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朱諾號觀測到木星上的風暴彩雲

朱諾號自2016年7月抵達木星以來取得了一些備受矚目的發現。在每53天完成一次環繞木星兩極的軌道上,它記錄下了一些令人驚歎的觀測圖像。這些圖像不僅向我們揭示了木星的大氣層,也給了公眾一個參與探索這顆巨大行星的機會。

被公開選擇拍攝的特徵專題叫做"STB幽靈"。

該專題拍攝於2017年3月27日凌晨2:06(美國東部時間凌晨5:06),當時朱諾號距離木星12700公里。在這一過程中,JunoCam捕獲了木星南熱帶地區(STR)的一系列聚集在一起的斑斕雲彩。

照片的左側對應木星的南溫帶(STB),這是木星南半球的一個顯著地帶,通常較暗。正是這樣,"幽靈"—照片右上角的寬藍色條紋—能夠被更好地突顯,它表示拍攝該地區時發生的一場長時風暴。

未處理的 JunoCam 圖像,展示了被稱為"STB 幽靈"和"白色固體"的興趣點 (POIs),來源:美國航天局/SwRI/MSSS

在圖像的右側,我們看到鄰近的南部熱帶地區(StropZ),這是木星上最突出的區域之一。在這裡,我們看到另一種與“幽靈”碰撞的天氣狀態,其特徵是一系列反氣旋風暴(小白色橢圓形)。不意外的是,在這兩個天氣狀況中,被稱為"大紅斑"和"紅斑少年"的大型反氣旋風暴也存在著。

與自探測器開始環繞木星軌道以來JunoCam拍攝的所有圖像一樣,這張圖像也向公眾開放。在這種情況下,圖像處理是由羅曼特卡琴科,一個業餘天文學家、圖像處理者,和一個工作內容包括為新地平線任務進行圖像處理和可視化的3D藝術家完成的。描述是由定義了興趣點的公民科學家約翰·羅傑斯(JohnRogers)提出的。

正如特卡琴科宇宙今天通過電子郵件所傳達的,與這些圖片處理相關的工作是關於給生活帶來原始圖像:

"此映像基於原始映像。使用原始數據,您可以獲得比我們在已構造和地圖投影的官方版本中看到的更高的分辨率。我通過調節顏色,銳度和動態範圍,以顯示更多的細節和多樣性。

對於太空任務來說,這是一件新鮮事,公眾對於將拍攝哪些特徵進行研究有直接的發言權,並可以幫助處理這些特徵。"業餘天文學家和公民科學家對這些任務的參與是很棒的事情,"特卡琴科說。"他們還可以向公眾展示他們的技能,並幫助朱諾團隊從不同角度查看所有這些數據。

"STB幽靈"的 JunoCam特寫,相鄰圖像顯示 SSTB("珍珠串")。來源:美國航天局/SwRI/MSSS

"STB幽靈" 是公眾選擇要在開始的"佩裡約夫5號"-朱諾號第五次木星軌道航行期間拍攝的五個興趣點(POI)之一。在開始的下一次軌道航行(佩裡約夫6)之前,公眾將能夠再次投票決定他們希望看到被拍攝的木星特徵。

在以前的軌道航行期間捕獲的圖像包括令人驚歎的"喬維安珍珠",它是木星的北半球雲層的細節視圖,也是木星南北兩極旋轉雲的驚人圖像。在朱諾號從木星大氣層中脫離軌道和燃燒之前,它將進行7次剩餘的近周軌道航行,因此肯定會有更多的原始圖像被拍攝。

相關資料延伸閱讀

朱諾號是NASA環繞木星的太空探測器。它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和由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運營。作為新疆界計劃的一部分,太空探測器於2011年8月5日被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並於2016年7月5日進入木星的極軌道。探測的持續時間為20個月。完成任務後,“朱諾號”將脫離軌道進入木星的大氣層。

圖解:到達木星的朱諾號

木星是太陽系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並且是最大的行星。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 ,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UniverseToday-風荷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