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昆侖山下蒙古族繡娘:讓德都蒙古族服飾代代相傳

資料圖:圖為當地蒙古族女性著民族服飾參賽。(圖文無關) 烏仁花 攝

中新社西寧3月3日電 題:昆侖山下蒙古族繡娘:讓德都蒙古族服飾代代相傳

作者 孫睿 惠海珍

三月初,地處昆侖山下的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仍是春寒料峭時節。而在該市蒙古族服飾、刺繡手工藝傳承基地裡,卻是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

各種顏色豔麗的蒙古族服飾、荷包、木雕等手工藝品,在燈光下顯得格外精致,不禁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蒙古族文化氛圍,十五六個“繡娘”正在剪布、穿線。

年近花甲的吳英其梅格是格爾木蒙古族服飾、刺繡手工藝傳承基地的負責人,也是該市台吉乃爾蒙古族民族民間服飾製作工藝傳承人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她就專門跟著母親和一些當地比較有名望的老一輩民族民間服飾製作手藝人學習民族民間服飾製作,並逐漸得到前輩好評,如今已成為一名省級非遺傳承人。

“製作德都蒙古族傳統服飾已成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這種傳統服飾代表著我們蒙古族最原始的精神。”吳英其梅格說,漢式刺繡,要有個撐子把布料撐起來才好刺繡,但是蒙古族刺繡直接就在面料上繡,這樣牧民們放羊時,羊兒吃草,婦女們就開始繡,羊兒吃飽了,婦女們也就卷起布料趕羊回家了,特別方便。

吳英其梅格說,“蒙古族刺繡,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蒙古族的刺繡藝術凝重質樸,針法粗獷勻稱、色彩對比鮮明,給人以飽滿充實之感。我從小就喜歡。”

除了自己刺繡以外,吳英其梅格還免費教前來學習的學員。自2016年格爾木市蒙古族服飾、刺繡手工藝傳承基地成立以來,吳英其梅格已將自己的手藝教給六七十個學員了。

在多年的傳承路上,吳英其梅格還積極回收學員的成品服裝,從而增加學員的經濟收入。

“別看傳承基地小,如今已成為永紅及另外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業餘收入來源,這裡不但讓她們掙到了零花錢,還讓她們找到了自信。”吳英其梅格說。

今年51歲的永紅是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阿拉爾村的牧民,由於小女兒在該市民族中學讀書,為了陪孩子上學,她就租房子住在市區裡。

“來市區也不知道幹啥,後來了解到這個傳承基地,我就來看看,由於從小就繡這個,所以很快上手了。”永紅說,來吳老師這裡幫著刺繡,還有手工費,自己繡的成品,吳老師也收,還有一定的收入,特別好。

年僅9歲的薩琪爾,父母都在青海省省會西寧工作,為了讓女兒學習民族文化,專門將她送到格爾木民族中學學習蒙古族文化,並在傳承基地學習蒙古族刺繡。

薩琪爾說:“我是蒙古族,我喜歡我們民族的文化和服飾,所以我特地來這學刺繡,等我全都學會了,我想把刺繡作品帶到學校,給同學們展示。”

吳英其梅格說:“在很多人心裡,青海天高雲淡遼闊壯麗,而海西州的德都蒙古族傳統服飾更是讓人回味無窮,這是我們的特色,也是我們的寶藏。蒙古族服飾的製作技藝、刺繡等很多東西都在失傳,‘非遺’是珍貴的,而傳承則是最好的保護,所以,只要我還活著,就要將手藝傳承下去。”

“儘管我現在年齡大了,但還在跟老一輩人學習一些我不會的、沒學到的、沒接觸到的東西。然後我再傳播給別人,這樣,德都蒙古族文化也就傳承下去了。”吳英其梅格說,“我的心願就是讓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蒙古族服飾製作技藝有更好的發展。”(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