫生豬。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生豬存欄3.1億頭,同比下降27.5%;生豬出欄5.4億頭,同比下降21.6%。生豬出欄數比上年減少1.5億頭。此外,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能繁母豬存欄2045萬頭,同比下降31.21%。

非洲豬瘟是對生豬養殖企業防疫管理和技術能力的突擊測試。

“在公司生產經營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對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的疫情。”牧原在2019年報中寫道,針對非洲豬瘟,公司強化預警,嚴格做好車輛、人員、飼料管理,並通過銷售區改造、增加新風系統等措施防範疫病的發生。

牧原員工告訴《棱鏡》,公司持續在過濾豬舍內部空氣,“養殖操作人員進入豬場前還需隔離14天,避免帶入病原病菌。”

2019年7月播出央視《對話》節目中,秦英林稱自己面對非洲豬瘟,經歷了驚恐和硬仗,但還是跑贏了。牧原成為A股寵兒,秦英林2019年又一次坐穩河南首富。

“他一門心思養豬。如果說個人愛好,有了經濟基礎之後,他可能對豪車有些興趣,曾經獎勵過自己一輛400多萬的勞斯萊斯。”熟悉秦英林的人士告訴《棱鏡》。

牧原的業績走勢與生豬價格波動息息相關。

3月19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彭紹宗在國務院發布會上介紹,豬肉價格在相對高位保持平穩。預計隨著生豬產能恢復,豬肉供應將得到改善,豬肉價格會隨之回落。

“生豬養殖的盈利在當前還是相當豐厚。”彭紹宗介紹,豬糧比價(即生豬市場價格與飼料糧價格的比值)在6:1是養豬的盈虧平衡點,目前這一比值為18:1。

受非洲豬瘟等因素影響,牧原股份2019年出欄量1025.33萬頭。經營計劃顯示,2020年出欄量將達到1750萬頭-2000萬頭。

秦英林還在擴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