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先鋒志願者郝悅:做這件事需要熱情並不怕困難

“我們的祖國母親70歲了,哪一天是她的生日,知不知道?”9月24日,在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小兒組病房的活動室裡,來自市殘聯募捐管理中心的先鋒志願者郝悅,正以教授手語的方式,和兩位患病的小朋友互動。之前的9月16日和17日,她還先後進行了門診導醫和協助義診谘詢的志願服務。

“在門診導醫的那半天時間裡,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志願者,如果時間允許,我真的很願意多做一些這樣的工作。它雖然很簡單,但不可或缺,能很直接地幫人解決問題,我覺得特別有價值。這是志願服務最好的體現。”郝悅說,“和宣武醫院的志願者們一起去敬老院,給老人講用藥安全的那天,雖然我就是幫老人們簽到,是一個監視者,但我真的也特別感動。這些醫生令我非常尊敬。因為我了解到,她們每天拿出半天時間,義務在門診講解。我感覺,這和我當初教手語的想法是一樣的。”

提到手語,就不能不提郝悅另外一個更廣為人知的身份——鴻雁手語社的隊長。2002年,郝悅當時還是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一名大一新生。因為專業每年隻招收30名左右的健全人學生,其他學生都是聾人,所以初到學校的郝悅,經常感覺到有隔閡存在。“當時學長的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他說,在我們學校,聾人有聾人的社會,健全人有健全人的社會。”郝悅說,“我想怎麽會這樣呢?然後在一個月裡,我確實感受到我們之間有隔閡,而造成隔閡的障礙就是語言不通。我就想怎麽去改變這些。”郝悅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學會了打手語。那段時間,她幾乎把一切課余時間都用來練習手語。在她看來,手語其實並不難,常用的交流手勢大約三百個左右,最難的是腦、口和手能夠在打手語的過程中協調同步配合起來。“我走在路上看到一輛汽車,我就用手語計程車牌,就是為了練習反應速度以及腦、手和口的配合。”她說,“我媽都覺得我那一陣子‘魔怔’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郝悅能夠很快、很準確地將周華健演唱的那首《朋友》用手語打出來的時候,震驚了所有人,也由此得到了去中國人民大學一個手語班講課的機會。“我特別興奮,我覺得這是多麽好的事情啊!我可以站在大學的講台上,我還能帶著聾人一起去,讓他們開眼界。”

其實在當初考大學時,郝悅就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成為一名教師,她從小就羨慕老師在班裡講課的那種狀態,而報考特殊教育專業,則完全就是同學無心的一句話,“要不你去教殘疾人吧!”郝悅當時就覺得,自己將來一定能夠照顧好自己的那些學生,讓他們過得更好,所以不顧家裡的阻力,毅然報考。得到去人大授課的機會,她非常珍惜,認真準備,課程也收到了良好的反響。“高校之間都是聯動的,你去一個學校講,然後另一個學校也會請你去講。”郝悅說,“而我每到一個學校講課,我就會說,你們成立一個手語社團吧!”

隨著不斷地在高校普及手語,郝悅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隨著學習深入,參與的人越來越少,她就想該如何更有效地用好已經在各個高校成立的手語社團,就這樣,高校手語聯盟也就是鴻雁手語社在2005年成立了,最多時曾有400多名成員。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期間,他們協助北京奧組委開展了許多有益的活動和工作。後來,郝悅還創立了北京市手語風采大賽,專門針對北京市各個窗口行業的從業人員,目的就是向這些可能在工作中需要用到手語的人普及手語。而在市殘聯募捐管理中心的日常工作中,郝悅的工作就是負責社會籌款,然後去組織公益活動,她說:“我覺得,作為一名志願者,一定要是一名非常熱情的人,而且是一個不怕困難的人。如果不具備這兩點,你一定堅持不下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李遠飛

攝影:李遠飛

監製:谷辛、張鵬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孫昱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