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發支出僅佔營業收入8% 華大基因科研核心被誇大?

  研發支出僅佔營業收入8%  華大基因科研核心被誇大?

  ■本報記者 呂方銳 陳鋒 北京報導

  合作夥伴因冠名糾紛而舉報,大火迅速蔓延到了華大基因(300676.SZ)的多個方面,包括華大基因借產業園圈地、科研界“富士康”等質疑。而隨後發生的湖南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漏檢”患兒的消息,更是重創了華大基因的股價基礎——檢測能力。

  在學術界人士看來,華大基因雖然拉低了行業成本,但資本運作痕跡太重,導致公司的實際科研能力被誇大。同時,華大基因也擺脫不了關鍵技術和核心儀器全靠採購的窘境。以商業模式考量,剝開自我包裝,華大基因的業務模式之單一和傳統,或許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善於以科研前景包裝公司預期,就不得不承受預期幻滅帶來的後果。

  圈地質疑

  今年6月王德明在天涯論壇寫下舉報信,稱華大基因借基因項目之名在江蘇多市圈地和騙取政府補貼,再由房地產企業萬科進行地產建設。萬科創始人王石正是華大基因獨董。舉報信還質疑了華大基因科研能力和學術成果,以及華大基因的商業信譽。

  舉報內容脫離了冠名糾紛的範疇。經《華夏時報》記者向王德明本人及相關人士了解,他並不掌握能證明華大基因上述問題的關鍵材料。

  但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華大基因主營的基因測序和檢測業務,只需要配備科研人員和一些專業儀器即可完成,並不需要大片土地和產業園區。華大基因公告也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和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都沒有在江蘇參與任何房地產項目,也未曾獲得土地資源。

  之後華大基因方面再度發聲,專門強調了舉報內容之一、位於蘇州市高新區的生命健康小鎮項目中,公司並未獲得任何土地,且參與項目的起因是受當地政府邀請。

  華大基因與項目的實際關係或比聲明中更加緊密。根據當地媒體報導,項目全名為“華大生命健康小鎮”,規劃面積近6000畝,包括“一園、一區、二院、三中心”。另有報導稱,深圳華大基因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和江蘇蘇南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在項目中各佔股25%。

  有媒體統計,最近5年間華大基因控股股東及子公司跟地方政府達成合作協定的“基因小鎮”或“產業園”項目多達16個。

  對此,華大基因在回復《華夏時報》記者的採訪函中表示,華大集團及控股子公司不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華大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在產業園區中,主要是提供相關技術和科技支持,並未參與相關產業載體建設或商業地塊開發。

  與此同時,華大基因也否認了與萬科的關係,在回函中表示“(產業園區)萬科是否承建,與華大無關”。

  產前檢測疏漏

  近日有媒體刊發了《華大癌變》為題的報導,稱湖南一孕婦在華大基因的產前無創基因檢測中,顯示低風險,結果生下13號染色體異常嬰兒,國內已經出現至少19例類似情況。

  生育健康業務佔到了華大基因2017年度營收的54%。按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的發明者、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的解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過程是,收集孕婦血液樣本,並對其進行DNA分析的技術。通過對DNA的分析,進一步推斷出胎兒的基因組資訊。

  實際操作中,因為母親血漿樣本中胎兒的DNA不足,會造成假陰性,即胎兒有病未查出,俗稱“漏檢”。盧煜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最穩健的無創檢測,應先檢測血漿樣本中胎兒DNA的濃度。篩查唐氏綜合征,血漿中胎兒DNA的濃度至少要達4%。遺憾的是,並非每個檢測機構都按照這個流程走。

  華大基因的公告並未對漏檢的原因進行解釋,僅強調其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業務符合國內標準。但國家衛計委的標準中並沒有對假陰性(漏檢)率做出明確規定。

  華大基因在公告中表示,為每一位受檢者購買了檢測醫療保險。有媒體證實,湖南這一案例並不在理賠範圍內。

  對此,華大基因在回函中表示,“湖南長沙缺陷男嬰案例中並非漏檢,而是不在公司的檢測範圍內。華大基因為本案例提供的檢測服務是合格的,並無錯誤。”

  此外,盧煜明還表示,產前無創基因檢測的大多數技術都是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實驗室裡開發出來的。之後他將技術授權給了Illumina和Sequenom等公司,他們又把技術授權給了更多的公司。華大基因2017年年報披露了一起香港中文大學、雅士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訴香港華大、香港醫學的專利侵權案件。

  不過,在回函中華大基因稱,盧煜明教授發現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遊離的胎兒DNA,但在中國,像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一類檢測技術是不允許申請專利的。此外,華大自主研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已獲得歐洲專利局授予的發明專利,並在英國、德國、法國等15 個成員國生效。

  研發能力幾何

  從公司2017年年報看,華大基因的研發支出僅佔營業收入的8.3%,甚至低於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但華大基因至今仍以高新技術名義領取各種政府補貼,僅2017年一年就超過3200萬元,約佔當年公司淨利潤的8%。

  “實際上,測序本身技術含量並不是很高,因為它是靠儀器本身的自動化程度,還有工人的熟練程度。”上述專家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華大的儀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主要都是買的美國的,比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還有美國應用生物系統公司(ABI)的等等。”

  他進一步補充道,華大基因早年從事過人類基因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中有一些先進的技術,比如分割基因組等技術,按照華大基因的說法,其還承擔了一些新物種的測序等科研項目,這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和一些經驗積累的。一般的小的測序公司是做不了的。

  該專家認為,華大基因對行業的主要貢獻是,把基因測序變成一個資本和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降低了測序的成本。華大基因可以做到大規模、低成本檢測,因此得以接下德國、美國的一些大項目。

  但華大基因認為“基因檢測和測序工作沒有很高技術含量這一說法並不屬實。”回函中,華大基因向本報記者強調,華大基因在科研和產業化過程中不斷積累數據,形成了龐大的數據庫,數據積累使得公司具有更精準的分析能力和更強的檢出能力,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但科研進入商業應用,在資本的裹挾下,難免存在包裝和誇大。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華大基因2001年曾在杭州建立杭州華大基因研發中心。彼時資本方第一次認識生物基因技術,項目也吸引了很多社會資本。但是個別人員沒有客觀地闡明基因測序能帶來的好處,當時就開始鼓吹個性化治療。實際上即使是技術領先的美國,也是2016年左右才開始搞精準醫療。精準醫療除了測序之外,還需要大量的生物學研究包括病例研究作為基礎。華大基因提前了16年“畫餅”,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據悉,當時華大基因一次性採購了300多台基因測序儀,因為採購量大,GE給出優惠,華大基因可以先拿儀器把項目建起來,之後付款。300多台儀器到位後,杭州項目最終爛尾,GE沒有收回儀器款,相關人員還受到了處分。

  項目擱淺,投入的社會資本也賠得一塌糊塗。“這一事件對資本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進而影響了整個國內生物技術產業的信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記者並未在公開管道查詢到上述事件的任何資訊,華大基因方面也對此進行了否認。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