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來說說小兒推拿的前世今生

小兒推拿是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醫者根據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以手為工具,採取不同的手法在小兒的某個部位或穴位上進行操作,從而達到預防小兒常見疾病,保健兒童身體,以及促進兒童生長髮育為目的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


小兒推拿學是中國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與中醫兒科學和推拿學緊密聯繫,不但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並獨具一格,自成體系。

小兒推拿古稱之為「小兒按摩」,我國的按摩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史記》中記載了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曾用針灸、按摩、葯熨搶救了趙太子的「屍厥」證,說明按摩術在春秋戰國前就已經形成。



魏晉時期,葛洪所著的《肘備份急方》中記載了「卒腹痛……深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這方法與當代的小兒捏脊療法頗為相似。它不但能治癒腹痛,並可以治療小兒疳積、積滯等多項疾病。該書還有用重刺激的手法使突然昏厥的病人甦醒,如「救卒中惡死……令爪病人人中取醒」,使推拿急救的範圍更加開闊。


隋唐時代推拿按摩療法頗受重視。太醫署內設有按摩博士、按摩師等職位,有合法的教育機構,系統訓練。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應用藥物製成膏劑與手法相結合的膏摩法「治少小兒新生肌膚柔弱喜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或中大風,手足驚掣,五物甘草生膏摩方……」他運用膏摩法治療小兒範圍的疾病有「中客忤」「項強欲死」「鼻塞不通涕出」「夜啼」、「腹脹滿」「不能食」等,不但擴大了膏摩的範圍,而且是專門針對兒科疾病有了系統的論述。該書還記載「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風寒。」這是首次將膏摩用於小兒保健推拿的醫學文獻記載。


宋金元時期,推拿沒有被列入醫學分科,但是民間的論述並不少見,在《聖濟總錄》、《太平聖惠方》中有很多膏摩方的介紹,並對按摩手法的作用有了較深刻的論述。

明朝是小兒推拿發展歷史中的興旺發達時期。當時政府的醫療機構「太醫院」中醫十三科中,又再度成立了「按摩科」。小兒推拿理論水準不斷提高,臨床上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了許多著作並出現了小兒推拿專著。

四明陳氏所編的《小兒按摩經》於1601年問世,並被楊繼洲收編於《針灸大成》之內。陳氏按中醫理論提出小兒推拿治病當視「病之虛實,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在其後,1604年由明太醫龔雲林撰寫的《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此書單印成冊,是一部兒科推拿專著。按摩又有推拿之稱正是始於此書。

明代醫家周於蕃的《小兒推拿秘訣》一書,介紹推拿方法,列有按、摩、掐、揉、推、運、搓、搖八法,每法之下又據施術部位分成數條,明其操作手法和主要功效。並以汗、吐、下三法總括,詳論各法的手法要求及注意事項。其後載數種兒科常見病證的推拿療法,於驚風一證分析尤詳。末為十四經脈和正身、覆身、陽掌、陰掌、足部穴點陣圖,以及推坎宮、推攢竹、分陰陽、推三關、雙鳳展翅、水中撈月等20餘幅推拿手法圖。十三大手法於孫重三先生的十三大手法完全吻合。

清代小兒推拿臨床應用更為廣泛。小兒推拿專著增多,治療水準不斷提高,在民間應用小兒推拿診療頗為廣泛。尤其是清朝初期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小兒推拿專著,如清·熊應雄輯《小兒推拿廣意》,全書將推拿按摩之理論與小兒生理特點相結合、圖文並茂,論述較詳。按摩手法輕靈而具體,十分切於實用,流傳頗廣,對後世影響較大。雖然多次出版仍供不應求。

清代醫家駱人中之龍著《幼科推拿秘書》,對前人的推拿論述與臨床經驗作了比較全面的總結,書中介紹了推拿學的理論和手法,小兒推拿法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非常詳盡,並有小兒常用的內服方劑等,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錢欀村所著的《小兒推拿直錄》,對小兒疾病的診斷、病因、病機的闡述及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較為系統,對小兒急驚風等16種病證的推拿治療介紹,文字簡捷,圖文並茂,便於醫生與家長掌握。


張振鏊的《釐正按摩要術》(1888年)在《小兒推拿秘訣》一書的基礎上增補了新的內容,書中介紹了各種按摩手法及兒科推拿的各科取穴的手法圖說。書中還介紹了胸腹按診法,這是其他醫書所少見的。

陳復正編撰的《幼幼集成》主要取材於前人兒科論述,結合四十餘年經驗與體會寫成的。書中對指紋在兒科疾病中的診斷價值有較正確的評價,認為既不可否定,也不可誇大其作用。他還從「小兒臟腑未充則藥物不能多受」的觀點出發,創立了少小兒外治法,如按摩、熱敷等,至今仍為臨床所常用。

夏禹鑄的《幼科鐵鏡》主張「望面色,審苗竅,從外知內」,強調推拿要正確施行辨證施治,實事求是,重視醫德,認真總結自己的切身經驗,並作推拿代葯賦,說明推拿補瀉手法的重要性。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醫政策指引下,推拿的臨床教學、科研、推拿著作出版和推拿隊伍的建設都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推拿學科有了顯著的發展。1956年成立了中國第一所推拿專科學校即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學校。1958年又在上海成立了國內第一所中醫推拿門診部,培養了大批推拿專業的後繼人才。繼承整理了推拿的學術及臨床經驗。

推拿學術和中醫理論緊密聯繫,多學科的研究,標誌著推拿事業的發展。60年代出現推拿實驗研究,70年代隨著中醫藥走向世界,針灸推拿再度在世界各地引起重視,有不少留學生來我國學習傳統推拿療法;80年代臨床範圍更為擴大,不但治療小兒內、外、骨傷、五官各科急症,並包括初生兒疾病、雜病和部分傳染病。臨床證明小兒許多疾病應用推拿治療取得的效果較滿意。

中國推拿與國外進行廣泛的交流,中國推拿學者出國講學、醫療贏得了好評。同時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推拿專業人員也來中國學習中醫推拿,且人員日益增多。許多國家對推拿醫學開始進行研究,在科學發展的新時代,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為推拿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


講了這麼多,你是否對小兒推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