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G生態要來?可能五年之內改變也不會特別大

文/石頭

5G的完美體驗需要時間,而在目前的整個通訊產業中,儘管2018年和2019年,高通、三星和華為已經先後發布了適用於5G網絡的手機基帶,但對於承載了萬物互聯和人工智能的未來願景而言,5G的生態建設也才只是其中的萌芽階段。

在硬體設備完善之後,軟體和內容服務才能跟進,之後才會在消費需求下降的情況下,迫使現有的手機硬體廠商逐漸進軍可穿戴和頭顯設備的市場。

而與電子消費相似的是,汽車和人工智能領域,也將在各個行業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逐步過渡。

那麽,五年時間,對於今天坐擁無數科技成果的我們來說,5G生態究竟可以走到哪一步?

2019-2021年,5G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慢

對於今天的普通人而言,了解5G的渠道可能還是從幾家手機廠商的發布會上聽到的。尤其是今年年初,三星、華為和小米都先後在MWC之前,推出了自家的5G手機。

以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在未來的3年內,5G建設將長期處於硬體普及階段,而非生態建設階段。

所謂硬體普及一方面是指可以接納5G信號的手機、手錶和平板電腦等個人電子設備的普及速度,另一方面則是指可以發射5G信號的通訊基地台的普及速度。

按照技術邏輯,先有通訊基地台,才能有5G信號,之後才能有真正的5G手機。

但根據全球第一大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的訂單數據顯示,今年1月15日,華為5G基地台的出貨量也僅有2.5萬個。

因為5G信號採用了比4G更高的頻段,所以5G基地台的數量將會是4G基地台的2-16倍,而在去年6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的發言人曾透露:中國的4G基地台數量目前已經達到339萬個。

所以,5G信號的普及,僅僅中國就最少需要1356萬(339萬乘以4)個5G基地台,2.5萬個5G基地台的出貨量,顯然只是5G硬體建設的冰山一角。

基地台的需求數量更多,也意味著更高的建設成本。此前,在媒體上有分析認為5G要實現全國全覆蓋估計累計投資將達到2.3兆左右,投資規模是4G的4倍,遠遠超出4G的投資。

而按照三大運營商發布的數據,去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營收分別為5695億元、1879億元、2747.0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921億元、39.6億元、185.02億元。

面對2.3兆的硬體採購需求,三大運營商顯然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來進行5G基地台資產配置上的良性消化。

所以,即便三星、蘋果和華為在手機中加入了支持5G基帶的芯片,普通人也能消費起一部售價一萬起的5G手機,也並不意味著在最近三年內,手持5G手機的你可以像體驗4G網絡一樣隨心所欲使用5G的網速福利。

這也意味著,目前所有以5G為買點的手機,其實並不具備現實的5G價值,而僅僅只是一種打了5G行銷概念的PPT產品。

2022-2024年,宏大的願景與遍布細節的挑戰

當然,對於三年時間來說,如果你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也許我們不用太過悲觀。

因為在不久前,北京移動向北京日報披露,2019年年底前將在五環內實現5G信號全覆蓋。雖然根據消息這種普及只是局域覆蓋,但只要5G網絡擁有了足夠的5G用戶後,5G生態的內容和服務將會逐漸發力。

其中的商業邏輯十分簡單,假如2020年使用5G網絡的有2000萬人口,那麽對於提供視頻服務的企業而言也就意味著產生了2000萬8K視頻的潛在需求者。針對這2000萬潛在用戶,視頻企業將願意為這部分人花費1000萬成本來試著提供8K的服務。

而假如在2023年,使用5G網絡的人口數量增加到了2個億,那針對2億人群的視頻服務平台,可能會將8K視頻作為一種常駐服務來進行提供。

當然,基於目前視頻網站對1080P收費的現狀,我認為8K的視頻服務在早期一定屬於一種特殊場景的高額收費類型。至少,在一個10寸屏以下的設備中,我不認為有哪家企業會生產一塊7寸的8K屏電子產品。

即便生產了,一個8K視頻和2K視頻,在7寸的螢幕上受製於人眼的生物極限,實際差異幾乎為零。

而對於5G時代的內容生態來說,8K視頻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更大的生態布局在於由人工智能和雲計算引領的綜合娛樂領域。

綜合娛樂是指:在可穿戴和頭顯設備的加持下,對現有視頻、遊戲、辦公和生活方式的系統性顛覆。

比如,等到雲計算強大到一定的程度,我們的遊戲體驗將不止停留在一塊螢幕上面,還可以通過體感手錶、VR眼鏡以及貼身衣物來進行多維度的遊戲互動。但這種願景的背後,承載的市場變革,需要目前電子產業的全方位洗牌才能實現,其中的難度不比5G基地台全面覆蓋的挑戰更少。

即便目前已經擁有一些AR和高端型可穿戴設備的產品出現,但受製於消費群體的小眾性,這些設備的市場也僅僅只是部分極客的新奇玩具,內容生態的體驗更是奇差。

去年,融資6億美元的頭顯設備Magic Leap創始人Rony Abovitz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現在頭顯設備最糟糕的體驗是立體的三維系統,它能夠引起整個眼腦系統的神經衝突,結果就是讓人產生惡心不適感。

而類似於這樣的技術困難和挑戰,在5G宏大的未來願景中,還將遍布技術進步的每個角落。

2019年,被過度消費的5G

2019年1月,任正非在面對採訪時曾直言:“5G的發展必定是緩慢的,5G技術的需求其實並不急切,目前成熟的4G網絡足以支撐民眾使用。”

之後,任正非還補充道:“5G的到來讓大家感到興奮,但一傳十、十傳百事情就被誇大了。”

所以,在5G基地台普及之前,所有的5G手機都是“空中樓閣”。而在5G覆蓋足夠多閱聽人之前,5G手機帶給你的體驗也只是更快的網速,和更貴的網絡資費。

就像當年4G網絡出現之初的玩笑:“一覺醒來,我發成屋子歸中國移動了”。

至於,人工智能、雲計算和萬物互聯,無論任何一項,都需要產業鏈的大規模整合,所以,5G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5年後也僅僅只是5G網絡的開端。

對於5G的建設速度,我們可以回顧下4G網絡的建設過程:

1、2008年3月,在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指定一組用於4G標準的要求,命名為 IMT-Advanced 規範;

2、2010年是海外主流運營商規模建設4G的元年,多數機構預計海外4G投資時間還將持續3年左右;

3、2013年12月18日,中國移動在廣州宣布,將建成全球最大4G網絡,並預計到2014年年底,覆蓋超過340個城市;

4、2015年12月底,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5.37億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總數13.06億戶,4G用戶總數達3.86225億戶,佔所有移動用戶的29.6%。

如果以4G網絡的普及速度為參照,5年後的2024年,中國的5G網絡將實現一二線城市的全覆蓋。但信號覆蓋後的1年內,以2015年12月底3.86億4G用戶計算,5G手機走向完全市場化還有最少6年時間。

所以,在各種媒體將雲計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各種未來概念講的天花亂墜的同時,手機企業卻並沒有誰放棄關於電池技術和現有1080P螢幕的研發速度,也並沒有哪個品牌因為折疊屏的出現,而宣布全面進軍。

看著國際第一巨頭蘋果公司剛剛重組後的淡定表現,我們也應知道:美好的5G未來,需要一點一點的技術進步不斷累加,直到某個風口湧起,量變成為了質變。

但即便,未來的某一天5G技術真的如同浪潮革命,那首先迎接這股浪潮的應該是奔波在時代前沿的技術企業,而非靜待優惠的普通閱聽人。

大概在中國三大運營商,主動催促著你更換SIM卡、並能在各大商場隨處可見:“某某8K電視的廣告”時,5G春風便開始了真正的躁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