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上千年來文科舉備受尊崇,而武科舉卻被人遺忘?

說到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大家都很熟悉,這項從隋朝就開始確立、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取消的人才選拔制度在中國持續了一千多年,其生命力不可謂不頑強。在這一千多年裡,產生了數百名狀元,也出現了很多文場佳話,當然也出現了不少的荒唐事,類似范進中舉這樣的事情也不在少數,到了後期也出現了八股文等限制人才選拔制度活力的弊端。

科舉

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其實科舉也分為文科舉和武科舉,千百年來世人所追崇的是文科舉,而武科舉則被大家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作為古代政治中的文武兩極之一的“武”並沒有在科舉制度中缺失,卻在世人的心目中缺失了,這是為何?

武科舉的流程

武科舉和文科舉所需要經過的流程幾乎是一樣的,只不過考察的項目不同罷了,一個是文采和學識,一個卻是武藝。

武科舉同樣需要經過文科舉階段的童試階段——武縣試、武府試、武院試,通過這三層考試,才能成為武生員,生員這個稱呼和文科舉中的生員是同一個意義,俗稱秀才。只不過在文科舉中,大家已經習慣於隻稱呼其為“生員”,而不必在生員二字之前冠以“文”字以作區別。

科舉制度

在成為武生員之後,就獲得了參加鄉試的資格,如果通過了鄉試,則就成為了武舉人,成為武舉人以後就可以擔任低級軍官了。武鄉試的時間通常是在十月份,地點是各省首府,年份與文科舉相同,三年一次,分別是在農歷的子、卯、午、酉年。監考官通常是一省之最高官員,比如明清時期的總督或者巡撫,但是通常會有一名專門的武將作為同考官以協助身為文官的主考官進行評比,如一省之提督或者總兵。

成為武舉人之後,便可以參加武科舉的會試和殿試,與文科舉相同,通過武科舉會試者為武貢生,通過殿試者則為武進士。武進士同樣分為三甲,第一甲三人,賜武進士及第,第二甲若乾,賜武進士出身,第三甲若乾,賜同武進士出身。這一切與文科舉沒有區別,同樣也要舉行傳臚大典等傳統儀式,接受皇帝的召見。而一甲第一名就是傳說中的武狀元,周星馳電影中的人物蘇乞兒就是清朝的武狀元形象。

武科舉的考試科目

武狀元的考試科目自然與文科舉不同,文科舉考察的是士人的文學水準和觀點,到了後期則淪為了寫作水準、尤其是八股文寫作水準的比拚,而武科舉的考試項目則以武藝和武論為主要考察內容。

武童生參加的武縣試分為三場,第一場在練兵場考騎射,即騎馬向人形標靶射出三支箭,射中一箭及以上者即為通過,可以參加接下來的考試。如果一箭都沒有射中,或者甚至墜馬,則為不通過,失去參加接下來考試的資格。

第二場考步射和技勇。步射即不騎馬進行射箭考核,每位考生發五支箭,射中一箭及以上者為通過。而技勇則包括開弓、舞刀和掇石,以開弓的強度來考核,開弓八十斤以上者即為合格;舞刀則是舞動三米長的青龍偃月刀,從身前開始舞動到身後,整個過程中大刀不能觸碰地面,完成一套動作者為合格;掇石則相當於現代的舉重,考生需要將一定重量的石塊搬到離地面一尺距離,重量超過兩百斤者為合格。

步射

第三場則在縣公署舉行,這是一場理論知識的考核,考生需要背誦《武經》,這本書包含了中國的七本古代經典戰術書籍,被稱作“武經七書”,在武科舉的考試之中一般隻考核《孫子》、《吳子》和《司馬法》這三部。除了背誦之外,考生還需要默寫大概一百字的指定內容,這是對武舉考生的基本文化測試,但是即使這樣很多考生仍然需要借助作弊才能勉強通過。

之後的府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的考試科目與縣試內容基本一致,只是考核的標準越來越高,因為越到後面的考試,參加的考生都是經過之前層層選拔出來的,所以考生的質量越來越高,而為了讓考生有區別度,考試的標準自然有所提高。

武科舉不受重視的原因

既然武科舉有著如此層層遞進的選拔制度,而且考中武舉人和武進士後都可以做官,那為何千百年來武科舉卻遠遠不如文科舉那般受人尊崇和追捧呢?

首先,中國傳統思想中重視讀書人,北宋著名學者汪洙有詩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詩反映了很多中國人的心理,他們認為只要通過讀書然後參加科舉、進入仕途(指文官)才是正道,而武人、武將很多時候是低俗、粗魯的代名詞。尤其是在漢唐之後,尤其進入宋朝之後,文官和文人的地位遠遠高於武將、武人的地位,所以即使武科舉能夠讓人當上官,但是武將卻依然低人一等,所以很多人不願意選擇武科舉,而這與文科舉快速發展和達到巔峰的歷史時期是吻合的。

練功用的石鎖

其次,即使這些人通過武科舉進入軍隊、當上武將之後,他們在軍隊中也不受重視。因為軍隊不同於文官集團,在軍隊之中,一個武將的威信是通過不斷累積戰功而形成的,很多著名的將領都是從底層軍官、甚至士兵一步步做起來的。而通過武科舉進入軍隊、擔任中高級軍官的武進士們,因為缺乏基層的歷練,很難了解士兵的心理狀態,因而會影響指揮軍隊作戰,而且空降的軍官並不能像空降的文官那樣在基層形成威信,而沒有威信的軍官是不可能建功立業的。

所以,我們很少看到哪個著名將領是出身於武科舉、武進士,反倒是著名的文臣之中,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文科舉出身,很多人都是進士甚至狀元。

文武兩個科舉,雖然同是存在,並存了上千年,但是由於通過考試的最終優勝者的出路不同,導致了文、武科舉不同的命運,千百年來讀書人對文科舉趨之若鶩,而一般人對武科舉則敬而遠之,不到無奈之時,絕不願意去參加武科舉,所以最終武科舉就淪為了一些粗人的競技場,而由此形成的環境讓其他胸懷大志之人更加不願意牽涉其中,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武科舉被文科舉遠遠地落在了身後,逐漸不為世人所熟知。

參考文獻:《科舉》(宮崎市定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