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乾隆對和珅言聽計從,唯獨在這件事上罵他:別不懂裝懂

乾隆皇帝與和珅,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一對君臣。受到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許多讀者可能以為這君臣二人年紀相仿。不過實際上,乾隆帝年長和珅接進40歲,在古時候,夠得上爺孫輩的關係了。

乾隆對和珅,有一種超乎尋常的關照和信任,以至於和珅能從一個普通的侍衛,一躍成為大清的相國,權傾朝野。

尤其在乾隆年邁之後,由於年老體衰,精力大不如前,許多事務都交給和珅一手打理,而且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連立太子這種機密之事,都被和珅提前聽到了風聲。

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沒有人能解釋乾隆對和珅的寵愛是出於什麽緣由,因此出現了很多離奇的猜測,比如說和珅是乾隆喜愛的雍正寵妃轉世等等。此類野史雜談雖然無稽,但也從側面反映了時人對乾隆如此寵信和珅之緣由的疑惑。

不過,雖然乾隆十分信任和珅的能力,甚至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對他專任,但唯獨有一件事,乾隆不太看得上和珅。那就是在做學問方面,乾隆認為和珅有一定的知識水準,他最初就是憑一句“典守者不能辭其責”得到乾隆的青睞,但和真正的大家想比,和珅還是差得很遠。

我們知道,乾隆自命是個文人雅士,喜歡寫詩,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存世,而且也喜歡寫文章,還很愛搞收藏。到晚年時,乾隆信奉佛教,還寫了很多說經的文章。

如果在現實中碰到一個這樣的長官,下屬應該怎麽辦呢?正確的姿勢當然是要往死裡吹捧。當然乾隆不是傻子,吹捧需要做得不留痕跡,才能讓長官心裡舒服。比如當時任安徽巡撫的朱珪,就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朱珪先是把乾隆這麽多年講經的文章收集起來,分門別類,並裝訂成冊進獻給乾隆。在這本《禦製說經文》的後面,朱珪在跋中寫了一句評語,說這些文章是“刊千古相承之誤,宣群經未傳之蘊,斷千秋未定之案,開諸儒未解之惑。”

乾隆一看,這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裡,不過和珅卻不太開心。為什麽呢?因為朱珪是永琰的老師,永琰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當時乾隆有意傳位給永琰,但和珅並不喜歡他,所以就攻擊朱珪,說這是在諂媚皇上。

不過,朱珪的馬屁明明拍得很好,乾隆心裡正開心,和珅這麽一說他就不樂意了。於是乾隆立馬表態:

“(跋語)頌皆過當,但歷舉朕敬天法祖,勤政愛民各大端,見諸設施者,與平日闡發經義,實有符合,與皆紀實,並非泛為諛詞。朱珪於禦製古文,紬繹推闡,能見其大,跋語尤得體要,殊屬可嘉。”

表揚完朱珪以後,乾隆回頭對和珅來了句,此非汝所知也。意思就是罵和珅,我們文人之間的東西,以你的智慧是理解不了的,以後就別在這上面不懂裝懂了。

從上面這個事例中,可以看出乾隆有一個性格特點,就是非常自傲,師心自用,在自認為專長的領域,不容他人置喙。乾隆雖然表揚了朱珪,但那是因為朱珪做的是吹捧,否則的話,也會落得沈德潛“一柱樓詩”的下場。

其實在此之前,乾隆的這種性格也早有體現。乾隆喜歡延攬人才,但打內心裡看不起他們,比如乾隆曾對紀曉嵐說:“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乾隆自視甚高,對這些文人,只是以豢養的娼優對待,認為他們都不如自己。所以和珅想在這方面插手,無疑是自討苦吃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