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快訊!2019廣電融媒發展大會最全看點都在這裡了!

傳媒內參導讀:8月10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指南》雜誌、傳媒內參聯合舉辦的“2019廣電融媒發展大會暨媒體融合調研報告成果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本文整理了眾多行業領導、學界專家以及業界大咖對廣電媒體融合建設的理解和看法。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觀點集錦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黨組成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原台長王求

傳統廣電媒體必須順勢而為,積極主動適應當前的變化趨勢,充分利用新媒體,實現媒體融合,不斷擴大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盡快走出一條適合傳統媒體發展的融媒體之路,我提三點建議:

首先廣電媒體是新聞媒體工作的主力軍,應當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帶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二是要改變傳統媒體的線形思維模式,轉變采取的采編管理為信息產品運營管理,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實現一次性采集,多媒體呈現,多渠道發布;三是守正傳播,內容為王。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

媒體融合發展應該如何推進?

第一,系統性改革推動整體重塑,超越體制內媒體與體制外媒體、事業體制與企業體制的慣性思維,整合和強化各方優勢,克服各方劣勢,方能完成使命。

第二,發揮整體優勢成為成敗關鍵,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看:政治和政策優勢、權威性公信力優勢、政務數據資源優勢、黨政服務優勢、用戶泛政務需求。

第三,全媒體、全終端、全場景、全用戶的全媒體之路是必由之路。

第四,全面數據化刻不容緩,需要關注媒資的數據化、接入資源的數據化、用戶的數據化、算法主導分發、傳播與服務的精準化。

第五,集約化發展成為破局入口:可以打通數據孤島,縱向和橫向的集約化,集約化發展必然超越事業體制、選擇市場體制,這類改革需要突破引領。

第六,5G和智能化是傳統媒體,特別是廣電媒體一個徹底發聲的機會。在5G和智能時代,通過建立一個全新的自有平台,是可以超越或者可以跟商業平台競爭的,下一步的媒體融合發展重大的機會就是用5G和智能化來改造我們的媒體體系。

傳播學教授、中國教育電視台總編輯、原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胡正榮

從視聽介質演進歷史看,視聽介質已經從單屏進化到了多屏世界,當下正在高歌猛進地邁向跨屏時代,這個尤其需要5G以及物聯網,需要人工智能的場景適配與垂直適配,當前急需布局的是加速到來的全息、無屏視聽生態系統的到來。

全息媒體最重要的不是虛擬,而是所有的真實現實與虛擬現實是打通的,是一種全新的全現實融合態。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現在就要開始接5G和人工智能之東風加速布局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影像和無屏影像,乃至智能視聽新生態。

跨屏/無屏智能視聽生態系統是一個走向跨界開放的體系,包含內容提供商、垂直場景服務運營商、平台商、硬體商以及所有與之匹配的相關行業與業態。其經營模式也更多元化,廣告、訂閱、產品、服務、版權、平台、數字經濟、實體產業等都可以成為盈利點。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

目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有七大難題,分別是新舊融合,比新建更難;一把手缺失問題突出;定位不準確,依然難以跳出媒體;觀念陳舊,形成路徑依賴;人才老化,本領缺失;機制僵化,激勵不夠;資金不足,舉步維艱。

媒體融合需要1234思路:

(1)1大中心:建立用戶連接。首先,“以用戶為中心”,是指“用戶在哪裡,我們就到哪裡,用戶需要什麽,我們就提供什麽樣的服務”;其次,要清晰理解用戶的概念。所謂用戶,是指縣級融媒中心能夠切實掌握其各方面的數據和真實需求的用戶。

(2)兩大具體目標:現代傳播能力建設和重構商業模式、盈利模式。

(3)三大原則:移動化、數據化、智能化、生態化、服務化和市場化的六化原則,堅持綜合服務化的原則,堅持充足資金保障的原則。

(4)四大關鍵:觀念轉變是先導,三大平台建設為抓手,流程再造是條件,市場化能力是保障。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余敬中

快手有8年歷史,是第一家短視頻平台。“普惠”是快手產品和算法有別於其他平台的最核心的邏輯。什麽叫“普惠”?任何一個人發的任何一個視頻,都能夠獲得至少300個基礎曝光量,爬坡機制讓優質內容脫穎而出,同時,基尼系數機制調節流量分配,避免中心化的馬太效應,平台70%的流量給了普通人發的長尾視頻。這就是普惠。

私域流量是快手形成短視頻社區的奧秘所在,也是快手的核心競爭力。快手傳播、行銷背後的基礎是其社交屬性。眼下旺盛的直播帶貨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和其他平台直播帶貨會傷害用戶價值相反,快手直播不僅是一種帶貨能力,主播和粉絲之間強黏性的社交關係反而會促進用戶增長。

廣電媒體入駐快手,不僅能夠獲得影響力、傳播力,還能獲得信息流廣告收入、電商帶貨收入和知識付費收入。未來一年,快手服務媒體融合的主要發力點就是,全面打通媒體號的商業模式,實現收入變現多元化。媒體是優質內容的提供者,視頻和直播又是廣電媒體的天然優勢,在快手上開設各種垂類账號,讓主流媒體的聲音從大屏覆蓋到小屏,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節目研發的一種,而且門檻、成本更低,建議放手讓年輕人大膽嘗試,這方面大有可為,快手願意為大家助力。

南京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副台長謝海翔

五年來,媒體融合發展精彩紛呈,從總體來看,我覺得大概有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也正是南京廣電在媒體融合探索過程所走的路徑。

第一,深耕融媒體內容產品,打造融媒體平台。廣電媒體通過深耕內容產品,通過多渠道多平台傳播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南京廣電集團加快移動端產品建設,拓寬融合傳播新陣地,創新融媒體產品設計,先後打造的《在南京》APP“紫金FM”板塊和《牛哢》視頻APP都屬於這個類型的。兩個產品,一個以廣播節目和音頻產品為主,一個以短視頻為主攻方向,構建了豐富多樣的融媒產品體系。

第二,打造“廣電+平台+IP”的融媒體運營模式。《在南京》APP發揮廣電公信力優勢,打造“音頻產品+城市生活服務”融媒體平台,並利用平台為政府、機構、企業提供各種融媒體服務,進而形成越來越多的IP,開展了極具創新的融媒體運營。這個模式我們目前已複製到了全國26個城市,以同樣的技術平台為基礎,以同樣的媒體融合方式運作,以同樣的IP在各個城市進行複製。我們與合作的城市台“共建平台、共享資源、共謀發展”。

第三,切入智慧城市。我們將“在城市”融媒體平台與民生、政務及智慧城市建設進行更緊密的結合,開啟了全新的發展空間,目前南京廣電已和江蘇省江陰市進行了深度的智慧城市融媒體合作,通過利用南京廣電成熟的融合路徑,將江陰市政務、服務和內容全部融入進去,進而形成了一個由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為市民提供全方位城市生活服務的新型融媒體平台。近期,我們又和珠海市確定了打造“我的珠海”智慧城市融媒體平台。我們相信,廣電融媒體與智慧城市的緊密融合將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潛力!

山東廣播電視台融媒體資訊中心主任王忠

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業界一直在探索,每年都有新進展、新成績、新亮點。

探索一,流程再造後產品形態的深度融合。第一步,打造自己的UGC平台,山東融媒對內部的組織管理架構進行了調整,現在調整為生產單元管理的模式;第二步,與商業網站合作,聚合全網資源。山東融媒已經與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對節目進行重點推薦,快手APP、好看視頻等將定期向《好看時間》產品團隊推薦、輸送優質正能量短視頻;第三步,整合各種資源,打造融媒朋友圈。整合全台的視頻資源,整合齊魯網的無人機頻道、齊魯拍客隊伍等資源,同時與市縣區台、廣電同行、自媒體大號等探索深度合作方式,形成合力。

探索二,山東融媒在探索小屏如何反哺大屏。目前電視頻道還有相當的影響力,但是趨勢的確在收縮。新媒體的影響力有很大提升,但是還遠沒有形成強勢,在這種青黃不接的特殊時期,通過融合產品,讓大屏小屏互相導流,形成合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以《好看時間》為例,場內場外主播聯動。“大屏”每天不過45分鐘,“小屏”則可以24小時在線。每天節目開播前半小時,第二現場的主播就在短視頻APP上直播,並且與網友進行實時互動,討論話題與演播室主題緊密勾連,互相引流。

探索三,大屏的新規律,新出路。無論是內容的生產者是行業的管理者,都對這塊大屏形成了模式化的理解。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特別是5G的到來,那些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大屏”規律一定會消解,一些新的規律可能會被探索出來。這些新規律是什麽?現在還不知道。有一點可以肯定,它一定是用戶選擇的結果。在新的時代,我們必須做出改變,希望能夠通過探索摸索出一些規律,為大屏發展贏得一份先機。

阿基米德FM CEO王海濱

媒體轉型有三個誤區。一是存量優勢誤區,把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當成產品優勢,產品應該有自己的優勢,只有內容優勢成為運營優勢的時候,產品才有機會實現新發展;第二,內容覆蓋優勢誤區,媒體覆蓋不等於網絡觸達,覆蓋一個城市不等於所有人群的觸達,千萬不要把媒體覆蓋等同於網絡觸達。第三,終端優勢誤區,傳統媒體通過打造終端來重塑內容體系,但不是把終端再造了就等同於內容優化和提升了,需要有新的流程和機制保證優質內容的生產。

傳統媒體需要有自己的互聯網技術團隊,這樣才有可能進行網絡時代的流程再造,但傳統媒體需要怎樣的技術團隊,一直困擾著傳統媒體。傳統媒體的轉型要小心淪為互聯網技術的邊緣產業,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大都不是為傳媒業所專門研發,包括5G上線以後,到底什麽樣的技術才是媒體化的技術,目前還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回答。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還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發力:

第一,在轉型過程當中找到規模化的可能,服務行業,目標對準全網用戶;第二,提高技術引領下的行業效率,包括生產效率和傳播效率;第三,高度自律,與傳統母體形成高度互信的發展耦合體。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節目製作中心副主任、聽聽FM負責人陳彥旭

2014年,北京電台聽聽FM上線。2018年11月,我們主動進行了改版,深度思考如何深入挖掘內部資源和資本,去沉澱更好的經典內容,以及借助北京台已有的影響力和IP價值,真正把聽眾變為用戶,去和市場做更緊密的銜接等。

在改版上線的過程中,具體做了以下嘗試,諸如搭建移動端平台,動員北京台200多檔廣播節目的製作人,讓他們對自身節目製作流程進行改版,這其實是一次對廣播直播流的再造過程,諸如對廣播節目標題的互聯網化改變,以及建設後期管理平台,鼓勵製作精品短音頻內容,北京電台旗下幾十位主持人,也相繼上線了符合互聯網邏輯的20多檔音頻節目,這些具體嘗試之後,使得聽聽FM整體在線直播量和回聽率提升了600%。

媒體融合的當下,如果僅停留在搭建幾個客戶端或者開分店的思路,這遠遠不夠。在打造精品內容的同時,我們需要真正站在互聯網的思維下,為用戶打造他們所需的產品。

基於此,聽聽FM也在積極轉型做市場向音頻內容,最近我們上線了一個付費親子類音頻節目《小小史學家》和一批精品有聲書有聲書籍,目前效果還不錯,我們認為未來的用戶應該會形成為精品有聲內容付費的習慣。

在技術上,完善自有技術團隊,並實現不斷地迭代,例如通過技術比對的方式,自動將前端和中間廣告進行過濾,提升了用戶在網絡上回聽音頻節目的效果。

在影響力打造上,借助已有IP,諸如憑借北京台的資源和優勢,聯合北京出版集團、演藝集團、人民文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做了大大小小幾十個線下活動,擴大自身影響力,同時也獲得了不俗的互聯網流量。

濟南廣電天下泉城新聞客戶端負責人朱永寧

媒體融合不是為了做一個客戶端,我們既然要通過客戶端載體體現“融”,那麽黨媒的app該怎麽做?天下泉城客戶端的做法是,第一,不把電視的內容進行生搬硬套;第二,對時政新聞視頻進行準直播式的網絡化處理;第三,廣電媒體的app體現視頻優勢的同時,也要做可讀性可看性。總之,要努力在速度、深度和銳度上做文章。

黨媒的app,初心不是“商業”。首要任務是壯大主流聲音,當你真強大的時候,你黨媒的平台和資源優勢就會顯現。把內容做好之後自然會產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正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北京延慶區融媒體中心副主任趙晨

延慶區融媒體中心乘借北京世園會和北京冬奧會的大勢,緊抓媒體融合的改革機遇,按照"四步走"發展戰略逐步形成融媒體改革的“延慶模式”。以下為一些改革中沉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精”字訣:按照高品質、國際化標準,與人民網合作,打造全國首家報業+廣電模式融媒體中央廚房。依托北京“歌華雲”服務,打造符合延慶發展的融媒體。

“實”字訣:不求“大而全”,力求“小而精”,完成機構重組、流程重塑、人員整合、指揮調度平台搭建,采編人員由“一招鮮”向“千般能”轉變,打造融媒體人才隊伍。

“新”字訣:補齊新媒體短板,集聚後發優勢,合作打造新媒體孵化基地,全員發動參與新媒體產品製作,打造融媒體宣傳矩陣。

“快”字訣:夜以繼日,高位協調,狠抓落實,上下同心,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的實乾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嚴格倒排工期,99天完成各項籌建工作。

“穩”字訣:籌建快速推進,質量穩字當頭,“穩中求變”,實施雙線運行機制,融媒體業務高質高效,"企業+事業"模式改革有條不紊,確保安全第一,穩步過度。

河南汝州市融媒體中心主任婁亞娜

汝州市融媒體中心是全國重點支持的6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之一,關於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我有以下心得體會願與大家分享:

首先,要做好縣級融媒體建設就要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

其次,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關鍵是做好“新聞+”,積極引導服務群眾。在立足做好新聞宣傳主業的基礎上,拓展“新聞+政務+服務”的綜合服務平台建設,進而拓展盈利模式和渠道,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第三,要以真融促實用。其中包括:搭建“中央廚房”,實現各平台互聯互通;統一策采編發,實現流程再造;增加客戶黏度,做好移動端的增量。

第四,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得到當地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

第五,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實行以崗位責任與業績為依據的薪酬分配制度,打破編內編外人員的身份差別,用“一把尺子”量人才、評業績,做到“同崗同責、同工同酬、優勞優酬”,將極大調動人員的工作熱情、激發內在潛能。

第六,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與省級技術平台打通連接,形成體系。“全球一張網,全國一盤棋”。構建起省、市、縣三級共享的多終端全覆蓋融媒體平台。

第七,要積極融入和拓展便民服務功能。以用戶為核心的同時,積極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江西分宜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李建豔

分宜在江西100個縣區裡面屬於中西部,排名在60左右的位置,國土面積也不大,1398平方公里,人口在33萬。融媒體改革的探索就是在這樣一個體量上進行開展的。所以分宜融媒體中心的一些做法可能對中西部地區的很多縣有推廣和示範作用,很多地方到分宜這裡考察之後,直接就複製了我們的模式。

分宜主要做了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分宜廣電台為主體,通過縣所屬七個媒體整合為一組建分宜融媒體中心,由原來的副科級部門,升格為縣委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公益類事業部門。在體制上做了一個很大的突破和創新;

二是分宜做了一個機構平台的升級。分宜通過省級雲平台打造中央廚房和融媒體客戶端,做到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這樣一個架構來優化我們的內容生產流程;

三是做了機構,運營機制的突破和創新。人員體制現狀由過去編內編外人員待遇差別大,轉變成了目前同工同酬、優勞優得,實行了有效的效績考核和獎懲制度,提高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是人員的創新融合,分宜通過大量的融媒體直播,包括跟省市台的專家團隊去溝通、學習,鍛煉人員融媒體實戰技能。通過融媒體模式去組織策劃報導宣傳分宜的基層部門這樣的一些新聞的實踐。

從這四個緯度方面,分宜做了一整套的機制體制改革包括內容升級方面,所以成果也很豐碩。去年在江西新聞獎的評選中分宜6個作品獲獎,這對於一個縣級台媒體平台來說,是一個歷史的突破,也是對分宜融媒體中心最大的鼓勵和肯定。

另外,在產業經營方面,改革前經營收入是只有不到100萬,每年也就是七八十萬。融媒改革之後分宜融媒體中心聚合了七個平台,並組建了文化傳媒公司進行經營管理。2018年,產業經營收入已經突破900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